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35章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51字2023-12-2601:40:32

“你回答了么?”

葛罗米柯道:“我按您的意思,如实回答了。”

赫鲁晓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情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交手归交手,美苏外交关系一切照常,甚至有时还去瑞士谈一谈,讨论怎么结束土

耳其战事。

只不过,自从下血本请中方“助拳”并签署KPI考核协议后,莫斯科就不能轻易让步

了,要不然,万一中国打出战果,自己却媾和了,难不成转头三打土耳其?

莫斯科一直在关注澳新战事,总参谋部甚至特意找来一批参谋,专门负责推演澳新

战事,虽然没法及时演化,至少公开消息还比较多,完全可以打听到,起码战线骗

不了人。

眼看着中方战线越来越向澳大利亚繁华地带推进,甚至还拿下了南澳三角区,莫斯

科高层各种羡慕嫉妒恨。

同样对上美军打仗,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照理说,澳大利亚还比土耳其人要更扛揍一些。

赫鲁晓夫就拍着桌子骂那些上将、大将们:“不要老跟我说距离远、物资不好调集

啊什么的……中国同志从本土运到阿德莱德,火车换轮船再换火车,难道不远么?”

下面人被骂得哑口无言。

东北支援朝鲜确实够近,当初莫斯科还没觉得咋样。

但从东北送到阿德莱德可就不是一般的远,大大超过从远东送到土耳其,哪怕从广

州出发去阿德莱德,也比西伯利亚去土耳其要远不少。

另一件令赫鲁晓夫绷不住的是铁路运力。

中苏达成领土归还协定后,西伯利亚铁路一半路段管理权落入中方之手,当初莫斯

科担忧运力会下降或不稳定,匪夷所思的是,中方接手后,运力不但没跌,反而持

续上升。

刚交接的3-5月还看不出来,进入6月份,大部分该管铁路都由中方管理后,出现非

常明显的上升势头。

鉴于全国上下都需要铁路运力,在1957年中苏贸易协定和有关领土归还协议正式签

署后,铁道部和苏联计委签署了铁路车辆采购协议,只要苏联供应得上,中国准备

每月购入1万个车皮及配套集装箱直到1957年结束。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全面提高西伯利亚铁路运力的超常规措施。

中方接收部分路段管理后,很快把全线运能提高到了400万吨/月,随着赤塔走廊、

伊尔库茨克陆续交收,运能进一步提升。

精心计算后的中方认为苏联每月单方面再提高50万吨输入完全有可能,办法就是密

集发车。

这些密集发车列车进入中方站点后,除车头下次返回外,整列车厢连同集装箱、货

物全归属中国。

中国工程师们在换轨站先把货物和车厢吊起,再用标准轨转向架把苏联的宽轨转向

架顶出,等车皮和集装箱再次落下并挂上中国机车后,整趟列车全部归属中国。

替换下来的宽轨转向架让另外一班工人调整,调整后可变成标准轨转向架,用于下

一趟列车替换。

本来莫斯科觉得一年5000万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中国这么折腾后,一年别

说5000万吨,5500万吨甚至5700万吨都有希望。

中方希望接下去通过优化与改造,1958年能进一步提高到6000万吨以上,这可是莫

斯科从未设想过的数字!

这就让赫鲁晓夫感觉很没面子。

相对于苏联输出的钢铁、化肥、有色金属等物资,中方提供的产品显然单位价值更

高,基本都处于出超地位。

不动声色间就把苏联通过土地归还赚下的卢布盈余给吃掉了,而卢布-人民币汇率

调整也压根没影响中方的输出,莫斯科该怎么买还是怎么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