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布局(6)
林冠华又提供了人均GDP预测列表,一算人均,中国就苦逼了,哪怕能达到500美元,依然连TOP30都排不进去。
除传统强国,瑞典、挪威、比利时、荷兰、芬兰、捷克、西班牙等二线欧洲国家全都超过中国,连沙特也稳稳当当压在中国上面,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人家最起码800美元级别。
但这没办法,沙特属于老天爷赏饭吃,原油价格哪怕不涨,但因沙特接连发现大油田,产出量持续攀升,价稳量涨,GDP可不就得水涨船高么?
按林冠华预测,1965年,沙特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其石油产量大约能实现1.8-2亿吨/年,按每桶2.5美元计算,光这项就是30多亿美元GDP,然后
再加炼化、航运、渔业、农业、商业、建筑等其他零零星星的产业,GDP超过40亿毫无悬念。
对500多万人口的沙特而言,GDP可不就是800美元以上么?
这还是林冠华拼命把原油价格给压住的结果,如按10美元计,瞬间突破3000美元大关,妥妥属于高收入国家。
中国拼死拼活搞建设,人家躺着就能发财,且中国越发展,沙特发财概率越大,常委们感慨许久,着实羡慕不来。
“到1965年,全国人口大约8.5亿,其中5亿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户口,剩下3.5亿为城镇户口,简单计算下,城镇化率大约是41.2%,误差在1-2个百分
点,不会太多。
相对于1960年34%出头的比例,二五期间提高7个百分点.…..”
林冠华解释道,“基本上新增人口全转换为城镇户口,农业居民整体数量不变,结构调整….争取减少几百万农业户口,但对5亿基数而言,减少几百万聊
胜于无,甚至还不如把人口迁移出去立竿见影。”
总理问:“8.5亿预测中还要迁走1000万的,是吧?”
“可能不到1000万,800万左右.……”
林冠华口头补充,“往苏联迁移的人口,到今年年底大约可达到1800万以上,二五期间再迁走800万,其中95%算农业户口,对城镇化率也有提高作用。”
众人心头沉甸甸的,林冠华当时说过,如中国进入机械化农业大时代,全国50亿亩耕地大致5000万人口足够了。
5亿和5000万的差距可不是一丁半点,就算5亿也是花费无数力气、绞尽脑汁才实现的。
陈云道:“做这测算会不会太一厢情愿?苏联不同意再收800万的可能性我认为不小.……”
“但凡莫斯科有办法,他可能都不愿意收,但现在没有办法,只能靠出售移民配额拉平贸易逆差。”
林冠华道,“今年苏联农业不出意料大概是大丰收,明年就是大规模歉收,然后又连着3年慢慢爬升。
我仔细研究过苏联统计年鉴,大概率是丰收一年,接着歉收3-4年,再丰收一年……规律性比较明显,原因我也分析不出来。
除农业外,苏联在军事领域压力非常大。这次为什么突然发包60万军服/被服订单,苏方解释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但方毅及还有些同志通
过侧面打听及对代购、倒爷群体了解。
说是苏联受美国快速反应战略刺激,准备新建快速反应合成军,但财政不好承担那么大费用,米高扬和柯西金逼着国防部砍非作战机构、砍架子师、影
子师......
第一批从影子师出来的干部已有人开始投身于贸易体系甚至直接当倒爷了……”
之所以忽然大家都开始搞快速反应部队,是被平壤之春吓到了,中国国内没怎么报道,外媒铺天盖地都是7小时24分钟速通平壤的分析与复盘。
不光快速反应战略,包括38线附近那场小规模空战,几个大国也翻来倒去地研究,苏联在韩国坠毁的侦察机被美国人大卸八块带走了,有关被俘飞行员
被美方结结实实审讯了十多天,获得满意结果才放回苏方。
人是放了,飞机残骸一片也没给苏联,鬼扯被韩国农民捡走破坏了,找不到。
莫斯科气得半死又毫无办法。
华盛顿对远东和太平洋舰队的空虚有了更甚一筹的了解,逼得马利诺夫斯基想办法往远东增派力量并调整干部,这意味着在其他方面缺口更大,不管下
面有什么想法,他只能按米高扬和柯西金的要求,砍掉“累赘”瘦身并获取必要资金。
被优化的干部来华当倒爷,那可不就是什么话都往中方这里送么?甚至不用刻意打听,人家自己先叽里呱啦说一堆。
要不然一堆退役上校、中校忽然跑路做倒爷也挺奇怪,被中国怀疑是情报探子可就糟糕了。
军委没想到事情引起的连锁反应,在林冠华建议下,林、粟、聂联名打了报告,考虑筹建中国快速反应部队并编写作战大纲,不出意料是钟伟来当快速
反应部队领导,抽调悍将丁盛充当副手,有关海、空军人员抽调担任其他参谋。
空降兵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续转交王建青少将统率,依然隶属空军,但快速反应部队不属于任何军种,直属于军委管制,作战由
总参分管,其他后勤、行政由四总部直管。
中、美、苏先行,英法紧追不舍,同样在内部讨论并筹建快速反应部队,连西德也偷偷摸摸搭了架子,从中国要回了100多个顾问,名义上是服务期满
选择归国的。
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奥托·斯科尔兹内也被阿登纳当局从西班牙接回,低调就任“顾问参谋”职务。
波恩的绝密计划相当大胆:4小时!
至于4小时是突袭柏林还是突袭巴黎亦或者罗马/维也纳就语焉不详了。
林冠华觉得,如果德国人脑子没坏,那目标只能是柏林,突袭其他有可能会挨核武器,只有突袭柏林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豁免。
老总恍然大悟:“我说怎么突然选择后勤外包,然后你又在天山、新疆捣鼓纺织基地,原来这么回事……你认为莫斯科逆转不了这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