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新思维 (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80章:新思维 (1)

“总理,我们这么吹牛可以吧?

粟裕抱怨道,“再吹下去,都快把进攻夏威夷的牛皮给挂上去了。99

总理大笑:“挺好挺好,吹得挺好。三分实、七分虚,谈判嘛,不就那么回事?yg

粟裕陈述的大体作战设想,完美契合了该思路

中国有150多万吨军舰不假,有大量船舶在二线、训练、商船系统里服务也不假,但非要说这些军事力量全部能用于作战,那完全不切实际。

从1950年获得第一批军舰开始大规模建设海军,到现在已6年,但并不是所有军舰都在6年前获得,很多还不满3年,拿出来吓唬人可以,离巧妙周旋、如臂使指的差距很大。

按军委和顾问团评估,这些军舰里最多只有30%达到可全天候作战水平,50%具备有限的远航和执行指定计划能力,还有20%充其量只能在基地、船坞、训练场等少数几个地点晃荡连执行正常轮换作业都还差一些。

但这架势吓唬苏联已足够了

苏联此时连一艘战列舰/战巡也没有,航母包括护航航母都没有,最大只有巡洋舰。

为平衡预算,不仅船台上剩余的10多条没建的巡洋舰全砍掉,还把老旧巡洋舰全塞给小弟换钱,再加北海道方向又损失了一大批军舰,库兹涅佐夫手下只剩下9条巡洋舰和一批半日不新的驱逐舰。

别说和中国海军相比,就连北海舰队都不

如。

就这这点兵力还要分散在4处,故而库兹涅佐夫反对去外围租赁军港,认为没什么价值不过从一个监狱转移到另一个监狱而已苏联确实试探性地和中方接治过买船,中国很爽快,除主力舰外,其他护卫舰、护航航母包括驱逐舰你看中什么,我们都可以谈。

就算我没有,还可以帮你想办法去牛牛这里买。

不过有一点先说好,这些船都不是中国造的,我们也用外汇搞来的,你要船的话,得付外汇给我。

最后这条击中了莫斯科的软肋,使买船从没成功过。

首先,问中国买船,还是买英美三手船面子上过不去,中国十分坦然地用美式装备用中欧联合步枪,苏联不能:

其次,莫斯科也不想为这些非主力舰掏外汇,花外汇不如自己生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莫斯科认为购买非主力舰不足以获得海军优势,买了也是白买。现在赫鲁晓夫和计委逼着海军砍船,没用的船统统砍掉,甚至连带海运船舶建造都受到了重大影响:海路都不通,造船干甚?

库兹涅佐夫好说歹说勉强保住了2艘战巡和2艘航母继续建造,其他半成品巡洋舰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拆解了。

主席团唯一比较放手的是导弹艇和潜艇但这玩意并不便宜,尤其高速导弹艇看着只有几百吨,全套造价比2000多吨的标准驱逐舰都贵,库兹涅佐夫也只能掰着指头小心翼翼地建设。

批量建造数量上不去,单价就越贵

面对中国海军强势,莫斯科只能干瞪眼着

总理安排的谈判策略是在主席亲自指示下部署的。

主席认为,要让莫斯科心甘情愿地同意废约、交还土地,那就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倘若中国只有意志,没有实力,估计莫斯科信不过;

倘若中国只有实力,没有意志,估计莫斯科也会动摇

只有把实力、意志乃至“作战计划”都让对方过目,才能真正让莫斯科动心。

谈判从来都基于现实地位,尤其主席和苏联人谈过这么多次,对他们的毛病实在太清楚了:吃硬不吃软!

表态越强硬,奏效可能性反而越大

所以中国这次态度很强硬

2倍领土补偿不能少;

库页岛必须先还我,我才能威慑日美

布里亚特铁路必须交给我,由我管理,但承诺给你免费服务15年

至于回报则旗帜鲜明国党地盘我全吃

美国人闹事就开战,不闹事我就包围关

菲律宾、澳新如果敢帮腔,我连他们一起

揍。

万一美国人连关岛被围都认了,那中国确实也没什么理由和借口打他,那大家只能大眼瞪小眼,中国将抽调力量建设各基地。

比如特鲁克就可以发展为中国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

别说马林科夫,就连葛罗米柯都觉得这如果都能忍,那还是美国么?

所以总理才觉得吹牛极好,吹牛间把中国的实力展现了出来,双方谈成的备忘录几乎全贯彻了中方要求。

尤其置换面积不够,趁势把贝加尔湖全吃下来(给苏联保留取水和灌溉权),他更认为是神来之笔你直截了当要整个湖,莫斯科一定怀疑你别有用心,现在补偿土地不够,王稼祥先把抚远三角洲边境线往外推,把贝加尔湖囊括在内,又让葛罗米柯自己选补偿地,显得非常自然与顺滑

中国确实也没那么霸道,贝加尔湖你要用我同意,想取水也随便,反正就苏联那点人取水没准还是建设消耗得多

贝加尔湖一家独占全球淡水资源20%,一般怎么用都用不完,只要不大兴工业污染,全是宝库。

等将来蒙古收回,国力增强,工业化基本完善,就可上马大型项目,如北水南调之类把贝加尔湖水引到华北平原去。

虽也是浩大工程,但因地势缘故,比南水北调还容易些。

现在唯一的变数就是赫鲁晓夫的态度

常委们从只言片语里可以读出来:这件事马林科夫在极力推动,赫鲁晓夫本身还在犹常委们从只言片语里可以读出来:这件事马林科夫在极力推动,赫鲁晓夫本身还在犹豫。

赫鲁晓夫可以不同意,却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在库尔德区耗下去,是经济上的慢性自杀:灰头土脸退军,是政治上的慢性自杀。

别说西欧看不起苏联,将来东欧乃至中东可能都不再把苏联当回事,那苏维埃虎皮就会被彻底戳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