第262章:交易(4)
“嘭”地一声,一个香槟瓶精准地砸在一艘大型油轮舰四分五裂,满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镁光灯不断闪动,数千人关注着这艘海上巨轮缓缓入水..。。。。。
1955年12月16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乘坐专机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对艾德礼来访,中方高度重视,英国专机编队进入中东后,从天方省、瓜达尔港、索科特拉岛、朱加纳德、海得拉巴、孟加拉、山南、安达曼、云南、广西、广东等各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斗机,以接力形式提供不间断护航保护专机编队顺利抵达香港。
艾德礼本想坐船去中国,奈何大不列颠老日的大船已卖给了中国,新造的马耳他级要明年才能服役,其他航母编队目前不是在训练新飞机就是有作战任务在身,实在抽调不开。
与此同时,美国插手越南并煽动自由越南叛乱也给伦敦敲响了警钟。
现在大家都还在中东忙着对付苏联人呢华盛顿下手一刻也没停息,越南如此,马来亚更如此。再加上艾德礼收到情报:美苏已开始和谈,但具体内容其他北约小伙伴一概一不知,这就更让他恼火。
威尔逊说得对,事不宜迟,得抓紧去中国把协议落实下来,最后选择乘专机前往,
在香港稍作停留后,第二天编队直飞上海,国家主席刘少奇、总理、人大委员长朱德和政协主席董必武等政治局常委到场迎接,给予艾德礼足够的礼遇。
至于主席本人,则在北京等待艾德礼的到
来
第一天欢迎重头戏是艾德礼莅临江南造船为即将下水2.6万吨油轮命名。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这艘凝结着大不列颠和中国船舶工业的伟大创造,象征中英两国友谊见证与纽带的油轮,为中英友谊号!
全场欢声雷动,彩旗招展、彩带飞舞,鞭炮声络绎不绝。
中国造船技术引入重点是英国,几大船厂不但提供了专家、技术、图纸、设备帮助中国船厂扩容基建,还传授造船技术
此前,英国已帮中国成功建造了满载7000吨级的和平18号、19号
一战期间江南造船厂就承揽过4艘美国万吨级轮船的建造合同,7000吨级散装货轮从规模而言并不算特别出挑,但在林冠华心中意义非凡。
因为一战的4艘巨轮用的全套美国技术、美国图纸甚至连材料和核心动力机械都从美国运来,中国无非提供了建造场所和最不起眼的配套材料。
和平18/19号图纸和技术全套都是牛牛的包括技术指导与项目审定也由英国工程师主导,但材料甚至发动机已基本实现了英国指导下的国产
除江南厂,基隆厂、大连厂也在进行复制消化,以便再根据图纸建造4艘。
这6艘7000吨级货轮统称为南洋型,负责中国本土与东南亚、南亚各地的洲内航运
至于跨洲型货轮,是利用美国技术,以美国二战使用的胜利轮为蓝本进行优化,将其改造为适应集装箱运作的货轮。
二战时美国为图快、廉价,自由轮使用比较落后的三涨式蒸汽机,这次调整后改为使用柴油机动力,分为两个体系:一是美国康明斯系列,二是德国MAN系列。
林冠华一口气订了8条,一半采用德国动力、一半采用美国动力,约定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
除此之外需求最大的是油轮,虽然美泰把从美国海军这里搞来的旧油轮大部分都卖给了中国,但面对旺盛的石油需求,这些油轮在未来肯定不够用。
中英法在非洲不断开采石油,输送距离越拉越远,相对而言只有大型油轮才能更好地摊低成本。
中英一拍即合,由英国负责指导2.6万吨级大型油轮建造,初期动力系统全从英国进口后续等熟练掌握后再技术输出进行国产化。
除大型油轮的建造、晒装外,林冠华还委托英国设计类似规模的集装箱货轮,为中欧航运和中国船舶工业的未来再加一把火。
由于国内船用中厚板生产规模还不够大将继续从英国引入各项钢铁设备为造船工业提供基础材料。
通盘下来,经济链条布满了钢铁、船舶机械、石油、炼化、化纤、纺织等系统的完整布局和循环。等这些基础完善、技术齐备、设计建造有经验后,中国才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并建造其他所需要的船只
将来建设大型军舰乃至大型航母也不在话下,如第一步都迈不出去,谈什么后续成长与发展呢?
站在英国的角度,这么做也不亏
用威尔逊的话说:表面看只是指导中国建几条船,实际深入下去,中国要从英国买一套从零开始的工业体系,市场空间可比单纯卖几条船要大得多,生意长久得多。
中英友好条约一签,大不列颠的船队马上就可享受国民待遇,去中国自由跑运输,这就是生意啊。
中国光石油可能就需要1亿吨/年,中国本土最多只能满足5000万吨,还有5000万吨不得都靠油轮拉过去?这不就是生意?
相比这些,香港还真没那么重要。退一步说,哪怕交还香港后,英国照样可在香港做生意,各方面不受影响,唯一不足大概就是税收盈余不能归大不列颠但这笔钱相比贸易少得可怜,几乎可忽略不计
退一万步说,就算英国舍不得放弃香港那点税收盈余,1997年后新界、九龙还是面临归还前景,这是大势,逃脱不了。
连北婆罗洲、西南太平洋诸岛都卖给了中国,何苦对香港耿耿于怀?
中国没直接赎买香港,但这份条约里到处都是赚钱机会。
在这种务实态度推动下,《中英友好条约》《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已完成全面文本谈判,就等12月20日在北京正式签署。
在此之前,中英还有点其他小问题需要沟通。
19日,艾德礼一行抵达北京,受到主席的热烈欢迎。
莫里森代表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赠送了12件中国文物,其中包括最顶级的、包括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的顾恺之女史箴图。
当初大英博物馆以25英镑的价格拍走,因不善于保管,仅剩九段,此次全部归还
一件是商周时的青铜器青铜双阳尊,造型奇特,由两只背靠背的羊组成,羊的眼睛、嘴巴甚至连胡须都栩栩如生。
这件青铜器全世界共有2件,1件被日本掠夺走,在非军组努力下已回归故宫博物院,这次是大英博物馆归还的另一件。
除此之外还有敦煌壁画、45卷永乐大典等
据不完全统计,大英博物馆里共有2.3万件中国文物,除大英博物馆,英国其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至少还有数十万件文物。中英谈判时,中方提出有关文物回国要求,英方认为,英国手中或许确实有那么多文物,但要求全部交还,甚至要求大英博物馆藏品一律交还很难做到。
毕竟,中国文物除圆明园、从敦煌莫高窟里偷走的那批,还有更多真是花钱买的,尤其战乱时代,太监、宫女、各清廷贵胃乃至民间都有文物偷窃、买卖行为,英国趁机买了不少,和直接洗劫还有本质区别。
威尔逊也暗示,大英博物馆里不但有中国文物,还有其他很多国家的文物,包括著名的埃及木乃伊、石碑、两河流域纸草、阿拉伯铜手等等,一旦中国要求中国文物全部交还,其他国家必将跟风仿效,英国将不胜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