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布局(5,12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25章:布局(5,1200票加更)

单纯为入海,依托广西广或广南,也比较容易进入北部湾。

但不管进入北部湾哪个口,中南半岛与马六甲那狭长的水道一定拦在面前。

除非往南洋进行贸易,只要往欧洲、中东方向而去,肯定从印度洋通道入海更为便捷。

鉴于二战期间的经验和教训,上上下下都对这条铁路线给予极大关注,上海到昆明的线路在今年年底前将完全开通,从内江到昆明,及昆明到毛淡棉的

铁路,1961年也全线贯通。

到1962年,山南铁路网构建的西翼全部竣工,等于大陆除西藏外的所有区域全线拉通,不再存在死角。

姚依林诚恳道:“林老师很多观念非常具有启发意义,比如我以前从没将公铁联运上升到战略高度,也根本没接受过重庆可担任大陆交通中枢的概念,这

次经过林老师的强调,及上一次把朝歌树立为西洲物流中心的冲击后,终于完全理解了……”

对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众人而言,提到重庆就是大后方,相对闭塞、不便,这样的城市怎么可能当交通枢纽?

同样道理,朝歌这样的城市能当物流中心?

林冠华第一次扭转了这个观念,他认为可把长江当一条超级铁路来看待。

一列火车按现行技术,基本就是2000吨载重,3000吨已属于特别出挑了。

轮船的话,单艘3000吨货轮到重庆非常轻松,如组成驳船队,上万吨更不在话下。

抛开成本优势姑且不谈,运力相当惊人。

按此观念,目前重庆到印度洋、到北部湾、到长江口已全线贯通,一旦修完兰渝铁路,往西北、正北、东北方向奔腾而去也畅通无阻。

再把南洋、汉洲也包括进去考察地理特征,重庆之于东北球的中国国土和势力范围,不就相当于朝歌之于西洲的地位么?

超前布局集装箱革命后,作业效率极大提高,西伯利亚铁路之所以能在中国接管后迸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和这潜移默化的革命完全分不开。

资本主义国家强制推进集装箱比较缓慢,社会主义国家只要领导重视,又能找到集装箱资源,推进效率非常迅速。

苏联本来不愿意按美国的集装箱规范,非要另搞一套,但中国要求的所有集装箱尺寸已基本和美国统一,最后也被拖上了统一这条道路。

当然苏联用集装箱非常扭扭捏捏,有大量仓库、码头包括铁路货栈需要更新装备,不同于中国相对落后的场面,苏联有一套机械化运作体系,这种相对

先进反过来就成了包袱。

中国反正没有,敞开怀抱直接上新设备,包括中国码头大规模按集装箱货运格局进行改善、提升;苏联就得面对一堆旧生产体系和装备。

不升级吧,效果不好;升级吧,以前折旧还没收回,甚至折旧本身可能已被战争挪用了,到哪再找一笔钱去更新呢?

计委、交通、铁路、各机械部委负责人头都快炸了,无可奈何的米高扬和柯西金最后只能折中:对华贸易尽快采用集装箱进行调度以便加速周转,内部

调拨滞后一步,继续用老方法过渡。

他们遇到的难题和军方遇到的困难一模一样。

说好至少要用15-20年的伊尔-28轰炸机不到8年就完全落后了,偏偏还生产了那么多。

你说全部舍弃造新的吧,哪来那么多钱?

守着一堆旧货,太平无事还好,一旦真有事就是送人头给对方。

更令人绝望的是,守着旧货继续演练旧战术会造成技战术故步自封,哪怕有新装备都无法迅速发挥战斗力。

偏偏北极熊又不是韬光养晦、爱好和平的善茬,有事没事总想着出去打仗,装备落后可不就是痛苦万分么?

要没这种痛苦倒逼,马利诺夫斯基能老老实实把后勤工厂砍了节约经费以便造新飞机?

姚依林提了折中建议:提前启动兰渝铁路建设并列入二五计划重点项目,同时在整体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凸显重庆的物流中心地位并加强配套,但西北二

号通道等三五计划时期再评估有无必要,暂不行动。

林冠华反思了自己提出的观点,认为有急于求成的情绪在里面,这种因素是不健康、不理性的,和大跃进时头脑发热的情绪没什么本质区别。

最后讨论几天后,基本达成折中意见并落实最终修改。

考虑到修改计划、测算更新思路后的整体数据需要一定时间,林冠华又向常委会报告推迟几天汇报,得到了批准。

7月15日,推迟后的第一次上会稿首先面向常委会讲解,七常委收到了600多页厚的合订本,里面装着全套资料。

这次合订本不再是手工写作,而是发改委动用计算机和word体系全程打印出来并复印后提交的,这些东西全套都已国产化并开始装备核心部委了。

常委们暂时不看手里这个厚实的大部头,而盯着屏幕:林冠华这次用PPT进行讲解。

PPT将近120页,工程量浩大。

但PPT的优点是文字稿远不具备的,比如二五要修建哪些铁路,林冠华用地图标识出来,现有路线为白色、新增路线为黑色,讲一段地图上就增加一

段,看上去简洁明了、十分直观,常委们都被深深吸引了。

老总笑道:“做这玩意花了大功夫吧?”

“还好,我念书还有工作时总是搞这个,不会搞PPT,哪怕工作干再好,领导也看不见……反之,PPT搞得好,哪怕工作很一般,也能留下深刻印象。形式

主义害死人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