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优化(13)
“滴滴滴滴….…”
随着林冠华输入一串密码,又把脸使劲往前凑,几秒钟后,重达25吨的铁门缓缓移开,404基地核心区展示在众人眼前。
12月下旬,林冠华最后回了一趟,又为燕山基地带回来了MAN系列的集装箱半挂卡车,这次卸载下来的东西连常委们都惊动了,过半个月后忍不住前来参观。
安检也格外严格,进入核心区时,连陪同前来的汪东兴等人也被拦在门外,理由很简单:权限不足。关上铁门后,主席好奇道:“输密码我能理解,但刚才靠那么近是什么意思?怕别人偷窥?”
林冠华摇摇头:"不是防偷窥,是为验证眼睛虹膜,这东西和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又比指纹更可靠。如密码正确但虹膜数据异常,关上大门后就会进入倒计时。
如果30分钟内无法解除倒计时,基地将启动自毁装置.…目前虹膜只输入了我、聂帅、罗部长和克农同志,如需增加,需至少2人一起授权才能通过。"“哦,你们在下面埋了炸药。”
聂总长解释道:∵"不是炸药!炸药比较容易失效或误炸,日常使用非常危险,搞不好静电或者什么问题就导致出事,我们考虑掩理埋……氢.弹!“
罗部长脸色刷地变了:“......这.......这也太危险了吧?”
“比炸药安全得多。没特殊解锁装置,氢弹就算直接掉在地上或海里都不会被引爆,辐射量也小..……聂帅笑道,“你关注的重点不对,你应该问,氢弹都能长期保存么?周围还有没有没地下发射井?
遇到核战争时,还能不能确保地下发射井有效并能直接反击;遇到地震、山体滑坡等情况,会不会诱爆或导致控制系统失效?总理点点头,这话说得很严谨。
说地下有自毁氢弹,很容易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说旁边有核武器地下发射井,可能感觉又还好,其实两个差不多是同一回事。老总听出味道来了:“你的意思是,氢弹不能长期保存?”
“正常情况下,氢弹有寿命,且没大家想得那么长,只有几年而已...…"
聂帅进一步补充道,"目前我们在研究长期保存办法,很快能有曙光了。一个长期保存、一个小型化,才能真正说具备核战争能力,否则,光靠那么大一个大家伙其实很难实用。”
罗部长想起来了,为什么往北美试射的导弹只有30万吨,那根本不是氢弹级别,充其量只是原子弹的上限。少奇同志问:“美国也这样么?”
“具体细节不太清楚,真真假假消息都有,不过位置可以锁定...…”
林冠华微微一笑,“不出意外的话,美帝核战指挥中心依然会在科罗拉多州夏延山,工程量比我们大得多.....当然,知道具体位置是一回事,锁定并摧毁是另一回事。那地方有上百米厚的花岗岩,直接命中的效果很差。"
夏延山基地防御力很强,但也因防御力很强而导致工程不好开展,体量也受限的,占地面积很小;
燕山的地质结构比夏延山复杂得多,既有花岗岩岩体,又有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还有大量的石灰石、板岩,在施工中各种各样东西都碰到了。钟乳石、石灰石、板岩等防御强度肯定没法和花岗岩硬碰硬,但也因为没那么硬,故施工起来比较方便,进度也比较顺利。
清东陵也在燕山脚下,如全是花岗岩,凭古代那施工技术断然没那么容易。
中方思路是扩大辐射面,以狡兔三窟的方式进行隐藏,增加对手识别和锁定难度,只有最核心的洞库才依托花岗岩进行建设。这思路是总理同意并批准的,否则林冠华可直接建议延续历史上的816工程项目。
事实证明,816项目花了7.4亿人民币和十多年时间,最后还是没建成,原因无他:场面太浩大、也太不方便了。与其建造半天都用不了的项目,还不如一开始就换思路。
就像跟踪美国潜艇目前还很困难,但只要中方把太平洋上的战略要点控制在手中,那美国核潜艇要想突破外围层层阻击就很困难了,两者道理差不多。众人参观了大型光刻机和几台小型实验室级光刻机。
主席兴致勃勃道:“买来就能用么?”
"大型这台估计要调试很.….型的那台我已调试好了,可用,当中试平台很方便,且250纳米线宽技术足够领先几十年。"
随后众人进入第二个区域,除一台大型的龙门式9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外,还有2台体积小不少,属于五轴五联动的复合车铣加工中心。主席抬头望了望:“这东西具体什么用?”
