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新气象(9)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1章:新气象(9)

“宝钢案经上海市委主动申报、国家监察委介入核查,到目前为止已基本查清楚了..…”

4月2日,董老在常委会上不疾不徐汇报道,"柯庆施上任后,以发展钢铁事业为号召,以地方项目形式新建宝钢,一期投资4700万,核定产能40万吨。该项投资按流程完成正常报备,冶金部有全套文件。

1957年秋,一期项目部分高炉正式建成并出铁,58年所有项目都竣工。2年内累计生产生铁60余万吨,其中不合格生铁超过18万吨..此项数据经冶金部专家核查无误,宝钢工程指挥部及主要技术人员表示确认。

合格率低主要是未建立稳定的矿石供应体系,同时急于求成、不顾客观实际蛮干。

不合格生铁部分,柯庆施听取部分技术人员意见,未遵循原定作业流程,按合格品交给上钢一厂、三厂,要求他们与进口废钢铁一起成为电炉炼钢原料。

因不合格生铁数量太多,超过正常科学配比,致使电炉钢练出来无法做合金钢使用,只能充当普通碳素钢。

为掩人耳目,这部分钢材装扮为高品质钢,由宝钢二期工程抬高价格收购,部分由市属其他企业高价收购,未进入其他市场...

常委们脸色都很难看。

蛮干出来的钢材,最后勉强合格,成本又高。

那怎么办呢?

柯庆施上马二期,就地调用一期钢材,美其名曰优质钢而高价购入,这就显得一期项目"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期项目建成后,柯庆施利用主席视察契机,口头请示扩大一些....…”

主席摆摆手:"等等...这稍微有点出入,他现场和我汇报说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后续尽可能扩大规模,而不是说扩大些,我表示赞同并给予了勉励。”

“明确说要扩大到8倍么?”

主席摇头。

“那扩大到8倍,或者说已制定扩大8倍方案后,有没有私下单独再和您汇报?

主席想了好一会,叹气道:“也没有。”

“那您觉得,当时说尽可能扩大规模是什么意思?大致会到什么规模?”

“我心里预期大概扩大一倍最多了,了不起到100万吨,320万吨没敢想,鞍钢我去看过才400多万吨,那是多少投入啊。”主席沉默一阵,无可奈何道,“这件事,这个表态,我也有责任。”

“既然连主席也不知道,我们在座的,包括国务院、发改委、冶金部等所有机构负责同志,都不知道他这个计划。

工程总指挥马天水供认,柯庆施在1957年已下定决心要扩大,指标是到建国20周年,也就是1969年搞到500万吨,作为国庆工程献礼。

该方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遭到全面反对,认为步子太大太。

迫不得已,他把指标下调到320万吨,绕开正常决策流程单独任命马天水为宝钢工程总指挥,直接对他负责,其他政府中层干部,包括市长陈丕显在内,均不得干涉。

马天水又承认,1958年项目大范围启动后,柯庆施口头对他表示320万吨扩建要提前到1961年完成,哪怕1961年不能全力生产,最起码要把基建工程全做好。

马汇报了资金、建材、劳动力等困难,柯庆施指示他挪用建委系统建设市级安置房的资金和建材,这部分涉及金额为2.1亿,其中已使用1.6亿,市建委出示了全部挪用资金和建材清单,并提供了柯庆施本人签字的便条。

柯庆施不承认他指示马天水挪用,辩称便条是让马与建委协调,算暂借,等宝钢出钢稳定后再归还建委系统。”

董老解释道,“这里经手人只有柯庆施和马天水,两人口供互相对不上,我采信建委口供,认为便条虽未明确写清楚挪用,但意思很明显,当然,柯庆施所谓等宝钢稳定出钢再返还建委也不能完全说是托词,他确实可能这么想。

毕竟,宝钢炼出来的高价钢,如果内部不消化,在公开市场出售根本没有销路.....”

“资金、建材解决后,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马天水想方设法从上钢老厂和建委系统抽调人手,依然满足不了需求.....柯庆施指示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并把自己在重庆考察期间获得的所谓抗疲劳素药品交给马天水,要求迅速仿制并下发使用.

陈云补了句:“这个所谓抗疲劳素药品就是甲基安非他明,最开始是美国在抗战期间提供的美援物资,专门配发给空军使用。

抗战胜利后留存一批,遗留在重庆,陆陆续续有零星使用,1952-1953年间,天津药厂知道这件事后予以仿制并小范围扩散使用,山西、蒙古、云南、贵州、广西都有使用。

1957年,卫生部发现该药物有成瘾性副作用后,已秘密下文要求销毁并禁止使用。”

董老接着道:“天津药厂在当年年底销毁了全部库存和技术资料,但为防止被吸毒者滥用,只说有副作用,未说明毒瘾.....柯庆施应该是1956年上任后去重庆考察工作时获悉并拿到了少量成品。

马天水问劳动力时,他想起这件事并要求在.上海仿制。

马并不知道是天津药厂产品,直接把东西交给交大、复旦两校,化学系专家们联合攻关,不到2个月就拿出成品。

柯庆施本人,包括马天水和几个头头都率先服用过,认为效果还不错,还表扬了专家们仿得不错,便发下去给工人用。

为打消工人顾虑,马天水当着众人的面先行服用,接着安排管理干部用。由于干部带头,工人们就不疑有他,陆续使用。

但马天水在派发时,未如实说明有成瘾性的缺点,只是叮嘱各工段不要滥用,一周发1-2次,需突击工作时使用。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时候遵循了1-2次/周的使用频率,也有一周发3-4次的,但持续时间不长。

由于专家们利用校办工厂一口气提炼、合成了3吨多,到案发时仍有大量库存。

两校专家承认未扩散制作方法,有关成品全提供给了马天水。

工人们也承认,在宝钢外项目发现的药品是平时多领了一些并偷偷摸摸带回家的,好在规模、范围都不大。

目前我们除留档外,已责令销毁全部库存,安排职工进行体检和疗养,初步分析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已出现不同程度成瘾性,卫生部紧急派出医疗小组去提供戒断服务。”

有药品支撑,再加马天水盯得很紧,故宝钢项目工作强度很大,普遍工时在10-11个小时/日,突击时甚至高达16个小时。

由于马天水和大部分干部都能身先士卒,一起参加基层劳动,又将挪用资金给工人以加班费名义加发奖金,基层收入较高,伙食也还不错,再加上工地多次以主席视察和市委书记一号工程加以精神号召,故怨言不大,认为上面虽然任务压得重,但待遇也给了,说得过去....

"我们核查了有关工资奖金发放情况,普遍加发了25%奖金,一般一个月能收入55-60元,确实相对较高。

马天水给自己以下的所有干部工人都发了加班费,本人除多吃一顿夜宵和报销部分汽油费外,未发任何加班费或以其他手段变相增加个人收入....

老总无奈道:“甲基安非他明在后世是毒品,现在还不是,不光我们不是,全世界任何一个政府都没将其规定为毒品....

我已叮嘱罗瑞卿,从今年开始这些玩意要列入毒品管制范畴,至少要提高到与吗啡同等级的管制水平,让公安部尽快提出《刑法》修正案,追加毒品类型阐述,安排人大加速通过。

“项目设备除国内采购外,主要进口获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