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风向(19)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18章:风向(19)

陈大掌柜一开一始以为只会在华夏王国全面推进人民币,但后来就被林冠华的手笔所震惊。

不但华夏王国全面通用人民币,且越南柬埔寨也得以人民币为主,甚至在法国人控制的中东、北非等区域,中法联合兴办的原油项目中给安南人发钱也考虑部分人民币,以便他们能及时给国内汇款。

陈云觉得这大大超过了当初约定,法国人肯定得抗议。

果不其然法国人上门了,不过说了三言两语就被林冠华给问倒了:“你们那个印度支那元和法郎是固定汇率,本质是种代金券,而法郎并不是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的,由三国当局所控制,你为什么要为不是自己发行的东西而耿耿于怀呢?

银行只经营货币,哪怕市场主流货币发生了变化,你经营人民币不就好了么?

到底是印支元空间大,还是你仔细想想,人民币空间大?

法国人一下子被问住了,半响后道:“阁贵国目前不允许我们经营人民币业务啊。

“哎呀,千万不要死脑筋啊!

林冠华提点道,“南亚各国有人民币业务缅甸、泰国、菲律宾各国也有人民币业务,甚至中东国家,比如科威特、伊拉克、阿曼、沙特等等,也和我们产生了人民币业务

中国政府对外开放本土人民币业务要到1976年,但你在缅甸经营人民币,我难道还派兵抓你不成?

缅甸又没禁止你办银行,更没禁止你搞人民币,你在缅甸经营人民币也和经营法郎一样算外汇经营,对吧?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可是法制国家,这...法无禁止即可为啊!

如果你们在外围经营人民币业务较多,需要与我们进行协调,这大家可以谈判,你看西贡金融交易市场是不是都好好地保存了下来,尊重了他的运营规律和逻辑?

如果需要调整,下一步也可协商

法国人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与这一比,中南三国印支元确实不算啥,东南亚其他各国人民币业务空间大得多了。

当地法国人别说印支元了,连法郎都不爱用,首选是美元/亚洲美元,剩下说不定还是人民币好使。

末了,法国人面露羞愧之色,期期艾艾道:“那这个......那个......总监阁下.....我们发行印支元时,不小心计算错误,多......”

陈云当时就想笑,东方汇理银行肯定不老实,说固定汇率,实际偷偷摸摸搭售了一大批私货,反正只要不全面兑换,就不可能穿帮只不过现在大规模兑换,他们感觉到了压力。

林冠华故作惊讶:“算错了?那......重新再把汇率算算?比如......加点提前量?

当然啦,我们这么密切的关系,你得先让中国银行把手里的印支元按标准兑换完再重新核实吧?要不然我面上也不好看,我领导就坐旁边呢。

法国人连连拍胸脯保证,然后兴高采烈地走了。

林冠华给法国人指点了明路,可借机下调汇率,甚至可轧空搞双向交易吸一波血,所谓提前量,不就是超额贬值的代名词么?

如果连这都要林冠华手把手教,那法国人也不配当金融家了。

当然,前提是中行愿意配合

下调汇率后,中方没损失,法方受益,那中间必然有人承担损失,谁呢?主要是不肯及时兑换人民币的印支元持有者,及柬埔寨、安南两国境内的其他金融体系

说白了就是让东方汇理银行吸两国血,再合法捞一波

里面肯定也有华人资产,但林冠华觉得都明示暗示让你换尽快换人民币了,你不信邪,非要持有,就和当初那些非冲出来担当亚洲美元空头一样,不值得同情,吸了白吸!

陈云也读懂了潜台词:只要东方汇理银行把印支元与法郎的汇率一下调,那整个体系就会崩盘。

远东当局肯定不在乎,正如林冠华说的法郎又不是他们发的,银行家只管自己赚到钱,官僚们顺带再给自己小金库里捞一笔,国家金融体系是上面大人物该思考的事!

果不其然,东方汇理银行一下调汇率,中行2小时后迅速跟进,印支元汇率全面暴跌,暴跌后挤兑、再暴跌,仅仅2周就没人用印支元了.

中行抓紧机会兑换印支元,由此人民币一跃成为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流货币,印支元虽未废止,但已名存实亡,成为一种只有计量而无实际市场效用的货币。

巴黎当局并不能阻止,印度支那联邦改为印度支那邦联后,理论上三国就有重订本国核心货币的权力。中国不也给了补偿,允许法国金融体系在外围经营人民币么?

华夏王国明确选了人民币,其他两国选什么只是官方文件,真正能不能管用还得看实践。

自由越南想从越南把人招揽过去,那必须掏美元才行。

陈云也从林冠华的操作中反应过来,允许法资银行在其他区域经营人民币业务,并不会损害人民币的内涵和中国央行的权力,相反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广并普及人民币使用。当外围人民币用多了,国内印钞机开动马力出来的新钞不就马上有去处么?

以往问中东、北非买油需要美元、英镑或者红美元,现在掏人民币也能成交,这不就等于往飞驰的列车上不断增加负荷么?

运用场景越广,人民币注水诱发的通货膨胀概率就越低。

反正林冠华在国内借钱从不付利息,每张长期国债对应需交收的利息都直接开动印钞机现印,一年新增发行量16-20亿。

2年前为确保退休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启动了干部建国前社保补缴,规定由中央财政支出并交给社保基金的款项,林冠华也直接安排印钞机出力,两年一共印了70多亿。

不但迅速解决濒临退休的老同志社保问题,全国18级以上千部的社保补缴都干完了不但按要求干了1921-1949的部分,连1949-1954年的部分也悉数补缴到位,合计覆盖近70万人

1956-1957年的重点是把18级以下干部的社保补缴完毕,他们虽然数量大,有300多万(涵盖行政、军队及各事业单位),但补缴年份少,一般补个4-6年差不多了,特殊状态补个8年,10年以上几乎绝无仅有,总量与第一阶段相比基本持平。

除这以外,其他注水场景发生在中苏领士贸易

中苏领土款项除外汇部分,核心是中国政府用贸易顺差冲抵,而贸易顺差本质反应了政府对国内生产系统的人民币负债,这笔负债压根没体现在国债或财政运用上,而持续开动印钞机用通货抹平

陈大掌柜惊奇地看到,就算这么放水,CPI指数都很平淡,几个月下来监测结果只有2.7%,完全在合理范畴内。

他不敢相信,又通过另外渠道、专门派人再下去调研,结果发现结果完全可信,全国97个重点城市平均物价指数确实低于3%

琢磨许久,终干掌握了关键诀窍虽然林冠华用放水推高了货币供应量,但这种货币转身又变成物资需求,迫使各企业产能释放,正好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也陆续加入供应行列,释放过程比较明显。

苏东、东南亚、南亚市场买中国货越多市场价格就越均衡,因林冠华一贯主张内外贸易正常化,千万不要学苏联,为吸血乱搞双轨制,两个市场是联动的,也能同步压制国内成本上涨。

最终货币供应量虽然快速提高,但产能产品也同步提高,释放后对应货币体系依然维持均衡。

他认为不要武断下结论,简单看M2数据好像确实有点过热,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有内在运营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单一指标不足以衡量。

董老道:“既然干部社保补缴有条不紊完成了,领土账目也基本抹平,物价良性运行,我看都是好事:为什么还说有缺点和不足呢?“不足肯定有嘛

陈云列举道,“产业发展,尤其轻工业贸易兴旺,部分民族资本家发了财,个别人又开始抖起来,有些得意忘形,好多同志看不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