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勾兑(15,4300票加更)
中美第二第轮会谈共持续5天,除公开对话交流外,王稼祥、章汉夫、菲克特勒和赫脱还举行了秘密会晤。
虽然王稼祥不太懂英语,菲克特勒和赫脱基本不懂中文,但章汉夫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还在香港工作很久,精通英语,他充当翻译,为双方沟通秘密内容。10月16日,美国代表团回到华盛顿,先向克拉克做秘密汇报,便于他准备两天后的第三次国情咨文演说。
“你们对这次沟通怎么看?“
“意思没变,取决于我们具体怎么看,如何解读。”克拉克愣了下:“比如?“
"中方关于澳新问题的态度前后一贯,基本和第一轮一样,就是新加坡方案,对价随时间推移适当提高了些,但没太离谱,比较符合实际立场。"菲克特勒解释道,“我们可以解释为北京冥顽不灵、顽固到底,也可以对媒体说中方并未趁机提高报价、勒索,态度始终如-
又比如,中欧苏东确实在沟通全面自由贸易,可以宣传为他们试图撇开美利坚另搞一套,也可以说对方发出邀请,只要签署《中美新约》,美国企业也可借助中苏特殊管道进入该市场。”克拉克笑笑:∵"澳新问题我能猜到,但包含美国的自由贸易又是什么鬼?如果一个贸易组织试图包含主要国家,那不就和现在一样,等于谁也不包含么?
结盟只有面对共同敌人才有效,没敌人谈结盟就是普通关系罢了。”
“还真不一样,自由贸易体系下的美苏商贸关系受中国担保。”
菲克特勒把大致担保思路讲述一通,什么特种贸易人民币账户、转融通、担保结算、华约花呗都扯了一遍。
"简单地说,苏联对自由世界的采购受制于其缺乏外汇而无法成交,又因缺乏信用、极易赖账而没有西方银行愿意为其发放贷款
....中方的担保和结算就试图弥补这两个缺陷。”
赫脱补充道,"一是用人民币结算,二是中方用本国信用担保,如苏联延期或者恶意拖欠,中方代为支付。”
“中国有这么多硬通货替苏联担保?“
“以前不一定有,但现在一定有。不说中英、中欧、中美三笔工业贷款可供支取,澳大利亚这还有900多亿头寸呢。"克拉克恍然大悟:“难怪中国一直要以现有占领区为抵押,原来这是双重抵押的考虑,有点意思,但我可以不认。"“我们不认没关系,欧洲会认。”
菲克特勒道,“6国银行团的比例已安顿好了,英国50%,法国和我们各15%,加拿大10%,荷兰与比利时各5%,如大家谈得好"
北京愿意和伦敦进一步沟通,再让出10%给我们,我对此不置可
否。”
克拉克叹了口气:“如果真是笔900亿的长期贷款,就当我们给中国发工业化贷款,统筹安排?”“不......这笔费用必须经过银行团。”
“有重要区别?”
