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出色(1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82章:出色(17)

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人民共和国迎来了10周年华诞。

总理主持了国庆庆典仪式,现场升国旗、奏国歌,并鸣放59发礼炮!

毛主席站在人民城楼中央,对着9个麦克风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过去32年革命斗争、保家卫国中英勇牺牲的先烈,共同纪念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时刻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在国庆讲话最后一段,主席宣布:鉴于中国与主要国家关系均已正常化,国家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国将在三年内裁军30万。

同在城楼上的各国首脑先是一愣,随后共同鼓掌。

听完身后翻译的小声报告,雷德福一脸笑容,侧过头对菲克特勒道:“好事啊,既然中国裁军,那我们砍陆军人头就名正言顺了。"

菲克特勒低声道:“要矜持,要含蓄,要谨慎!

我们这是优化结构、突出质量建军、锻造快速响应、全球部署能力,重点谋求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优势,改造并升级臃肿、落后、繁琐的指挥和作战体系。

三军都要围绕新观念进行重塑,和砍陆军人头没半美分关系!至于优化结构后的官兵,可强化外围自由世界防线。

中国都把精锐的机械化装备下放给女民兵了,堪称武装到牙齿,我们能不针对性改变么?

美利坚姑娘如果不能舍弃跳舞和party的时间去训练,可不就得多招募些自由世界志愿兵们多辛苦?”

“对对对,您说得太好了。"雷德福道,“我和记者们说了,让他们挑最好的位置,把片子好好剪辑,回国就放给国会山老爷们看!700亿,一美元都不能少!”

“不..万一中国掏出了新玩意呢?

菲克特勒叮嘱道,“先做800亿嘛,让国会砍个七、八十亿皆大欢喜。现在总统经济搞得很好,军费适当增长是可以的,减员增效嘛!'

上午9时47分,阅兵式号角响彻长空,红旗检阅车缓缓驶出德胜门,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神采奕奕地站在检阅车中央。

装扮一新的人民大道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

检阅车驶过德胜桥,阅兵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联席会议主席聂荣臻元帅全身戎装、佩戴五枚一级勋章,郑重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主席满意地点点头:“开始!”

雄浑的命令声在人民广场上空回响,两辆检阅车向东缓缓行驶而去,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三面鲜红的旗帜交相辉映,在213名仪仗官兵护卫下迎风招展。

敬礼号角响起,主席停车肃立,以注目礼向党旗、国旗、军旗庄严致敬。

“敬礼!”

仪仗队指挥员、一声令下,受阅官兵用军人最高礼仪向毛主席致敬,随后检阅车继续向前方行驶而去。

“同志们好--”

“主席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山呼海应的交响,凝聚起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

检阅车徐徐前行,指战员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炽热的目光,饱含着全军将士对强国强军的无比渴望。

12分钟后,主席乘检阅车驶回德胜门,受阅方队依次高呼强军口号,用最响亮的声音发出最豪迈的誓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三军仪仗队方阵率先通过检阅点;

第二个通过检阅点的是旌旗方阵,从红军时期涌现的各类英雄称号,如长征尖刀团、硬骨头六连、临汾旅、莱城师、群山突击大队等等全都竖起了一面面旗帜;

第三个通过的则是战功方阵,历次战争缴获的军旗被从车上掷出,堆积于德胜桥附近的空地上,大部分是日本、国党旗帜、少部分是印尼、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旗帜,当然也适当夹杂了几面美国旗。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讽刺美国副国务卿赫脱:"呦....我好像看到你们的旗了,似乎不少呐!

赫脱冷冷道:“我们才几面而已,充其量也就是个团级单位,是人都知道,没什么好隐晦的。

但你们有2面集团军旗帜在我们这呢,你们如果忘了,我们下次阅兵可拿出来展示下...”

“你们在珊瑚海沉了14艘航母!”

“沉就沉吧,美国可以造新的,那些反正也落后要淘汰了..对了,你们的航母呢?啥时候能用啊?

葛罗米柯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然作罢。

手执FN54突击步枪,身穿迷彩或陆战队制服,排列整齐的队伍、如墨线般雕刻出来行进在人民大道上....

克拉克赞许地点点头,问身边的总理:“这些部队你们练了多久?”

“4-5个月吧。”

"确实挺不错..克拉克随意道,“上次见到这么有压迫感的阅兵式,还是纳粹大阅兵。”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苏联方阵没有压迫感?”

总理巧妙道,“我们已多次重申和纳粹没有关系,事实上,我们才是法西斯主义的受害者。

克拉克也就随口胡诌几句,当下不再纠缠,而斟酌道:“您看,我们有没有机会派遣百人级别的教官团相互访问、交流一下?进一步深入了解。”

总理有点发愣,不明白为什么对方忽然跳到这问题上,但顺水推舟道:“这没问题,我们愿意对等交流、消除误判,真正决定战争胜败的不是1-2支精锐部队或1-2套战法,而是人心向背。”

克拉克点点头,因为这时候,徒步方阵已进行到最后一个:首都女民兵方阵。

看着着装统一、步伐铿锵、锐不可当,气势磅礴的女民兵方队,现场全部一片欢呼或哗然声,克拉克也终于明白,那天女民兵真是临时集合,正儿八经列队的话,诺,就是现在这样子。

主席台上,各国首脑反映迥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