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布局(13)
因涉及外国专家问题,林冠华也参与了会谈。
他进一一步指出,如果东德觉得中国少数民族不太好管理,可专门安排马达加斯加和拉美人移民,或安南人也行。
苏联、法国、美国都活跃着安南人。
规矩我们明白,往苏联安置移民是付安置费的,你们愿意的话,我们就按苏联标准支付安置费,帮助这些群众尽快过上社会主义富裕生活,帮助东德同志加快建设社会主....
有一点必须提醒:柏林修墙万不可取,这不等于自我矮化、自我认输、社会主义东德对资本主义西德投降么?
你不怕的话,修什么墙啊?你看中国这有人要去美国、去英国,我们从来不反对,-律放行!
东德对此不太敢接茬,既不敢说要也不敢说不要。
最后林冠华又会同外经贸部,同意向东德多采购一批产品,承诺多输出一批热带产品给东德,尤其是可可,以前不多,现在敞开供应,价格还可优惠。
在中方劝说下,此事搁置下来,暂时维持现状不动。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高层去沟通打算封禁柏林通道、减少来华签证的消息很快被下面知道了,导致东德人口更快流失,成群结队的人蜂拥着往新鲁尔而来,生怕哪-天形势-变走不了啦。
没这个势头,沈阳设立德裔城管干什么?不就是为更好管理嘛。
东德确实对接收中国移民-阵心动,白捡600美元/人安置费实在太香了,要知道中国可是承诺先轧平逆差,剩余部分全给外汇,况且苏联都在大规模接,东德接也不会触犯红线。
但出于传统的民族骄傲,及足够的人口密度(东德面积比朝鲜小20%,人口是朝鲜近4倍),东德高层讨论后,认为还不至于此,暂时先当个备选项。
包括北航在内,东德理工科专家又多了不少,教育网项目里也有不少东德工程师。
跑去西柏林的,西德基本妥善安置,北京也劝波恩,宣传归宣传,不要太过火,一旦对面真修墙就不好玩了。
波恩点头称是,表示会继续闷声发大财。
电子邮件项目完全成功,林冠华又部署全国高校大联网的各大任务后,李强对其倡导的有关"家庭电脑"或”个人电脑”思路深感佩服。
如果邮件只能在教研室里使用,那依然很不方便,但如果邮件、论文、文字处理都能在家里通过小型终端来运行,无疑会带来极大便利。
本以为林冠华会采用在一幢楼建设一台中心机,给每家每户接入终端的方式实现;没想到他考虑给个人安排一台可独立使用并联网的电脑。
这台电脑功能可以没那么强大,但五脏六腑都需具备,他相信这产品一旦推出,必然会是革命事件,标志着计算机摆脱神秘色彩,从研究所、大型单位进入千家万户。
"这玩意您打算什么时候推出?”
“明年下半年,我估计去美国访问并参加国际I展览会,到时候公开宣布并现场接受订单,最晚最晚不要超过1962年。”
李强有点惊讶:“您要去美国?
“是啊..明年英国大选,威尔逊如能成功继任,我要去一次;顺带法国、西德都转一转...
林冠华解释道,“美国也得去一趟,联储都邀请我三次了,让我务必去华尔街演讲一次;去年克拉克总统访华,也极力邀请我访美,明年他都进入第二个任期了。
不去不行,咱们还指望从英美老板这里多借钱呢,客情关系得维护好了...
“这种微型计算机或个人电脑您考虑安排什么性能水平?定价多少?”
林冠华盘算了下:“芯片主频不少于1Mhz,8位总线,地址总线也是1Mhz,内存不少于64K、12寸显示器,鼠标、键盘、软盘驱动器都配齐,软驱至少要能支持480K。
能运行DBS、Word及即将推出的Table,还能运行常见编程语言及优化后的家用操作系统,能支持打印机,当然打印机作为选配装置,价格另算。
联网作为附加装置;
中文光靠单片机恐怕扛不住字库,还得加块芯片或扩容板卡,得,就叫汉卡吧。
基础版本售价不要超过2万美元。
李强下意识道:“2万?这可能么?1Mhz主频,说明实际运算能力在20-25万次/秒,4年前,同样水平的大型机可要卖179万美元!
“生产几十乃至上百台肯定不行,如把规模提上去呢?比如,每年卖他10万台!”
李强被震得目瞪口呆,本想说林冠华在二五期间定电子产业GDP为150-200亿美元有点夸张,真按每年10万,50年50万台,每台2万美元,这不就100亿?
“不要觉得10万台很多,这是最基本需求。你看啊,中管干部5000人,全国大学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林林总总5000人吧,人手一台就是1万需求。
全国近2000多个县,每个县算他5个下属单位,每个单位一一台,地级、省级、中央各部委、各大中型国有企业、各银行网点..你觉得要多少?”
林冠华微笑道,“以前我说中国每年要生产乃至销售20、30乃至50万台电视机,好多不人怀疑...是群众真不需要电视机么?
再问问机械部,我们小汽车怎么卖出去的?人民群众是真不需要小汽车么?”
李强咂舌道:“您要这么说,我感觉150-200亿的目标又保守了,光这东西就能卖100亿,不可能其他业务不搞吧?
林冠华哈哈大笑:“不要掉以轻心啊,售价不超过2万美元,但我们至少赚一半吧?故成本最好不能超过5000美元,考虑到运费、展览等其他乱七八糟的开支,我希望单台总成本别超过8000美
元。”
“8000?”
李强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个八度,“您开玩笑吧,咱们卖3进制那玩意都8万呐!就算卢布汇率稍微有点水,至少也7万。那玩意运算速度还不到15万次。
"同志哥啊,三进制机器一年才出几台?36台而已!
你要能卖出去3.6万台三进制,价格哪怕压到1万,同样利润巨大,只可惜没人要这么多三进制。莫斯科之所以不让生产,不也嫌弃订单少事情还多么?
无非恰好咱们其他元器件成本低,开发这玩意还有不俗利润。
再好的东西,没有量,成本威力必然释放不出来.....
三进制如后续在技术上没有进步,或元器件成本没有进一步压减可能,就会被单片机、嵌入式给彻底淘汰。
是用户喜欢三进制么?用户要的是便宜、能用的东西,他管你三进制二进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