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荡漾(1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8章:荡漾(18)

林冠华是在赵家过的除夕夜。

听到林冠华也来吃饭,成丽君喜出望外,烧了满满一桌菜,生怕手艺不好不入对方法眼。

她可是听说林冠华不但有专职司机,还有多名警卫员和专职厨师,甚至按级别还能配备专职保健医生和保姆,司机、警卫、秘书她都见过,唯独保健医生和保

姆没听说起过。

林冠华没过多解释,有专职厨师与其说是为了美味,更多时候是为了安全。

历史上发生过投毒谋害钱学森的案件,在这方面中央警卫局抓得非常紧;林冠华这里秘密尤其多,更不能让太多无关人等知道底细。

有些事说不清楚,容易越描越黑,含糊其辞道:“有些领导一家子十来口人,保姆管小孩都来不及,没精力做饭,让夫人做也忙不过来,配厨师方便工作。

就我这情况,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确实不用厨师,但大家都配了,如果就我不要,反而显得搞特殊化,是讽刺其他同志,那不太好。

我家里没那么多活,自己身体也好,保健医生和保姆都谢绝了,有勤务员足够了.以多要了4个秘书帮助开展工作,全是走后门要来的,他们一年到头可累得够呛....

很多人都知道林冠华是工作狂,既不喜欢看电影、戏剧消遣,也不爱去跳舞参加酒会,甚至连棋牌也不碰。

毕竟,这些东西对他而言都不够刺激,最起码不如“改造中国”战略来得刺激。

唯一非说算是爱好,就是偶尔在北京或东北考察时赶上周末会看下足球联赛。

局部工业化嘛,大部分产业都在城市,外国顾问云集,足球联赛搞得都还不错,包括大学、重点企业都陆续办起了足球队。

虽然1954、1958两次世界杯都没能小组出现,但进步肉眼可见:54年世界杯打了附加赛才闯进决赛圈,58年则直接杀进去。

历史上中国1957年第一次参加预选赛,对阵印尼以总比分4:5落败,这时空印尼被打得渣都不剩,根本没啥队伍,中国对手是缅甸,很轻松闯了进去。

第二轮资格赛中又战胜非洲代表苏丹队而成功晋级。

同样是决赛阶段小组被淘汰,但看一看对手含金量,就知道可圈可点。

中国队被分在第一组,由贺老总亲自带队,同组对手分别是西德、捷克、北爱尔兰,实力都不弱,中国虽小组垫底,最起码踢平了北爱尔兰拿到了宝贵的1分。

鉴于中国影响力如此之大,再加本届表现不错,当中国带着20多个小弟重返联合国后,国际足联也趁势吸收了大量成员国,并不失时机地宣布下届世界杯亚洲与大洋洲为单独赛区,可直接获得一个出线名额。

调整后,非洲区第一名不再和亚洲比,而和欧洲区踢附加赛,争夺另一个出线名额。

从国际政治上考虑这很合理。

英法保住了苏伊士运河,靠中国拉扯美苏保住了大量非洲殖民地,故非洲新独立国家并不多,也就多了个厄立特里亚,还是被中、英、法联手解放出来的。

马达加斯加干脆直接是中国领土了。

亚洲完全不一样,中国一扒拉,弄出一堆国家来,自联合国以降,所有国际组织都在奋力吸纳新会员,看上去声势骇人。

亚洲现在是独立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联大和其他国际组织开会,单纯一人一票场合,中国不点头发话都不好使,可不就得想办法笼络么?

发改委主要领导忙于工作,下面自然也不敢大张旗鼓搞文娱活动,生怕挨批。

再加因为林冠华自己不喝酒、不抽烟,再加知识分子众多,发改委、工业委系统聚会也很少烟酒开道,被外界戏称"苦行僧"系统。

林冠华认为这也不妥,让办公厅想办法安排些活动,他和领导同志们都具体参与下,算一起放松。

当办公厅问他报什么项目时,正好年仅20岁的小将容国团代表中国在瑞典获得了第24届世乒赛男子单打亚军,再加以前也打一打乒乓,故随口道:"那就兵乒球吧....

结果倒好,工业部委系统运动会举行时,一半年轻干部报了乒乓球项目,甚至还听说有人加急训练,希望在领导面前留个好印象。

林冠华和姚依林等副手调侃道:"看来追求进步的同志很多啊,不会有人明目张胆给我放水吧?

明年主要领导报项目要分开,每位副主任都报一个,给同志们展现工作能力之外的长处!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年轻人嘛,并不是苦行僧,我也反对当苦行僧!”

众人无不哈哈大笑,1958年情况就好了很多,随着战争结束和工业化向更深层次展开,大家也更有信心。

聚餐前,林冠华拿出赵凯旋寄回来的信件和照片。

为节约资费也为统一管理,中国留学生家信一般都寄送到管理处,再由管理处送到北京,最后依托全国邮政系统分发下去。

一般半个月集中处理一次,再加国内传递,送回国内亲人手中差不多需要4周。

运气好时速度很快,如正赶上领导出访,邮件跟领导专机回北京分发,效率惊人。

地盘扩大后,邮电部操心的事明显增加了。

本来按规矩寄送平信是本埠4分,全国8分,南洋地区内附后大致也执行该标准。

但随着西洲、西洋、汉洲陆续进入行政体系,8分邮资显然不够用了,单纯从距离程度而言,从北京寄送到西洲比北京送到巴黎还远得多。

如执行国际邮资标准,一方面从法理来说讲不通,另一方面价格偏高,超过普通群众的承受能力。

比如从1956年9月1日开始,不分地区,国际航空资费一律执行每10克0.30元资费,再加0.22元平信标准,中国寄信到美国起步费是0.52元。

随着大量移民启动,日常跨地区信函会比元时空多得多,按成本定价原则也不合理。

多次讨论后确定,国内到西洋、天方、汉洲律0.2元/20克,寄送西洲为0.3元/20克,以示和国际邮资有所区别。

与此同时,邮票发行速度急剧加快,供应规模持续加大。

历史上50-60年代一共发行了108套纪特雕刻版邮票,但每套发行量不大,一般在700万套左右,由分散在北京、上海等地印刷厂用传统的凹印设备印制,质量较高。

本时空到1959年已发行了90多套邮票,发行量千万级规模起步,取材范围更广。

工业项目、军事进步、经济成就乃至自然风光层出不穷,竭力把新变化、新边疆的风貌都囊括进来。

邮票印刷增多还是小事,真正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地图印刷和教科书编撰。

全国地图、世界地图基本一年一稿,偶尔一年两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