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勾兑(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76章:勾兑(5)

想归想,嘴上不能说。

中国也是为苏联好,从物资经济性考虑,从提

高西伯利亚铁路运能考虑,都对苏联有利。

尚若运能足够,8000公里就8000公里了,反

正肉烂在锅里。

现在情况有所不同,林冠华说得很清楚,运能

限制了中苏贸易进一步提升,在这个前提下,要优

先运高质量、有价值的东西。

保障共青城生产的飞机优先送到欧洲无可厚

非,但共青城需要汽车轮胎、飞机轮胎难道一定要

从莫斯科拉过去?

中国有的话,就地采购不就好了?

从沈阳到共青城只有几百公里而已,甚至现在

属于夏天,海运畅通,直接在罗津港装船通过

海峡送到苏维埃港或庙街,3天就能到共青城,丝

毫不浪费丁点铁路运力。

至于中方为什么这么清楚?

因为倒爷走私的小汽车、家用电器等玩意就这

么倒过去。

不仅苏联倒爷这么玩,美泰倒爷从远东军火库

里扒拉东西送到以色列也走这条水道。

海运本来就比铁路便宜,再把铁路运价提到不

合理的地步就更碍事。

中间好大一段是中国铁路,要给中国交钱,浪

费了不是。

降低铁路运价和降低电价一样,都属于优化基

础资源配置、有效降低价格费用一部分。

别说柯西金,就连米高扬和布尔加宁都是知情

人。

为什么苏联铁路通行要定高价?不就为多赚点

么。

反正苏联本国物资收取高额运费后到时可以返

还,从中国收取的运费全进入财政体系。

林冠华不从道义层面讲这件事合理不合理,他

用数据告诉你,中国在领土归还后已控制着将近

40%西伯利亚铁路核心路段。

虽然中方里程数还差一点,但因管理水平更

高,通车能力更强,实际收到的运费款基本对等。

问题来了,如果苏联坚持运费收高价,那就和

中方1:1对等。

表面看高价VS高价,大家都不会吃亏,如考虑

到中国只是出口物资借用西伯利亚铁路,而苏联的

口物资和本国内部需要的物资都通过,其实中方额

外赚了钱。

毕竟,中国北方领土与核心区是南北关系,苏

联核心区与远东领土是东西关系,在物资运输差不

多前提下,必然中国多占便宜。

陈云知道林冠华点出既是说明中方不想额外多

占苏联便宜,也有更深考虑:只有降低运价才能更

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