“加工复杂曲面时用处很大,比如.......潜艇螺旋桨....…”
众人恍然大悟,东芝与莫斯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一下子就懂了。
无非东芝卖给苏联的是70年代末期的水平,林冠华搞来的是2010年左右的水平。至于两个复合车铣加工中心,差不多也是2015年左右的技术。
之所以不用最好、最先进的2030年代产品,一方面管控很严,高精度不好买,林冠华虽然注册了一堆皮包公司,总归还是要对接供应商;另一方面,新产品的定位与软件监控更加厉害,短时间内压根无法解锁,没办法破解前等于废铁一堆。
但采购2010-2015年的产品就简单多了,几乎没人管这些东西,包括定位、锁定等限制也都取消了。理由令人啼笑皆非,凡中国能国产化的大型设备,进口产品迅速解锁、解除限定、倾销以便打压。
林冠华现场用一段固有程序给大家演示了复杂曲面不锈钢件的自动加工,只见启动代码、保护罩关闭后,加工件在上面灵活转动,加工、换刀、转方向一气呵成,全程不需人工干预,只等最后成品完工即可。
陈大掌柜幽默道:"风水轮流转,轮到我们卡他们脖子了!今年我们要发布新的嵌入式芯片,一举打入国际数控机床领域,逼迫美帝、瑞士把最新机床技术交出来.…..…"
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于美国,使用穿孔纸带输入的二进制代码,只支持2轴;到1958年,穿孔纸带被取消,取而代之用磁带并依托类似打字机的输入装备。
中国计算机产业快速崛起使得键盘、嵌入式设备、软驱三件套很快可运用在新一批划时代数控机床,林冠华打算靠这个杀入高端市场并实现技术互换。就像彩电一样,中国手头如果没技术,美帝是不会把最新彩电生产线给你的,但中国有芯片和集成电路优势后,互换专利授权就能拿到最新技术。
航母、飞机、潜艇也一样,手头没有硬家伙,那万万搞不来美帝的产品,为了换你手里的导弹,华盛顿就得把中国人不会或不掌握的家伙拿出来换。包括美帝核武器地下发射井控制计算机,目前都使用中国生产的软驱和软盘,只不过谁也没想到,美帝居然能把软盘用那么久
无非技术互换前一阶段的重心在军工领域,下一阶段重心会转入民用领域。
常委们对这思路给予充分认可,中国是个大国,不能想着"一招鲜、吃遍天",而应全产业链、全工业体系发展,为补齐短板,进行适当的技术交流完全必要。
技术交流与扩散能促进双方消除误解、避免误判。
美帝看中国导弹技术和核武器演示,就得掂量下开战值不值;苏联看了中国新坦克、新飞机后,就能明白自己落后了,赶紧得去"苦练内功"、加速升级。
中国宣布裁军、莫斯科跟上后,美国也在1月份宣布“裁军"50万,甚至英法都凑热闹宣布要裁军。甭管内心真实意图是什么,甭管军费能不能削减,至少"缓和"的空气已释放出来。
中国是真裁军,当年冬天新兵入伍比老兵复员少了7万多人,还有2万多各级干部转入地方工作。他们或扩大农场经营,或进入基建工程部队,或转型管理移民拓边。
除此之外,一批军内机构、编制也进行调整,但武警人数进一步上涨,以便更有效应对内部治安与周边事态。到2月份,30万裁军的任务已完成一半多。
这种气氛和国际环境就能给中国争取更多的和平发展时间,这是相当宝贵的。
1月31日,中介小吴再次发来消息:"林总,下个月就拆了,您全搬走了么?前两天我路过那里,看快递小哥们还在忙碌地给您接发快递啊..…“快了快了....…"
林冠华打着哈哈,搪塞道,“要紧东西我都带走了,剩下零零散散的东西能拿就拿,不能拿你们处置就行。”
2月15日最后腾空日啊,千万记得啊,过腾空日政府拆迁队就进场了,到时候如果他们下手,少什么东西这边就...…”“知道知道,我不是签字画押了么?逾期后果自负!咱不能给政府添乱不是?“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林冠华就像只勤劳的田鼠,一刻不停往家里搬家当,毕竟,他要储备得不是一个冬天的食物,而是接下去至少半个世纪的储备。芯片、原料、设备、板卡、硬盘、配件、易耗.件.…如口流水般地送入404或香山基地,将其撑得满满当当.....
15日,快递正常收发;
16-17日,依然源源不断接到快递。
到了2月20日,李成栋没收到任何快递,按常理来说,外面至少还有6-7个包裹才对。21日,林冠华的账户余额已掉入20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