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现实(23,900票加更)
由此,林冠华的央企用人思路便呼之欲出,先按当下配置,由外国专家带着运作,在实际管理中发现、培养好苗子,当然也要把不理想的管理者识别出来,另行安排其他岗位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下一步再通过转移、轮岗、提拔,让合适的人才脱颖而出而不要受制于论资排辈。
资历可以浅薄,但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不可或缺。
就是林冠华自己,刚过来时也没有这么大权力和目前的地位,全是一步步干出来的。
无非在特殊契机下,以超常规拔擢的手段让合格人才脱颖而出。
他甚至举了林彪的例子,南昌起义时担任排长,过大半年就担任营长、团长,30年6月就担任军长,32年3月,还未满25周岁之际就是红一军团军团长。
这种地位和职务是靠论资排辈出来的么?
当然不是,是在血与火当中厮杀出来的。
但凡红军有庞大的体系、完整的架构,都不可能让25岁的年轻人当军团长。
只有先天不足、指挥人才匮乏、生死存亡之际才让他脱颖而出。
林冠华认为,工业化目前合格管理人才太少,必须加快提升节奏,让合适人才尽快走上管理岗位。
当然,为避免太过招摇,他故意大幅压低很多央企的行政级别。
本来按中央意见,为表对工业化的重视,2400个央企中可划出24-36家正部级央企、100-150家副部级央企,剩下都可划为厅级。
但林冠华征求陈云意见后,最终一家正部也没划,副部级也只有40多家。
理由很充分,各央企除隶属于发改委、国资委监督管理外,在业务上受各直属部委管理。
部委是部级,央企也是部级,到底谁管谁啊?
以银行为例,人民银行是央行,算部级;财政部也是部级,如再把工、农、中、建、交、联合等大行都定正部级,岂不乱了套?
同样道理,机械工业部是部级,下面一二三四五六七汽如果全是部级,那岂不是抓瞎?
一般部委各只下辖2家副部级,要想突破得单独报告。
单独报告林冠华说了不算,得国务院、组织部、中央等全套流程走完走。
一般人也就不费劲去折腾了,否则还显得你使劲跑官要官。
剩下都是厅级,且厅级中30%是正厅,70%还是副厅。
具体到干部任命时可以灵活,行政7-9都算副部级,配在企业一把手上都可以,如情况特殊,安排行政6级也不是不行。
比如CC总公司一把手就是李强兼任的,标准行政6级(正省部最低不能低于6级)。
降低央企行政级别好处非常明显。
企业毕竟不是政府,行政级别低点和福利待遇没有必然联系,具体要看效益;同时,企业级别降低后,有利于安排年轻干部。
比如朱镕基前几年在发改委已是处长了,能力也锻炼了出来,下去马上担任副厅级一把手太过突兀,但去正厅级单位当厂长助理就很合适,去年林冠华已安排他下去担任华北电网(筹)总经理助理,干得好很快就能上马担任副总经理。
没人觉得林冠华这是在提拔心腹,严格较真起来,这位置也就是个排名靠后的副厅级,凭借正常晋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毕竟,清华大学科班毕业生堪称凤毛麟角。
反过来说,老革命、老同志到企业不适应,转去移民新区担任职务也相对比较好安排,可想办法提个一级半级,万一要都是正副省部级才叫麻烦。
哪怕地盘扩容再多,也就多了寥寥无几的省,哪有这么多位置能安排?
至于再过若干年,所有人选都磨合到位了,企业行政级别又不是不能升。
毕竟中央给过政策,林冠华人为压低了而已,要想恢复并不太难。
而且过一段时间后,随着企业规模庞大,你不给他提可能都不合适。
从整体上看,林冠华认为移民新区的干部应该是本土机构合并后多出来的干部、军队专业干部、央企调整干部三结合的产物,这样也满足组织系统关于用人五湖四海、不拘一格的方针。
而且,区域合并带来的行政干部抽调不是简单的合并一个县,就把这个县里干部全抽空然后安排去移民新区,这样搞必然会引起被合并地县的强烈抵制。
正确的做法是摸排要合并的地县,确定要抽调的干部数量和对应级别,再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抽调,最后把合并后的干部再陆续安插进去。
相当于把全省干部当一副麻将牌混匀,再从中抽出几张放到新的台子上,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消弭被涉及行政区域干部的抵触心理。
“另外那篇报道背后我认为还有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柯老.....啊不对,张春桥那种不健康的本位主义心态..……
总理顿时笑了起来:“柯老就柯老嘛,何必老扯舂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何况你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林冠华不由尴尬地笑了:“里面说什么上海有很多干部其实已完全能接管直属央企,尤其在上海地方的央企...这句话严格说来有错么﹖并没有错。
但真实动机是什么?
我并未否认上海经济管理干部的能力,像江泽民同志就是我特意从上海抽出来安排去汽车厂工作,又去英国留学的....
如果是央企,那就要接受全国一盘棋的调度,上海同志今天在上海,明天可能就在西北工作了。
本位主义的危害是什么?
在上海的大企业要下放给上海管理,主要干部关系要在上海,不能自由调度。
那天我问林彪同志,如果你原来手下师长、纵队司令很能打仗,但在大部队已推进到广东、海南岛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必须留在东北才能工作,你怎么看?
林彪同志很干脆,连组织命令都不能服从,再会打仗又怎样呢?
革命军人首先要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队伍打向哪。基层战士不愿意南下可以做思想工作,中高级干部不服从指令,必须撤职!
工业化建设时代,干部固然要熟悉队伍、熟悉企业,但全国一盘棋,如果上海干部只能在上海工作,上海央企只能用上海干部,那不是本位主义、近亲繁殖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