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布局(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27章:布局(7)

主席道:“面对这三个问题,二五期间考虑怎么解决?”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

林冠华道,“理论上国际通行的负债率,指以政府名义负有的国内外债务相当于GDP的比例。

我们适当优化了下,改为债务部分并扣除政府持有的黄金储备、境外现金类资产和对外债权的数字后再与GDP相比较。

以此计算后,一五约束负债率目标是55%,实际大约57%出头,二五尽可能约束住,确保在60%以下。”

主席欣慰道:“这倒确实不算太多。”

总理笑了:“可不要被简单字眼蒙混过去啊,他都亲口说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些……

那只是3个百分点的事么?我们再仔细回忆下计算数据和公式分子,GDP可要做到4300亿美元啊。

换言之,哪怕保持负债率为57%不变,五年期间GDP翻一倍,债务都要继续翻一倍;额外再增长几个百分点,那说明债务增长翻一倍还有的多,比GDP

增加还要快……”

主席很吃惊,拿起纸笔快速一算:以4300亿为基础,60%负债率就说明内外债务合并口径为2600亿美元。

他吓了一大跳,埋怨道:“差点被你小子用数字游戏忽悠过去了,这确实不低啊,一年财政收入光还钱都不够,2年都很勉强……”

少奇同志笑了:“所以才说胆子要大、思想要解放……他借这么多款子,就等充分贬值呐!

如果我没猜错,里面好多钱是黄金价值35美元/盎司时借入的,现在都到45美元了。

假设运作得力,操盘迅猛,1965年把黄金搞成60美元/盎司,这不等于又减少三分之一负债么?”

陈云乐道:“比三分之一还多,不要忘了我们手里还持有近3000万盎司黄金,预计到1965年至少有6000万盎司储备,增长也蛮可观,躺着不动赚钱……”

“差点着了你的道!”主席问,“美国和苏联目前国债余额大约多少?”

“美国是公开的,6月30日刚刚发布过数据,4200亿出头……苏联缺乏类似资料,我怀疑苏联也没有合理的国债体系。”

林冠华摊手道,“苏联外债几乎等于零,就算有也是净债权,因为欧美都不借钱给他,而他借给了阿尔巴尼亚、朝鲜、印度等国家一堆款子。

上次为什么莫斯科主动豁免朝鲜2000万卢布?就因为拖的时间很长了,朝鲜也还不上,硬拖着等卢布持续贬值,莫斯科干脆豁免算了。

国内债务嘛……苏联反正也不统计,我听熟悉苏联情况的同志说也没这个逻辑概念。

上次那15年的长期国债还是货币改革时强行冻结的,正常根本没人愿意买国债,卢布天天贬值,人民群众都急着消费呢。

货币实在摆不平,就滥发纸币搞通货膨胀然后等待下一轮货币改革。

如果您还有印象,就能知道上次苏联货币改革时,说卢布和人民币1:1等价,结果人民币和美元还是2.5:1不变,卢布已变成3.5:1了,明年没准要到

4:1。

为什么米高扬和柯西金逼着国防部裁减低效机构,估计也是为扭转这态势,要不然熬不到10年推进两次货币改革,那脸就丢光了。

至于滥发纸币坐等人民币有一天金圆券化好,还是扩大借款、等美元爆炸好?

我认为是后者,我们还不能自欺欺人搞汇率双轨制,说紧盯就真要盯住。

因为汇率双轨制,柯西金上次都被迈索尔的商务次长给当面怼了一通……”

一说起这事,常委们哈哈大笑,空气里充满了快活的味道。

为什么中国负债率上升得比美国还快?

其实很好理解。

姑且不说军事层面开支,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中国大规模搞基建,诸如蒙古横贯铁路、西部铁路、南疆铁路等等,按美国资本家评估,短期内都是

不能赚钱的,但中国无一例外都上马了,这些不能产生重大效益的资产就得用国家负债来买单。

又比如大规模移民,不说交通费用和配套行政费用,单独说去苏联的人头安置费就是一大笔钱。

给苏联安置费是大约600美元/人,给当事人安置费差不多250-300美元/人,再算上中途其他费用,光移民到苏联的1800万人口就是180亿美元支出,这

是完完全全的净支出,没有收益。

苏联补充人口不说,还承接移民带来的资金,构成苏联战争消耗的一部分。

中国国内大规模移民充实边疆,前前后后差不多又是上百亿美元。

接着是转移支付的全免费教育。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小学到大学全免费,且中专、大专、大学教育还给学生发助学金的国家。

哪怕在苏联,高中教育教育依然收费,大学教育同样需要学费,不存在助学金制度而只有选择性的奖学金。

虽然中国人均教育费用低不少,但架不住人多,按1960年普及3年制初小,1970年普及6年制高小教育的规划要求,每年小学入学人数都是2500万级

的,相当于整个列强阵营的总和或者相当于全美所有在校小学生的总和。

又比如高等教育,1960年中国高考已结束,招生正紧张进行中,预计今年要招收70万以上新生(含军队院校),基于7亿人口的背景考量,似乎70万太

少;放到国际视野下考量,单年度70万招生仅次于美国的100万,苏联的84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