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出色(3)
“小陆?你报名移民了没?”
"报名了,不知道能不能审核过,通过的话9月上旬就安排走,我本想明天有确切消息后再和您讲的...…
陆正达低着头,神情颇为难过,“对不住师傅了,原打算在厂里干到退休,将来给您养老送终的,可现在...…”
“哎,你这孩子,言重了。我有儿子啊,咱又不是旧社会,徒弟要给师傅养老送终啥的...…”
师傅拍拍他的肩膀,"再说,我和你师娘都有社保,将来能领退休金,饿不死的,放心吧!既然你父母都已移民去汉洲,你也赶紧过去团聚吧,你不报名我都想和你讲这件事了。"
话虽这么说,陆正达依然很难过,吞吞吐吐道:“师傅,我其实......其实......不是为了团聚...…”
“哦....…"师傅恍然大悟,“为房子是吧?“
父母移民后在汉西省种地,但陆正达本人去的是墨尔本,虽同在汉洲,彼此依然间隔近3000公里呢。
最吸引陆正达的并不是墨尔本的工作,而是上面承诺的,到了能解决住房。
他认为政府在这条上不会骗人,老家父母和一干亲朋去汉西后确实陆续分到了房子。
虽然房屋样子和国内完全不一样,且需要个人掏钱买下来,但考虑到钱本身来源于移民补贴,和政府直接给老百姓分房子有什么区别呢?
“对了小陆,虽然上次办户口我催你赶紧过来,但这为分房子而移民,得想好喽...…”"
师傅看了看四周没人注意,低声道,"再过两年,你也满5年可提高系数了,同时市委加快建安置房步伐。我听人说又出让了很多块土地,打算加速推出呢,没准后续你的安置房申购很快就能解决,你可以再仔细考虑考虑。”
“我确实仔细考虑过了,包括要加大房屋推出的事也晓得,但左右权衡,还是认为目前报名移民最稳妥。"
陆正达道,"以前政府发政策我不是很积极,以至于耽误了时间,搞得很难受、很狼狈。这次出新政策,咱得第一时间响应,万一过段时间政策又变了呢?"
宝钢案查办后,曾山、曹荻秋为首的市委市政府班子,加速使用建材突击抢修竣工了一批安置房,并于8月上旬土拍前开盘。
但积压的申请人口实在太多,区区3900套新建住房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没法普及。
陆正达对数字比较敏感,根据公布的社保额度积累和本轮申购入围积分,他算了下,发现自己排名非但没因这批人申购到而提升,反而还后退了些。
虽然市委表示接下去几个月都有安置房入市,但他认为今年肯定轮不到自己了。
过完今年,明年又有一大批人因年限满5年,系数再度上调而越过自己,他依然轮不到....
小遒消息说上海目前一共有178万个申请在排队等候安置房,且每月还在以2万个左右的新申请在上涨,每月能解决的安置房绝不到2万套,别说2万套了,2000套都不一定能有。
这次土地出让的消息他关注到了,商品房肯定买不起,也没想着这个,但限价安置房一共就2万多套,就算10月份继续拍地,那也就不到2万套。
远水解不了近渴,有关排队轮候不是以月、年为功夫,可能要等5-10年。
除此之外,他还关注厂里食堂电视机播放的新闻,里面报道了主席出访的情况。无论从老家移民来信还是从镜头看,汉洲一点也不落后。
他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说服了妻子,选择报名移民这条路。
8月24日,第一批名单审核通过。
和陆正达报名一起移民的还有8000多人,除组织安排的对口援建干部和技术骨干外,基本都是无房户,且短期内分配不到。
既非组织动员,又在上海有房的人口,一家也没有。
允许移民的政策正式出台后,曾山等人一开始还比较担心,生怕一家伙递上来十多万、几十万申请,那就太难看了,表示群众对政府工作不满,在用脚投票。
山东、河南、安徽很多省份之所以在移民工作上扭扭捏捏,不就害怕出现大规模报名移民被中央认为执政不力么?
结果上海第一批只有3万多人报名,且仔细甄别,完全符合要求的不到2.5万。
上海为移民设立了三项基本条件:
第一,须具有上海户口,且落户时间已满3年,无户口的外地农业居民首先把户口转入上海才能申请。
第二,须全家同行,即以家庭(含未成年子女)为单位移民并全体签字,那种老婆或孩子还在农村的均不符合。
第三,须移交所有家庭名下的在沪不动产(土地或房产),然后才可审核通过并获取有关补贴。
上海也有农业户口的,分到土地的农民也和内地一样,需交出才能重新在汉洲再分配﹔在上海有住宅的居民,除非组织安排的援建干部,否则其他都要把房子交给政府(按国有征收确定价格)。
这一条很明显是为防止某些人两头占便宜而制定的。
至于其他需要所在单位、街道审核通过等反而是小意思了。
第三条是林冠华提醒曾山等人务必强调的,毕竟各地房地产价格会有变化,他预计上海不动产长期上涨的动能会持续很久,如果政府不讲清楚这个而一味安顿移民,万一过若干年卖掉的上海房子大涨价,而在移民地分到的住房不怎么动,群众不就又要闹腾了么?
政策有时要把前因后果都考虑到,尽可能适度前瞻,他要不看好上海房地产市场,就没必要派中房集团过来大刀阔斧操作的。
陆正达也是被第一次没积极响应落户的结果搞怕了,为这件事没少挨妻子的埋怨,他生怕这次再不报名移民,过段时间就又没有了。
他认为汉洲空余住房是有限的,分配完后就只能排队等了。
就像上海,政府不是扣着安置房不肯给老百姓,而是手里确实没有,样样都需重新建设,那可不就得排队么?
排队这种事需讲究契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7月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中国移民开启了新的信号绿灯,意思如果在本省抓不到移民机会,甚至可进行迂回操作。
比如先申请落户到广州、上海、天津、厦门这种大城市,再从这些城市通过移民口子出去,虽会耽搁些时间,总体而言也有大把机会。
毕竟,不用地方出钱,所有移民补贴归中央发,那大家可不就得自由迁徙么?
政治局会议上也有人表达了类似担心,担心移民人数增长太多超过运力和移民地接待能力。
从7、8两月实际报名情况看,基本还算比较平稳,人数有所增长,但没暴涨,这就让主持中央工作的少奇同志大大松了口气。
最开始政策调整前,他很担忧移民补贴够不够,毕竟现在一方面降低中央在全国税收中的占比,另一方面又要全部承担补贴,和年初考虑的财政方针均有抵触,他担心财政赤字太过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