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出色(7,1200票加更)
地铁运营财政缺口有办法解决后,万里心里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了地,大大松了口气。
林冠华又问:“其他还有什么困难?”
万里忽然扭捏起来,半天后迟疑道:“林主任,您说......十周年庆典结束后.....还会有这么浩大的基建工程么?”
林冠华愣了下,随后琢磨出味道来了:“怎么?你担心京畿各建筑公司不好安排,工人会没出路?“
万里小心翼翼道:"为保障首都新区和24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我们动员了160余万基建民工,每个月光工资和奖金就是5000多万。有些同志……担心..."
林冠华摆摆手:“别有些同志了,是你自己担心吧?”
万里一咬牙:“是!照理说,这些工友大部分户口关系都不在京畿,也未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如果没活,按短期合同可予以遣散。
但好多人已干了6-7年,贸然裁撤风险很大,容易诱发社会不稳定;不裁撤自己养,类似北京三建这样的企业,3-4个月就会被工资吃垮.
这句话包含了两个逻辑:
第一,后续基建强度会不会继续维持这么大?
第二,如要压缩基建规模,那中央对于人员安置有什么倾向性意见?是否都要北京乃至京畿工委做好安顿?如要安顿,从哪里搞那么多就业岗位呢?
万里的担优并不算是空穴来风,在中国历史上,三年困难时期确实发生过基建、工程大规模下马,大跃进时多招募的工人全部重新下放,甚至后来城镇人口找不到合适岗位,被迫启动上山下乡。
懂的都懂,哪个农村缺知识青年那点劳动力?无非让他们和农民抢食吃罢了。
若干年后知青回城又是一地鸡毛,国家被迫放开个体户口子以便进行安置。
林冠华先不着急回答这问题,而是问:“京畿这边对外移民多么?7月份政治局会议后,新增移民人口多么?”
“移民工作不是我负责的....…"
万里老老实实道,"此前除中央要求,几乎没安排过移民,7月份政策调整后跟着调整政策,上次市委会议通报说优先安排征地农民在自愿前提下对外移民,有2000多口已报名然后准备去汉洲了。”
京畿城市拥挤程度比上海要好得多,再加保障房一直都在建设,相对而言住房缺口没那么突出。
原来京畿没移民指标,甚至还接收了部分安置人口,首都新区大范围征地后,统一安排到各工业企业或基建公司工作,土地按价补偿;
移民补偿由中央承担并且给予比原来的征地安置更高的补偿后,陆续有近郊农民报名。
顺着万里指点,林冠华大致明白涉及范围:北三县南部、廊坊北部、天津西北部与北京东南部。
这时代不存在北三县说法,北三县地盘只有三河县和香河县,大厂未如历史那样从三河分拆。
首都新区重组后,地级廊坊专区被拆解,只留下廊坊县、霸州、永清归首都,廊坊南部大城归沧州,西部固安、文安归保定。
北面剩余的三河、香河剩余地带归了北京市并重组为新三河县。
本来天津有机会把三河吃掉,结果版图调整时,天津市政府也束手束脚,害怕增加自身负担,尤其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后,更忙着灭火与善后,没来得及下手就被北京动手吃了。
林冠华对此有所评论:京畿干部大体偏保守,至少比上海保守,天津比北京还保守些。
保定继续稳稳当当当他的河北省会,石家庄唯一捞到的好处就是和沧州、邢台一起,三家瓜分衡水专区。再凭借铁路优势巩固省内第二的地位。
京畿版块中,天津政治和人口不如北京,工业和版图不如合并了秦皇岛的新唐山,后来终于着急了,拼命打报告想把唐山的丰南和曹妃甸
版块吞下去。
这种报告少说提了三次,每一次都毫无例外被驳回了。
开玩笑,丰南将来是唐山大地震中心,林冠华好不容易用体育场馆、度假村、训练基地遮掩过去并疏散了当地人口,天津拿下来再瞎整咋办?
曹妃甸留着给唐山搞工业港口的,天津必须优先发展滨海新区,把港口地位凸显出来。
唐山拥有的秦皇岛港是大秦重载铁路的专属配套,专用于煤炭输出。
林冠华认为,要挽救天津衰落命运,除观念和机制要改变外,培养外向型经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都职能从北京城搬到首都新区,事实上帮了天津而不是北京,等于让北京相对天津的优势没这么明显,虹吸效应也不如历史那么强。
“是什么让你认为首都新区二期建设会压缩规模呢?”
您看啊,24个重点项目,包括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人民大道、人民胜利城楼、长城饭店、华侨大厦、革命军事纪念馆、航空博物馆等、陆军装备展览馆等基本都竣工了,对了,还有一号线地铁、大兴机场等......
我数了数,二期已立项的项目中,没那么多重点项目,或者说哪怕有,规模也比不上十年大庆的格局,这可不就会压缩基建?"
万里迟疑道,“我又听到点小道消息,意思新区建设预算不断超标,从最初的90-100亿提高180亿,后追加到200亿,240亿直至278亿.……
谷牧哑然失笑:“你在林主任面前担心财政难以为继?“
“不是这么说,全国财政硬生生挤出钱来搞首都新区肯定没问题,但不是怕.....怕......有领导批评大兴土木么?”
林冠华微微颌首,一下子没说话。
要攻击人,始终能找得到独特角度。
首都新区搞不好,那叫弄巧成拙;
首都新区搞好了,那叫穷奢极欲;
首都新区需要建设,那叫大兴土木.....
要不是国家连续对外胜利,各方面资金、财政运作都比较宽裕,估计这股风声还要厉害。
他不是没听到过,分析后认为与北京城内遗老遗少们密不可分,可能再加点政协里的糊涂蛋。
遗老遗少是为了自身利益,眼瞅着首都新区建设起来,与老城毫无关联,他们梦想包围、攀附、腾飞中央政权的希望落空了一大半,至于政协里的糊涂蛋,有些是蠢、有些是坏,有些又蠢又坏。
明知道这样,有些事、有些话还是不适合冲出去理论,那是主席、总理该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