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风向 (1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12章:风向 (13)

“快,跟上,跟上2

“往那边走。

阿尔阿谢尼少将关注着部队快速登车,冷不防机要参谋从背后叫住了他:“司令员同志新的密码机、使用方法及密码本已下达,上级要求我们从明天零点起,对上汇报的重要电报必须通过这台机器发送,由于我们还不够熟练又无法返回国内培训,需要多点时间掌握。99

他愣了下:“其他电报么?”

“其他常规电报依然走原通道,直到我们获得更多的新密码机为止,但我觉得新密码机不太可能发得满世界都是,否则又会无法保密I

阿尔谢尼叹了口气:“好吧,严格落实下去,专人专机管理,尽快掌握,切记不要酿成3事端,我们真经不起折腾了。5月25日,经过近三周艰苦谈判,美苏和谈总算取得了一定进展。

美国同意“建议”土耳其给予苏联价值5亿美元的小麦,用于履行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赔偿义务;

-美国“原则上”赞同土耳其境内库尔德人应获得自治权:

美国同意放松对苏部分巴统管控限制:

苏联同意在6月4日,也就是第一轮30天停战协定中止前从伊朗全部撤退,双方互不追究战争责任。

这份协议是莫斯科并不心甘情愿的前提下达成的,艾奇逊和腊斯克明白无误地告诉葛罗米柯:虽然他们已在着手强化太平洋岛屿上的有关防卫,但坚持认为目前中东方向的苏联威胁过于巨大。

概而言之,只要北极熊不把爪子收回去美利坚不会和中国在太平洋上动手。葛罗米柯完全无可奈何。

克格勃有情报,美国确实出动了航母编队,且一口气增加了3个,但2个部署在澳大利亚方向,一个部署在菲律宾,确实不像大打出手的先兆。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让美国感到苏联的“诚意”才能推动下一步动作。

考虑到米高扬反映的财政和经济问题,20大又迫在眉睫,全面战略进攻部署方向调整和军队适当休整也需要时间,主席团决定在局部做出让步。

一方面从伊朗适当收缩,缓和情绪,获得更多谈判时间,另一方面又加紧调整军队部。

进攻伊朗本是为缓解土耳其南部山区问题但在克大帅绞杀战术与李奇微连续反攻下,山区问题没解决,反而伊朗通道面临持续威胁,在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思想下,苏军只能撤退以便缩短战线

华盛顿对苏联从伊朗撤军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全面撤军的表率,为鼓励苏维埃继续让步,杜鲁门下令从伊朗方向也同步撤退2个师。

从伊朗撤军没什么心理压力,几年前斯大林老爹先扶持了伊朗库尔德人,又在美国压力下撤退,让伊朗人绞死了当地库尔德首脑,现在无非把当初旧事重演一下。

说起来还取得了进步,上次打都没打直接缩了回去,这次好歹坚持了大半年才退呐!

利用部署重整、停战谈判的机会,苏军增加了对前线的物资供应、调整了兵力配属,还把代号紫罗兰的最新款密码机发到师一级指挥部。

面对密码频繁被破译的局面,苏军高层大光起火,一开始严密排查间谍,后基本弄明白美国人是凭借大型机依靠算力破除的,也从中国进口大型机进行破解。

事实证明,依托10万次/秒的大型机算力破译类似M-209这类的密码机不成问题。作为很常见的美国战术密码机,M-209使用电机轮子方案,拥有六个可调节钥匙轮,可采用类同洛伦茨密码的密码体系

安全性勉强算过得去,如有密码破解者掌握了两个重叠的序列,就能设置一个指针从而实现破译,这是大型机破译的数学基础。

不过,破译M209密码体系没太大显示价值,这玩意用于团级及以下的战术电报,不等计算机完全破解,时效性就已过去了

作为一款二战后期就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密码机,M209/B面世已有十多年历史,前后累计制造20多万余部,不光美国自己,当初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军都拿到过。

苏联也掌握了部分实物,依靠计算机完全破解确实不能说存在障碍。

战场电报浩如烟海,根本不知道哪一份值得破译,如果全部考虑破解,时效性和人员机构会显得远超负荷。

苏联并未对密码战坐以待毙,一方面用计算机破译美国的其他密码尤其是高层级密码另一方面也努力优化自身密码机体系

破译美国高级密码没能奏效

目前美军在高等级密码领域使用的是包括KL-7、KWR-37、KL-47在内一系列机电式密码机。

诞生于1952年的KL-7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能抵挡明文大规模入侵的密码机,防御能力非常好,经几年改进提升,日趋完善

美国破译专家经过评估,认为当计算机算力突破5000万次/秒后才有希望进行暴力破解目前计算机算力最多只有几十万次,根本来不及。

哪怕组合10台以上大型机联合运用,在效率上也完全跟不上。

这也是苏联尝试用中国大型机投入破译美军KL-7密码机而失败的根源。至于林冠华能轻松破译,那是手里的家伙远远超过5000万次上限,这种能力过于先进无法大规模展示。

苏军研发新密码机获得了重大成功,密码专家拿出了M-125(代号紫罗兰)密码机。

该密码机原理和德国当年的恩尼格码比较接近,拥有10个转子

历史上经不断升级,一路追加到12个转安全性极高。

一直到冷战结束也没能破译,堪称最耐用的机械加密密码机,比KL-7还强上几分,基本淘汰并解密已是2005年后的事了,此时电子加密都问世40年了。

主席团闻讯大喜,立即批示制造200台并用于关键情报传送,这次借停战机会,前线指挥机关一次性全部更换。

否则同一层级密电,有些用新机器,有些用已被破译的老机器,很容易连带传染,造成新机器安全性也大幅度下降统一更换后,美苏密码战又进入新的平衡阶段:高层级密码双方互相无法破防

军头们也考虑过加速推广使用M-125,让所有涉密单元都用上高级密码机,但密码专家提出过严正警告,再高水平的密码机也经不起大范围使用,一旦被敌人缴获实机、密码本后果不堪设想。

真正理想的做法是对密码进行分级、分类、分层管理。

主席团采纳了该建议,只允许师级以上作战单元使用M-125,且明确规定,一旦遇到风险,必须第一时间毁掉这台机器

正因为发现自己破译不了苏联高等级密电,且破译难度直线增加,华盛顿暂时收敛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愿意给予一定安抚,以便考虑远东问题最终解决,

杜鲁门和艾奇逊却误判了形势:苏联之所以在伊朗问题上让步,并不是全面退却的先声,恰恰相反,是为战略进攻转移而做的准备。光指责他们显然过于严苛,毕竟整个参联会都认为苏联在中东方向损失惨重,国内经济一塌糊涂,趁势就坡下驴是很自然的举动。

之所以先撤伊朗而暂时不动土耳其,无非是为一点面子,希望能获得更好的谈判条件。

暗示中国会在远东动手,也是莫斯科希望为谈判增加局外砝码的计策而已

美国对此有心理准备,只要能在远东压住中国,取得局部优势,获得有限战争的胜利便可以进行最后收尾

“首相,您怎么看美苏谈判及莫斯科决定从伊朗撤军的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