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优化(18)
少奇同志乐了:“哎呦,你还真在盘算怎么解放全人类?连时间节点都初步拟了个?"
"亚洲局势,已被搅和得天翻地覆;拉美的场面,也重新洗过牌了;北美和欧洲正遭受大量冲击,可能还得再等等..……
林冠华一本正经道,"严格说起来,就只剩下非洲没怎么大动干戈了,埃塞尔比亚和厄立特立里亚那点事只是边边角角,算不上大动作,埃及、阿尔及利亚也被英法压下去了,非洲整体与历史偏差极大......
既然要解放全人类,那肯定得考虑从非洲入手,包括上约体系扩容也是必然选择.....
以我个人粗显的理解,解放全人类直接从落后的殖民地、类奴隶制体系一步登天到共产主义不太可能,但哪怕先搞点资本主义甚至开明专制,我都觉得是重大胜利。
假如非洲国家在未来都能达到海得拉巴甚至巴哈王国的水平,都很了不起了...…"总理也笑了:“难度很大呦,海得拉巴那水平还真不是一般国家能赶上的。
上约36国中,要我评价,海得拉巴的国家治理水平或许可进前5,最起码前10轻轻松松。非洲大部分国家情况恐怕连摩洛、亚齐的层次都还达不到....…”
上约36个正式成员,中、法、南斯拉夫算第一档现代国家;接下去泰国、海得拉巴、乌拉圭、巴拉圭、秘鲁、锡克、伊朗算第二档准现代国家。海得拉巴在第二档里不说第二、三,哪怕派吊车尾,也算进前十了。
老总道:“偏差确实有点大,本来按历史,英法丢掉苏伊士运河后,非洲要纷纷独立,1960就是非洲独立年,现在非洲独立国家还是那么几个,加纳想独立,被英国和南非联合压下去了。"
最近10年,非洲新增独立国家只有4个,分别是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和厄立特里亚。利比亚算英法联合托管,属于原意大利殖民地的一部分,本来计划就要独立;
突尼斯和摩洛哥是美国强逼着欧洲同意独立的,特别是突尼斯,当初美国选择在运河问题上与英法对抗,不断从突尼斯渗透,英法为保住运河,忍痛同意突尼斯独立;
厄立特里亚则是中法联合解放的.....
运河稳定后,阿尔及利亚就在法国安南兵+云爆弹攻势面前稳了下来。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美国在华对抗上遭受了重创,以至于无力支持阿尔及利亚继续跳反;苏联也一样,在土耳其消耗大部分力量后,无力渗透进入非洲。这两年法国殖民地还比较稳,黄金海岸(加纳〉又闹腾起来,工党怕形成连锁反应,没像历史上那样爽快同意其独立,而坚决镇压。
南非出动地面部队,牛牛出动海空军和技术武器。
倒不是说南非愿意替英国人赴汤蹈火,实在是黄金投机风潮中受伤太严重,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必须出兵。
吸收了一批澳大利亚人后,南非武力值确实比较强,极大提高了白色居民的比重;伦敦则有样学样,把廓尔咯部队源源不断从尼泊尔拉出来,充当非洲巡警。
廓尔咯人虽没安南人那么多,但战斗力高出一个层级不止,心理素质极好,英国军官不喊停,重机枪收割加纳人头的动作绝不会停止,对云爆弹弹压的场面熟视无睹。
在中东、在远东,英法颓势有目共睹,在非洲依然蛮横得不得了。
主席叹了口气,摆摆手道:"解放全人类什么的暂时不考虑了,先把自己的事办好、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比什么都要紧,7亿,也许8亿中国人民能实现现代化、主亚化后,世界情况才会更好.……”
主席真不想谈“全人类解放"么?非也。
他很清楚,林冠华的“全人类解放"模式和他追求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胜利"根本不是一回事。
麻烦在于,7个政治局常委,即便算上他自己,目前顶多只有一个半能支持他理想中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胜利,哪怕放政治局委员中去讨论,赞同票也寥寥无几。
大家未必赞同林冠华的“解放全人类"模式,但意见分歧无疑是巨大的。非要摊开来分析毛版与林版"解放全人类"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响应者更少。
暂时看不清楚或不知该怎么具体着手的东西,还是推迟几年研究或讨论比较好。
既然主席亲自定了调子,那二五计划基调就明确了︰集中精力抓经济,聚精会神谋发展,初步完成局部工业化第一阶段目标,按局部战争设想巩固国防事态、确保国家安全。
具体到数字上,原则同意人均GDP大致再翻一番的目标约束,二五期间军费开支继续延长锁定,保持300亿美元左右的格局不变,既不增加,也不减少,通过结构调整来优化军事领域的开支导向和预算占比。
部分军队转为武警编制并转而使用行政经费属于正常,不算国防费用外溢;
与此同时,此前为掩饰国防费用超常规增长而进行了会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修饰,也会在二五计划中逐步释放、还原。从该立场看,中国裁军算得上是真裁军。
“关于财政体制,在1953年、1957年两次改革基础上,今年推动新一轮改革。”陈云介绍道,"总的来说是简政放权、增加地方收入,保持整体税赋稳中有降。”“减税原则上我是赞同的,但会不会削弱财政能力?”