“和代偿模式有显著区别,需要我们把现金交给银行团,再按比例分配。”
菲克特勒苦笑,"假设该比例不变,那就算是我们全部代偿,最后我国工商业只能收到一部分订单,更多资金会转给其他5国.“假设我只同意代偿,但不给现金,要求中国从后续工业采购中慢慢抵消呢?“
“那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土地永远无法收回。”
赫脱苦笑,假设9o0亿,年息5%,一年就是45亿美元利息。中国只要把净支出压缩在45亿内,就毋庸归还任何一英寸土地了。毕竟土地会在款项支付后才赎回并移交,谁替澳大利亚赎回,谁就可以享受上面权益。
我们想独吞并不容易,首先支付机制就把人卡死了;其次,其他5国群起反对。想必您也知道,为能长期控制新西兰的经济,伦敦居然给惠灵顿发了丧心病狂、长达67年的长期贷款。”新西兰此刻虽在世界上属于第一等富裕国家,人均年收入近3000美元,但46亿美元依然是笔沉重负担,相当于每人背上了大半年收入的债务。
为不至于让债务压断政府资产负债表,5国银行团向新西兰发放了台计52亿美元贷款,46亿转移支付给中国不是现金,只是账目冲抵),还有4亿多用于改善政府资产表并回购国债,中间差额的1亿多是5国银行团的运作佣金。
52亿贷款中,牛牛占据一半,为不至于影响新西兰可持续发展,伦敦贴心"地将贷款期限拉长到67年,并表示如果67年后还有困难,可额外再申请延长20年,利息是优惠价4.85%。按52亿完整计算,每年只需还款2.63亿,虽然67年累计会变成高达176亿的巨款,但至少当期负担不那么沉重,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提前还款也允许,只需交付剩余部分2%的违约金即可。
粗听上去52多亿确实吓人,换算为每年2亿多、3亿都不到的按揭贷款就很温柔了。伦敦劝新西兰不要太发愁债务。
十多年前,我们也愁得不要不要的,生怕吃了上顿没下顿,12年后,艾德礼首相抓住机会发财,不但还清了二战旧债,甚至连一战烂账也付清了。你可以问华盛顿,我们还欠不欠他钱?
以后谁知道会咋样呢?对不?
在莫里森和威尔逊连番安抚下,新西兰最终硬着头皮签署和约。
本来内部潇反盈天,听说中国朝夏威夷附近投原子弹,看到曾具有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澳大利亚袋鼠们居然被打得只剩下9万多平方公里、不过新西兰三分之一版图时,新西兰民众又感到莫名庆幸。
还好还好,中共还是讲信用的,说停战和平就真啥事没有了。
新西兰也就亏了点钱、损失了微不足道的小岛,其他都好端端的,既没治外法权,也无外国驻军,依然马照跑舞照跳,议员和官
僚们继续稳稳当当当差,军人们也安然无恙回来了。
一切都是不幸中的万幸。
难道真要像袋鼠那样被打得家破人亡、人民颠沛流离才算数么?钱财乃身外之物,何足挂齿!就当军费开支算了。
克拉克盘算了下,发现这套6国银行团分配比例清账的事居然找不出破解办法。不付钱吧,澳大利亚没地;
付钱多吧,其他5国揩大部分油;
付钱慢吧,地也还得慢甚至可能根本不还。
克拉克恼火道:“真不是华尔街哪个银行家给北京设计的方案?”“应该不是华尔街,但绝对和伦敦与巴黎的金融家脱不了关系。”
菲克特勒挠头道,"英法比荷各主要银行都在中国有分行,生意据说挺红火,TOP10大银行都获得了经营海外人民币的业务资格。我猜测如此缺德的方案是英国人牵头制定的,中国人自己坦率承认,当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是英国人赫德,他掌握海关带来的粉
收居然比中国人自己管还多.....
虽然没直接证据,但能让莫里森、威尔逊等人一趟趟跑新加坡来调停、撮合,一呆就是几周,你要说他们没特殊利益,没秘密勾结,我死都不信!"
“澳新问题、自由贸易我知道了,其他重要内容呢?比如海军军备和核不扩散条约。”
“谈了.......达成了奇怪的共识。”
赫脱道,"中方对舰队规模总吨位、单舰吨位没任何要求,都听我们安排,他们只要一个待遇:全面对等。我们多少配额,他们也多少配额,具体造不造是他们的权力。""这不可能,如果我把主力舰吨位提高到240万吨呢?“克拉克狐疑道,“中国跟得起?我怀疑中国财政根本无法承受。"
“对方表示这是他们的内政,不需要我们担心,不对等待遇容易给人一种歧视或双标的感觉,中国人很敏感。”
克拉克挥舞着手,想说些什么,一下子不知道居然该如何谈起。
“核不扩散条约内容也说了,除了五大国,禁止其他国家研发、生产、拥有、使用任何形式、任何当量的核武器。出于安抚和保障,五大国承诺任何情况下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