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出色(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0章:出色(5)

从整体格局而言,人民大会堂位于首都新区人民广场西侧,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万余平方米,既囊括了全国两会乃至党代会的会议场所需要,也包含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有关办公机构。

相比历史数据,无论占地还是建筑面积都进一步增加了,最高高度也由原来的46.5米进一步拔高到59米,隐含59年投入使用的象征意义。

在内部各厅部署上也采纳了林冠华的建议,直接按省级名字命名,一口气先安排了49个省厅,也不像后世那样,省厅与省间面积差异悬殊,类似香港厅有1800平方米,甘肃厅只有不到300平方米的格局就太不和谐了。

这也不是当初问题,最开始人民大会堂各厅只有编号,没固定给哪个省用,理论上可以调整,但后来长期使用就固定了下来。

等香港、澳门设厅时,常规厅早就用完了,不得已只能动用较大的厅,这也就导致面积相差悬殊。

按林冠华的建议,所有省级厅全统一调整至800-1000平方米格局大小,由各省选送代表本省特色的镇厅之宝或大幅宣传画进行凸显风格。

之所以不是一律整齐划一的大小,也考虑到建筑结构的需要,基本集中在800-1000,相对而言不会导致看上去过分悬殊。

其他更大的,2000乃至3000平方米的厅留作共享使用。

原来在北京老城修建的一届政协礼堂和附属设施,将来留给京畿和北京市委召开地方两会和党代会使用。

关于人民大会堂在非国家会议期间能否对外出租并承接商业事务,是建设时考虑的要点。

历史上人民大会堂从未考虑过商业使用,直到1984年后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才进行企业化运作。

讨论这件事时,大部分人不同意,觉得国家”议会大厦"这么神圣庄严的地方,怎能承担商业职责呢?

总理大体上是支持的,人民大会堂全部建筑建设、装修与配套设施费用高达4亿多,就算按50年折旧,每年费用也在1000万以上;还得考虑损耗与日常维护,包括配套管理和服务人员所有支出,年运营费用要超过2000万,是笔很大的开支。

按中国传统观念,房子长期不用会加速衰败,有人使用、有人气才能更好予以维护。

总理在会上用巧妙的迂回方法,首先问类似华北制药、CC公司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能不能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新产品发布会等等?

考虑到大型国企代表国家形象,大家觉得用下也无可厚非;

高校、大型文艺团体能不能搞演出或发布会?

众人犹豫一番也同意了。

下一步接着延伸到非在京的大型企业,大家也觉得可以。

既然这些都可以了,那与中国有友好合作的外资企业能不能用?这似乎也挑不出意见来。

既然这都能用了,那为什么还死板地说不允许商业化呢?

毕竟,按事先设计,人民大会堂在没有会议期间,可开放给普通群众参观并收取门票费用,本身就是商业化的一部分。

最后通过决议,人民大会堂部分场馆包括最大的万人会馆可经申请后对外出租使用,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来用,需报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机构审核,由秘书长签字放行。

有些在后世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此时不一定能行,就算常委们能接受,也不代表下面自动就能对接上,需耐心说服并进一步解放思想。

参观完大会堂后,林冠华又看了新修建的、位于首都新区中轴线上的人民城楼。

人民广场是天安门广场的放大与优化版,至于要不要复制有关城楼,一开始存在争议。

没有城楼肯定不利于检阅部队或举行仪式;但在原来没有城楼的地方硬生生建起城楼来,还采用传统古典样式是不是复古乃至"封建主义复辟"。

不搞城楼又要搞检阅台,如何布置就成了超级难题,无法有效解决其中悖论:不用封建主义复辟,难道搞崇洋媚外?

官司最后打到主席和总理这,经总理斡旋,表示城楼还是要建的,且要比天安门更高大、更雄伟,总体采用古典建筑造型,局部创新,突出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代改进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有5000年底蕴的,如不分好赖,什么古代东西都当封建主义余孽处理,城楼倒容易另起炉灶,那汉字、语言又怎么办呢?7亿人口全部从零开始么?

再说了,讲国土就是自古以来,讲具体东西就是封建主义糟粕和余孽?要不要这么二律背反?

方案就拍板定了下来,整体格局接近天安门城楼并适当放大、局部创新。

有具体指示后,下面就好办事了,毕竟也不是所有城楼、城墙都建,搞一座而已,还有基本样式参考就难不倒设计师们了。

城楼林冠华没上去,而远远瞄了一眼,注意力就投放到人民大道上了。

人民大道与长安街职能类似,为首都新区东西中轴线,合计长度36公里,最宽处在人民广场附近的10公里,宽度为168米,共设双向20个车道。

离开核心区间后,宽度逐步压缩,其余地段为双向12车道,宽度仍有100米。

核心段不但宽度最大,厚度也最强,可毫不费力承担240吨级的超重型坦克碾压和重型战斗机起降,还铺设有连续钢板和防爆层。

人民大道搞高强度修筑很有必要,阅兵式上,重型洲际导弹运载车、装甲方阵都要从上面经过,相对于1984年才初次亮相、仅以3列纵队通过的DF-5,这次阅兵典礼上,重型洲际导弹、远程导弹部队将以4/6列纵队标准驶过并提前20余年亮相。

眼下还是白天,在人民大道上行进的是正在彩排的徒步和普通车辆方阵,其他大家伙肯定也要排练,但一般都安排在夜间通过,防止泄露太多与扰民。

林冠华用望远镜大致瞄了几眼,便去验收地铁工程了,人民大道不是他验收的项目,其他领导会负责,再说质量好不好,军车、坦克碾压几次就知道了,这比什么质检都牢靠。

首都新区一期规划设立了4条地铁线。

一号线连接北京老城与新区,途径西苑机场、北京火车站、故宫、大兴国际机场、首都火车站等处,合计长度10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

二号线连接首都新区与天津,一直通到天津港为止,全程160公里,大部分地下线;

三号线连接首都新区与河北省会保定,途径霸州,整体西南走向,到霸州为地下段,霸州后就是地上轻轨;全程240公里,地下线50余公里,剩下为地上段;

四号线连接首都与唐山,一路通到北戴河,全程大约320公里,宝坻以内是地上段,大约70公里,剩下250公里,全部为地上段。

这4条骨干线路奠定了首都新区在京畿中的核心地位,除此之外,还考虑把京津唐保四个区块用网状联状系起来。

这么大项目,光靠这几年建设根本完不成,到建国十周年庆典时,唯一能通车的就是一号线,即从西苑机场一路到人民广场。

这108公里线路上,也不是所有路段的出入口都建设好了,真正能投入使用的只有9个:老城5个,新城4个。

从整体而言,这4条线路需长期投入建设,且4号线二、三期实际开工非常晚,大体已排到1976年后去了。

从工程角度而言很好理解,到天津的2号线肯定更重要些,光这240公里就够修好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