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新篇(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51章:新篇(8)

布尔加宁的脸色阴晴不定。

他相信谢列平没对撒谎。

时代在与时俱进,平壤之春大清算是“托派"的最后亮相,然后迅速消失,换成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标签!

平壤毕竟离莫斯科太远,消息滞后,东欧早在-年半前就开始更新版本了。

当布尔加宁亲自派人或在内部警告东欧4国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动向后,东欧各国迅速行动了起来,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口号来清洗亲苏派、

就像平壤之春后被打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金首相派系,谁都知道他们什么罪状都能找到,偏偏和"资产阶级"这4个字扯不上关系。

没有归没有,架不住好用不是?

难不成还能对全朝鲜老百姓公开高层争权夺利,南日没乖乖等死而是带着坦克连拼死抵抗并造反的全内幕?

公报只说南日“采取断然措施",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朝鲜革命,可没强调是用坦克和求援电挽救的。

-旦彻底把事情彻底剖析开,岂不是金日成惩办南日是正确的?

一个外相都可以调动坦克连,能私自对大国发求援电?岂不是说明早有异心。

历史宜粗不宜细,东欧4国也不能明摆着说下面人“亲苏”而清洗,布尔加宁不是天天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挂嘴边么?那行,我们这里的亲苏派就等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可放手清洗。

20年前,谁是犹太人,由柏林根据实际需要统一定义;

20年后,谁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由东欧根据实际需要定义。

干事要巧妙,比如找点“公车私用”、“铺张浪费”、“走后门”等腐败证据,抓些工作不力的小辫子,在大会小会上批评“不听招呼”、“恣意妄为"的群体,了不起再明升暗降。

把人从掌握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的要害部]慢慢挪开,安排到最高苏维埃等类似位高权轻的职位上去。

如有人不服,那就更好。

“心怀怨望”、“妄议中央”、"抵制深化改革”、"脱离群众"的帽子就可以扣下去,接着转入第一步流程处理。理

这方面干得最好的就是匈牙利。

纳吉本人当过苏联内务部很长一段时间的线人,对有关苏联眼线体系有清醒认识,又在中国访问那么久,知道中国不搞政治运动的真谛,回去后慢慢入手,一点点调整。

尤其安德罗波夫灰溜溜回国,新来的苏联大使还摸不着头脑后,他进一步加速了洗刷刷过程。

选择性整肃也是整肃,针对性反腐也是反腐嘛!

克格勃并非死人,当然收到了线报并多次报告,但因苏联各方面形势都不好,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再加_上平壤之春受到的震撼,暂时处于无能为力的阶段。

《中朝协议》签署后,康生根据中央指令入朝帮南日“抢救干部”。

抢救原则是两条:

第一条,为金日成辩护或抵制新党中央政策的,不管什么派系,什么来头,都是资产阶级异己分子,统统打倒,砍头就不必了,一律安排去开采煤矿;

第二条,不属于金日成派系,但对目前政治局势不满,甚至希望争权夺利、反对改革的,也根据形势需要进行清洗。

尤其分田到户行动中,谁反对改革就"抢救”谁。

康生本人其实未必拥护分田到户,但他知道,分田不分田是区分特色不特色的关键,所以不敢造次,凡这些统统抢救到位,送去煤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再教育。

在朝鲜抢救过程中,也有人试图联络苏联人,希望他们出力抵制南日的“大清洗"。

-想到还在朝鲜驻扎的39集团军、快速开进的空降兵、驻扎江华岛的38集团军,再想到丢得七七八八,连像样侦察机都搞不出来的远东空军,莫斯科完全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过过嘴瘾。

这也是为什么马利诺夫斯基宁可砍掉被服厂、罐头厂也要生产Yak-28的缘由,手中没家伙,对外说话就不响!

别说东欧,连朝鲜都开始不把莫斯科放眼里了。

林冠华部署了监控和破译系统,苏联平壤大使馆的电报在李克农面前完全和透明差不多,凡找莫斯科联络的朝鲜干部名单,统统转交给南日和康生,由他决定处理不处理。

不管南日怎么想,要坐稳位置,他就必须处理。

敢于率坦克连抵抗的南日可比崔庸健之流果断得多,这些人就不能劳改了,只能是隐藏的“帝国主义间谍”、“资产阶级野心家"而被打靶。

克格勃、内务部鸡飞狗跳;拼命想找出潜伏在体系内部的间谍。

中国间谍没找到几个,英美间谍(很多是屈打成招)倒噶了不少,也算报了FBI和CIA多次清洗克格勃在美间谍网的一箭之仇。

不管什么表现形式,5国特色都有共同点:隐蔽而巧妙清洗亲苏派。

苏联国内贪腐情况确实越来越严重了,倒爷走私代购近乎已完全公开化,试图在改革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地下经济、影子经济也冒出来了。

按谢列平递交的调查报告,在莫斯科等核心城市已形成了具有网络体系的黑市,甚至发展到了电话下单、送货上门。

交易货币也不再是卢布,而开始用人民币、红美元甚至绿美元。

比如,苏联国内黄金产量不低,-般都由军队看守开采,以国家标准价格回收。

苏联价格本来就低,再加卢布汇率双轨制,使得把黄金交给国家成为一项费力不讨好的事。

于是爆发窝案:通过以支付额外加班费的方式雇佣少数民族矿工(移民来的,语言不熟)多采集黄金,在“缴足国家”后,剩余部分形成了完整交易链,被送到香港、汉城等按国际黄金牌价出

售,再把票子洗成人民币回流。

由于国家账目黄金还在,卢布数额也没发生变化,-直查不到。

暴露契机是一架偷运的运输机不幸坠毁,飞机黄金洒落地后引发克格勃关注。

谢列平目标不是反米高扬或者柯西金,他承认就因为经济不好、改革不够深入,导致卢布不够硬,不如人民币、美元好用,米柯改革多少稳定了些局势。

在黑市上,美元/人民币标价相当稳定,能随便买到东西,卢布不是说一定不收,但报价出入很大,大部分商品可以购买,特别紧俏的玩意就买不到,或者得额外加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