任书记关切道,"最近几年都是赤字,财政收入有赔款顶着当然不愁,但我听小林的意思是赔款额已基本用完了?”林冠华点点头:“确切地说,额度消费完了,但实质没用完......
300多亿美元赔款,其中18%左右被我们套现了。套现出来的60多亿美元,一方面支付了年度工业贷款和亚洲美元部分的利息
另一些则去黑市回笼了
部分人民币,剩下用做国家主权基金投资布局与外汇储备。
包括从苏联买的160万移民配额也占用了10亿美元。
二五期间准备利用税赋优势,扩大税基,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创造更高价值。”主席愕然:“我们居然有税赋优势?”
“有....…”
陈云阐述道,"朝鲜战争前,美国企业税收和我们差不多,其企业所得税最高边际标准为38%,朝鲜战争一打,为弥补军费开支,临时将企业所得税最高额部分提高到52%;个人所得税部分提高到77%。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减少企业部分的临时加税,但个人部分只削减到了65%。
澳新战争开启,尤其《两洋法案》通过后,为弥补赤字,克拉克当局重新启动临时加税,目前美国企业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是54%,个人所得税最高是82%.……"
听这介绍,常委们一阵恍惚,忽然有点不明白谁是社会主义了。
现行税制下,中国企业需缴纳3-10%的营业税,最高为35%的企业所得税。
哪怕不算外资企业开始享受的2免3减半政策(只限于企业所得税部分,其他营业税、房地产税、印花税等等都是不免的),硬碰硬拼税率,也比美国有优势。
陈云意思是不光是美国一家,英法欧洲甚至日本,目前税率都比中国高。
只有韩国为吸引投资,制定了比中国略低点的税率。但韩国特殊情况无人能仿效,其国家安全由中美两大国担保,白善烨又极其识时务。日本虽然不用承担高额国防开支,奈何赔款绕不过去,暂时也下降不了。
《两洋法案》制定后,美国军费开支大约每年是800多亿-900亿,占比较中国为低,但也不太正常,超过了财政能力。本来可大规模发行国债,可一旦债务太多,很容易导致美元贬值。
为什么克拉克同意出售产业甚至国防设备给中国,就是为挽救经济,巩固岌岌可危的资产负债表。靠着对华大规模贸易和《两洋法案》拉动,美国很多产业才活了过来,造船业是最典型的例证。
本来按历史逻辑,1950-1960年代美国造船业就该死了,现在依然活蹦乱跳,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发展的迹象。
问题资本家胃口是一步步扩大的,和中国的生意能做,为什么不干脆去中国投资办厂呢?
在美国赚钱,54%要上缴给国税局,工人成本还高;在中国赚钱,只要给北京上缴38-40%,工人成本还...来一去,通常相差3-4成的利润!更不必说,如果产品能出口给中苏等国,那更合适不过,连关税、运费都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