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新篇(1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59章:新篇(16)

"等等,中欧合作?不是中法合作?”

密特朗疑惑道,“还有其他人?你们和英国谈妥了?”

“倒不是英国。我们考虑可以在欧盟,不对,欧共体框架下合......你难道不想把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拉进来?”

密特朗苦笑:"说实话,不想。卫星是尖端科技,比利时、荷兰有的用就行啦,何必自己发射,浪费钱不是?

林冠华单刀直入:“你主要反对德国吧?

密特朗既不承认,也不反对,只默不作声。

“让我猜下你的想法...."

林冠华平静道,"运载火箭与洲际导弹在技术性能上高度相通,很容易顺着这条路线走向远程导弹,你们不愿意德国获得这种威慑能力,对么?”

“有点危险,你知道的,法国看德国就和中国看日本似的,中能放心让日本发展运载火箭么?”

"担忧很合理,这也恰好是我提议的出发点。

林冠华诚恳道,“如果法国把德国拉进这框架,波恩不但会感受到巴黎的善意,还会使有关德国导弹的研发处于受控体系下。

您非把德国强行排除在外,万德国独立搞出某些东西,法国怎么办?强行打断甚至遏制么?这会让法德关系迅速恶化。

互相谅解才是增进互信的必由之路。

实不相瞒,日本愿意和美国合作开发运载火箭也好,与中国合作也罢,我都能接受。

但日本非要强调独立研制,不允许任何人介入,那我们得上非军组蹲点核查了,鬼知道下面藏着些什么。

同样道理,如果法国决定和德国一起搞太空研究了,德国偷偷摸摸再单独设立所谓的火箭研究机构,不就是有鬼么?德国还有这么多人才么?”

密特朗怔了下,忽然觉得林冠华说的有道理。理

法国不可能在排除德国后再拦着德国不准研究火箭,更不可能派非军组去德国蹲点,法国没这么大权力,强行这么搞就会破坏法德间好不容易形成的谅解与互信。

人才短缺也是法国面临的客观困难。

法国既要折腾洲际导弹、又要折腾潜射导弹,还想搞太空研究,相关人员根本不够,德国估计也有这毛病。

中国人觉得1960年高等教育招生70万人太少,只占当年报考数的25%,绝大部分人考不上大学。

300万出头、具备高中相当学力的报考者,相对于每年近3000万新出生人口又只占10%出头。

按当前数据对比,中国每个年龄段只有不到3%的幸运儿最终能接受高等教育。

简单对比并不科学,1960年出生的人口过18年考大学时,没准招生人数会突破300万。

但哪怕仅仅70万录取规模也已相当于法国当年全部出生人口,比法德两国高等教育全部招生数都多。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毫无疑问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大学生和工程师供应基地。

法德可以吹嘘本国大学生培养质量高,但根据一般的教育规律,极少数天才可能不受人口基数影响,其他人才都呈正相关体系。

法国人才就够多么?

真够多的话,也不至于最近这几年在尖端科技领域追赶得气喘吁吁了。

“还有,您得考虑到,搞航天项目非常烧钱。

林冠华解释道,“我们刚刚制定了=五计划,3月份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我大致给您透点底:航天领域做了240亿美元预算,5年内每年要花费近50亿美元。

考虑到中国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因素,至少相当于欧美每年70亿美元的投入。”

“这么多?”

密特朗吓了一大跳,50亿相当于法国一年国防费了,如按70亿测算,就算全部国防费投进去都不够。

但法国不可能投入这么多,要不然财政和国防就摆不平了。

“我衷心建议考虑欧共体架构下的合作,以中法德为核心的中欧合作。”

林冠华诚恳道,“至于您顾虑的中德秘密协议,我可以向您澄清,真没有。布劳恩先生确实很有名,来中国工作非常突然,如果我们早有安排,那美国人目前就不是这态度。

波恩当局在这件事上帮我们承受了-定压力,他们也不想让事态复杂化、政治化、军事....

如果同意把德国放进来,那以布劳恩为首的外国团队就能顺理成章参与了。

我们要做好隔离带和防火墙....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虽然在技术上有相通之处,但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必将进一步专业化。

就像拖拉机和坦克,看上去都是履带传动,在早期似乎可混用和随意改造,发展这多年后,我想任何一一个军事家都不会简单认为拖拉机和坦克还能完全混用么。

中国导弹项目,由钱学森先生牵头负责,布劳恩等人不会参与;

中国火箭项目,布劳恩先生当总顾问。

法国也可以这样,参与合作的工程师不接触洲际导弹,我想德国人也无意通过这个手段来窃取法国洲际导弹秘密吧?

谈了两个小时,密特朗确信了三件事:

-中德关于火箭项目有默契,布劳恩是这默契的一环,要不然美国跑了德国人而大发雷霆,波恩却和没事人一样,左一句布劳恩没这么重要,右一句中德关系很重要,怎能因区区小事而不愉快

呢?

-航天项目的技术难度、预算金额大大超过他的心理预期,到底要不要上马还得深入讨论;

-在前两者为真的前提下,恐怕中欧合作还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他最后来了句:“能不能考虑在加蓬设置发射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