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拉扯(7)
听说法国希望把氢弹、武库舰技术、超音速空射导弹三项一起打包,连主席也不得不咂舌巴黎的胃口实在太好。
“要什么价好呢?”
总理有些挠头,“法国工业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其精华部分相比较美国、英国或西德,还是有一些差距。
这几年的实践也可看出,基本上只要是出钱,都可以搞来;用这些压箱底的尖端技术去换,似乎有些亏本。
不给也不行,中法互信很重要,尤其珊瑚海决战后,主要大国对我们的评估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国际关系、外部环境都会有微妙差异。
既然法国人想要,如果不会显著恶化我们的持续作战能力,我看还是得卖。”
老总道:“卖给法国氢弹没什么问题,原子弹、云爆弹都卖了,不差氢弹一个,再怎么说,法国人也不可能用氢弹来对付我们。
倒是武库舰和超音速远程导弹这两样,会不会对我们形成致命威胁?
我们目前还不会造大型军舰,大型飞机也只能说是装配厂,核心技术包括发动机还是靠进口技术,如果把杀手锏弄出去了,反过来被对方用于对付我们就尴尬了。
美国云爆弹技术是从法国手里获取的,甚至法国人还直接帮美国代工了不少成品。
云爆弹技术被迫转给美国后,巴黎向北京表达了歉意并通报了不得已,爽快增加了北非石油份额,并根据中方暗示,加大了对广南地区安南人和高棉人的迁移。
本来林冠华还盯上西非几内亚的铝土矿和铁矿,那里包括西芒杜铁矿区和世界26.4%的铝矾土储量。
形势变化非常快,由于法国重心都在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抵抗,而几内亚的独立呼声已越来越强烈,甚至连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表面功夫都不愿意维持,法国对此很头疼。
继续派兵镇压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暂时先放任一段时间。
之所以多要安南人,也确实有客观需要。林冠华甚至大胆预测,未来有一天安南人说不定会成为非洲警察。
虽然安南人打仗水平不怎么样,但放在非洲大区,武力值还是杠杠的。
由于几内亚局势不稳,再加目前路途太遥远,西非矿产运输回国成本太高,就地办厂各方面条件也不具备,暂时只能作罢。
退一步说,就算给你也没用,随便换拨人马就可能翻脸不认账,难道还下手镇压?这会比法国面临的局面还麻烦。
从欧洲西非坐船不过几天,从远东到西非比法国到印度支那都远。
主席问道:"除了氢弹,其他两项技术在军事上威胁如何?”
“有一定威胁,但主要并不是针对我们的......“
林冠华解释道,“无论武库舰还是超音速空射导弹,对付的其实是航母霸权,或者干脆一点,就是应对美国海军,其次是英国皇家海军。
就法国、苏联这样海上力量不强的国家而言,更像是种防御手段而非进攻利器,有助于平衡他们美国的海军优势......
除此之外,战术和技术装备一天天在发展。
反舰导弹刚出来时我们凭借出其不意,在朝鲜近距离痛打了美国人;再往后,别说50-80公里了,就是100公里范畴内脸贴脸的对战都很少发生。
这次美国人在武库舰勉强吃了大亏,下次就会有经验,目前格局和二战显著不同,两支舰队相隔500公里并不安全,会下意识继续拉开距离。
武库舰和导弹要想发挥威力,需进一步提升反应和索敌能力......
把技术卖出去威胁不了我们太多,不卖的话,敌人自己研究也可以搞出来,这就敦促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升级而不能故步自封。
出售技术能密切国家阵营间的关系,顺带换取国家利益,这对长期发展更为重要。”
主席缓缓点头,然后问:“大家议一下,看给法国人提什么要求好?可适当高一点便于讨价还价,但不要过于离谱。”
少奇同志笑道:“还是问小林吧,他估计心里心有想法。”
“交换法属索马里兰(吉布提)和马达加斯加怎么样?"
林冠华沉吟道,“法国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岛屿,基本都给我们了,印度支那还剩下的越南和柬埔寨不宜再动,西非、北非是法国基本盘,我认为他们不会给,给了也接不住。
除此之外,法国在南亚还有些小据点,我建议不动,让法国继续在南亚大陆保持存在感;在中美洲还有些岛国;南美主要是法属圭亚那。
法属圭亚那其实很不错,人口少、资源丰富,不过南美离我们太远,且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己后院。
英法在南美有地盘、有利益,因为来得早,美国可能会容忍;我们再把手伸进去,场面完全不同。"
老总盯着地图看了好些,感慨道:“吉布提是个好地方,算中欧航线咽喉位置,地盘不大,人口也不算多。马达加斯加很大了吧?有什么重要矿产?”
“59万平方公里,和广南省差不多大,人口400多万。”
林冠华介绍道,“矿产在非洲而言算很一般,石墨储量第一,各类宝石有点名气,其他矿产不能说没有,但储量都一般,不如广南丰富。可耕地多、气候条件事宜,发展农业会非常合适。
总体而言,地盘很大,但经济价值、包括战略区位对法国而言相对较低,所以我才提出交换请求。”
少奇同志担忧道:"现在非洲都在独立,摆脱殖民统治,我们总体上也赞同非殖民化,交换过来后成立一个单独的省份甚至自治程度更高的自治区都没问题。
如果当地非要独立,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总不能派兵强力镇压吧?
同样孤悬海外,这地方毕竟有400多万土著,和只有几十万人口的西澳完全不同。”
“马达加斯加有华人,但很少,可能不超过1万,主要是当年法国在马达加斯加修建铁路的华工家庭后裔,希望依靠华人掌握社会不太可能。
林冠华解释道,“但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大陆不同,他不是黑人为主体的国家,基本是黄种人,少部分是黄黑混血,且黑人还是殖民者从非洲大陆掳掠过来的,占比不过2-3%。
从语言学角度而言,马达加斯加本土语言是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种,和目前南太平洋上岛屿,包括马来亚、南洋地区非常接近,分析是几千年前从东南亚出发的人口航海到了马达加斯加。”
随后,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打印出来的彩色照片,这是他从网上搜集下来的马达加斯加人口照片,既有总统家庭的样子,也有普通民众的形象。
常委们看完这些照片陷入沉思,正如林冠华所说,照片上的人口外貌与华人略有差异,但妥妥的东南亚风貌,与印象中的非洲黑人、欧洲白人完全不同。
抛开肤色不谈,单纯从五官而言,他们与华人间的差异,远小于与黑人、白人之间的区别,如不提前告知,吕宋省内附后的伊洛克人与马达加斯加主体民族梅里纳人不一定能看得出来谁更近、谁更远。
总理出访过不少国家,他也觉得,从照片看,马达加斯加人未必比缅甸人、泰国人差异大,最起码比很多印度人更像亚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