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勾兑 (1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87章:勾兑 (16)

克拉克内心想法和菲克特勒差不多,换以前谈判代表的身份,他基本就首肯了,现在身为总统就不得不多权衡些。他问起武库舰技术,询问中方是否同意转让,及目前已基本转让哪些国家。

和事前掌握的情报一样,英、法、苏都已去实地考察过了,苏联内幕暂时不得而知,但英法情况比较清楚,虽然他们对是否引进该技术支支吾吾,对后续会不会建造更不置可否,但我确信会引入。

光控制系统的专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就高达300万次/秒,还有配套指挥机,这是个作战系统,不光是一艘军舰的事。相反,军舰在系统中反而最微不足道。"

菲克持勒出身海军,对此有深刻认识,"这种军舰攻击范围很大,不拘束于战列线,不一定要跑得很快,用不着32节,有29节哪怕27节航速都足以应付,不过防御必须要强。这种强大防御不是说能预防住那种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而是说要能抵抗住远距离上的空射武器,对海战而言,就是舰载机携带导弹的上限。

特纳和伯克提交的战报也说了,天鹰攻击机能携带2o磅鱼叉,但威力不足以撕开战列舰的厚重防御,部队只打沉了轻航母而没击沉哪怕一艘战列舰,就是这缘故。

300o磅鱼叉也在华盛顿号身上测试过,不是命中要害奈何不了战列舰什么,历来能击沉战列舰的鱼雷机和航空鱼雷已基本撤装了,这就导致很尴尬的海战格局:现有舰载机缺乏对战列舰的攻击手段。”

克拉克沉吟道:“能临时恢复鱼雷编制么?”“恢复可以,但不具备实战价值..…”

菲克特勒苦笑,“鱼雷必须在距离战舰4英里范围内投放才能有效命中,而在30英里内,低下飞的鱼雷机就会被武库舰或导弹艇上的防空导弹撕成碎片,效率比高射炮强多了,越是黑夜,越能见

度差,导弹威力越吓人。”

海军专家普遍认为,大和与衣阿华级的防御绝不是战列舰的上限,在取消所有大型炮塔后,战列舰防御完全可做到更高水平。

以大和为例,一座炮塔高达3o多吨,9门主炮配套的1000多发弹药及附属设施又200吨重,假设1枚导弹平均5吨,光弹药储备就够安排40O枚导弹。换言之,在保证防御不变情况下,3座炮塔近万吨重量能节约下来全点在增强防御上。

这1万吨化为主装甲带和水平装甲带后,可把原主装甲带从410mm提高到550mm以上,把原来不满300mm的水平装甲拉高到

J450mm以上。

舰体重心相对于炮塔配置模式进一步下降,适航性更好。

甚至上层建筑也会简洁许多,乱七八糟的测距仪、指挥仪全都可以砍掉,主炮都没了,要啥炮战指挥系统呢?炮改导弹后,传统副炮不需要大量配置,只用5寸或6寸高平两用火炮即可。

这必然导致船员大幅减少,导弹开火不用考虑炮弹输送问题,能省下一堆人员编制和配套设施。

皇家海军极端推演后认为,如7.2万吨的大和级建造武库舰并换用核动力,全舰可在不提高总吨位前提下,砍掉一半员额并额外拿出2万吨排水量强化防御。足够把水平装甲、侧舷装甲都提高到600mm以上,相当于此前主炮塔正面防御厚度的水平。

别说3000磅鱼叉了,4000磅乃至5000磅鱼叉都干不动,必须那种全重7吨、配1吨钨钢弹头的超音速重型导弹才能破防。

问题YJ-8太重了,普通舰载机压根带不动,航空专家认为,30年内都造不出能携带单枚7吨反舰导弹的舰载攻击机,目前哪怕要求舰载机携带核弹头,一般上限也就3吨而已。英法评估认为,倘若武库舰这条路真走得通,如心如意干一艘新设计才要紧,改造旧军舰不过废物利用罢了。

牛牛所谓的8万吨武库舰计划,初始防御相当于700mm强化装甲,唯一创新点是考虑要不要将装甲带做成蜂窝夹层,中间充填玻璃纤维以便更好强化防御力。陆军对付坦克常用的破甲弹、空心装药战斗部在海军价值很低,相当于大象被针扎了一下,除非运气实在糟糕,否则大象害怕细钢针么?

菲克特勒认为必须要把武库舰技术搞到手,靠自己摸索太慢,这是新时代的无畏舰革命。

武库舰能不能取代航母不一定,但武库舰赋予了战列舰新的时代价值,让其价值升华、生命力持续延续。“反间谍的事要抓紧。”

菲克特勒叹气道,"说到对价,中方想要核潜艇,除我们主动公布过的鹦鹉螺号核潜艇外,他们知道或鱼级攻击核潜艇大致参数,知道乔治华盛顿号战略核潜艇,甚至能一口道破从新西兰发射往所罗门用的是北极星系列潜射导弹,搞得我很狼狈。”

4人秘密谈判时,中方每爆出一个名字或数据,国务卿额头就冒出一阵白毛汗,那种底裤别人看穿的感觉让他连大气都不敢喘

甚至说话声都低了很多。

“不可能卖核潜艇。"克拉克摇摇头,“这是战略武器,虽然中国也有潜艇,但绝对不能转让这个。"

赫脱道:“我们坚决不同意。经过唇枪舌剑,对方又换了新目标:福莱斯特级航母。”

克拉克笑着问菲克特勒:“海军能同意?”

“我也不同意啊...…”"

菲克特勒叫苦不迭,"“t号舰才刚刚朋役,连海试都没完成呢,我如果敢把他拿出去交换,估计明天尼米茨和斯普鲁恩斯长官就得从珊瑚海底冲出来把我暴揍一顿。"菲克特勒费尽口舌后地规劝王稼祥,既然伦敦已给你们建造马耳他级了,暂时不必考虑连美国都不够的福莱斯特级。

中方勉强又退一步,要求给中途岛级+长滩级。

“你同意了?”

呃...我说太多,要求改为1艘中途岛级,后反复讨价还价,改为1艘中途岛r1艘埃塞克斯级+160架F-5队载机,同时我们批准出口F-5/T38生产线和全套技术。当然,后面这个单独付钱,款项他们早就与诺斯罗普谈妥了。”

克拉克不置可否,又问超音速空射导弹的YJ-8和能携带核弹头的远程重型巡航导弹YJ-12。

"中方也同意转让,本着对等原则要我们给予B-52/8-58的全套技术和生产线..我想了想,B-52倒没什么要紧,但B-58刚刚研发成功,马上拿出去交易太吓人。"菲克特勒抱怨道,“我如果把B-58拿出去,您信不信,李梅天天会缠着您要钱。”

其实王稼祥也不知道武器交易具体该怎么谈,好在他有智囊团,林冠华单独描述过大量内容和交易重点,让他心里大致有底。有些思路在王稼祥看来很奇怪。

比如,林冠华指出,上来就声索B-0的全套技术+生产线,但美国人为难,坚决不同意的前提下,掰扯一顿后趁势要求只获得B52的技术和生产线,B-58要一批实物和配套发动机技术即可。王稼祥百思不得其解,林冠华没法具体解释B-58故障累累、损失率很高的黑历史。B-52经连续改进,70年后还在服役,甚至可要用到250年去,而B-58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他只能推脱说B-58刚出炉,性能不太稳定,质量不好,要生产线也是白瞎,可以再等等。

后面还有康维尔中国分部撺掇的功劳,意思B-58就是我们开发的,没生产线不要紧,有技术和样机,我们可在中国想办法用B-60生产线把他复原出来并持续改进。

这就轮到林冠华哭笑不得了,为抢生意,美帝军工体真特别拼,连中途岛级都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提前来沟通,只要华盛顿批准技术许可,我们就帮你们在中国造出来,这不比造马耳他级更快么?

船厂代表甚至表示,听说中苏马上要自由贸易了,如有机会且你们同意,我们甚至可在中国船厂帮莫斯科也造一艘中途岛级苏联我们肯定不会去,那地方太邪门,我们就在中国造,完了出口给北极熊,中美一起分钱不好么。

也不要叫中途岛级,改名海参崴级或列宁级都行,可以在设计图里把镰刀斧头的图案巧妙加进去,这不另外收钱。王稼祥恍然大悟,差点没笑出声来。

其实纽波特也没说错,中途岛级已被美国海军淘汰了,落后技术再输出一波赚钱,难道不是利益最大化考虑么?经过一番勾兑,中美最终达成大致谅解目标。

中方转让武库舰、YJ-8、YJ-12全套技术,并给予美国一架指挥机、12枚YJ-8,6枚YJ-12实物作为参考。

美国支付对价除海军承诺的实物和技术外,另给予B-52全套技术+生产线+36架实物;B-58配套技术+12架实物;U-2配套技术。可怜的美国人此时一共才24架B-58,直接被中方猜羊毛猜走一半。

中方给予的对价还包括对美国炒作黄金的大力支持,这是克拉克最看重的。

华尔街大亨们陆续布局了800多亿空单,只要这边信号明确,17-18两天再加空一波,18号国会投票后就要开杀了。

更有利的是,军火贸易还是个没有约束力的备忘录,黄金交易近在眼前,美国可先从容赚钱,再考虑要不要履行交易,这就掌握了全局主动,避免鸡飞蛋打被中方调戏。虽然中方信誉一直有口皆碑,克拉克、菲克特勒乃至赫脱都承认。

但黄金投机的牵扯利益实在太大,大家怕出纰漏,先赚一波再考虑要不要和中方进一步交易,心里预期会好很多。装备虽然价值不菲,但相比黄金,依然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也不是白要美国技术和装备,这不还给了独家导弹和武库舰技术么。“总体你怎么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