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新篇(1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60章:新篇(17)

美国人终于成功挤入太空竞赛的新赛道。

2月24日,在中国两会召开前10天,探险者3号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有关确切消息传来时,美国各大电视台、广播台齐刷刷临时中断正常节目,全力插播新闻,个别电视播音员播报时喜极而泣,差点当众哽咽。

再不上天真是不行的,最近几个月,中国方面凭借有关卫星仪器,源源不断通过有关学术通道向世界揭示考察内容。

原本该由美国人发现并定义的地球外围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也被中国方面率先发现,并以首次发现者、著名物理学家郑衍芬的名字命名。

按中国惯例,所有荣誉都该归属于集体而不能不恰当突出个人,可如果叫中国辐射带,名头就太大了,也不好听。

林冠华知道消息后,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项目领导者或贡献最大者的名字命名。

为打消其他人顾虑,他在中央党校授课时谈到,我们用“毛泽东思想”命名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包括毛主席在内的所有人都承认是集体智慧结晶而并非毛主席的

个人想法。

这种命名法既未抹杀集体的成绩,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其最大贡献者、总结者。

政治与哲学理论如此,自然科学领域也可以如此,应该激发我国科研工作者去不断获得这种荣誉!

有关命名最终通过并获得国际承认。

与重量不过10公斤的探险者1号相比,探险者3号要重不少,共90多公斤,重点和中国-样装了乐曲发生器,可向全世界传递《星条旗永不落》。

虽有点拾人牙慧,但对美国而言,天天听《东方红》而没有美国声音,差点把人逼疯,真成功了也就那么回事。

至于其他仪器和设备,可在接下去的4号、5号等各种卫星中负责搭载。

这次卫星发射成射功帮克大帅成功减压,--扫此前的压抑与愤懑,表示NASA将加大力度投入航天事业。

当天夜里,克大帅安然高睡,心里从未有过这么踏实。

没了布劳恩,美利坚卫星也可以上天嘛!

美国媒体一改前两天的悲观失望,又活跃起来了,故意断章取义,说目前太空中只有两颗人造卫星,话里话外讽刺苏联那颗是假的。

偏塔斯社还反驳不了。

苏联卫星2个多月前就坠毁了,其生命周期如此短暂,以至于美国人怀疑是"不合格”产品。

要不然,比你仅仅晚3天升空的中国卫星为什么还在不断发送乐曲并传输科研信号呢?

中国搞卫星成功确实也有理由,他们的卫星和火箭专家都在美国接受教育并开展前期研究,是在美国学术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苏共主席团气炸了肺又毫无办法。

在美国卫星发射成功前,苏联其实已进行了第二次人造卫星发射。

这次卫星重量比第一-次高得多,对轨道要求也高得多,属于双重提升,在来不及大改火箭参数的情况下,科罗廖夫被迫追加燃料试图提高运载能力。

结果忙中出错,也不知是技术不成熟还是生产工艺问题,火箭燃料在中途泄露并发生猛烈爆炸,连卫星带火箭被炸得粉碎。

3800多万卢布打水漂还是小事,关键当众丢了脸,现场拍摄新闻的电视台记者把火箭点火、升空、爆炸的全过程都忠实地纪录了下来。

因为爆炸太过震撼,周围人口不少,压根瞒不住。

几天后,主席团召开了紧急会议,马利诺夫斯基再次要求提高预算、增加拨款。

从中国考察回来后,他其实已提了有关要求,并明确把“5年240亿美元"的数字和盘托出,但被柯西金挡了回去。

柯西金认为刚刚给火箭部队拨过款,包括出售移民配额的8亿美元资金也一并给了军方,再加上取消4亿美元轮胎升级计划,军队已多了不少钱。

就算扣除在阿富汗新建雷吉基地的费用也还有很多,足够覆盖在全苏领土上建设有关监测站的费用。

柯西金很怀疑独立建设监测站的必要性,他认为很多地面站和国土防空军的雷达站点可以混用,这能大大节约费用。

当时大部分人都支持柯西金的意见,认为军方持续不断要钱确实有点过分了。

美国卫星上天成功,本方第二次发射失败无疑敲响了警钟:不加大氪金力度,就算起步领先,很快也会落后。

僵持不下间,伦敦及时送来助攻。

面对三大国卫星升天的局面,艾德礼坐不住了,在国会正式宣布英国将拨款5亿英镑启动航天计划,包括在索马里港口城市基斯马尤东北方30公里处新建印度洋发射场并派遣地面部队和印度洋

分舰队、观测船队予以提供保护。

不到半小时,上下两院便以最快速度通过有关议案,赞同率高达95%!

主席团众人研究了印度洋发射场位置,发现比中国银河市更靠近赤道,且周围海域更宽广,有利于一、二级火箭残骸溅落。

除此之外,谢列平又送来最新消息,说法国已派遣特使去中国探讨航天项目合作研究意向。

如不出意外,中、法、德、比、荷五国将联合启动中欧航天项目,发射场可能安排在南美洲兰陵市附近;意大利是否加入还在紧急沟通中,据说已派遣专家去兰陵附近实地考察了。

情报言辞凿凿地指出欧洲考察团去了赤道镇!

如果合适,中-欧合作机制可能在今年5月份正式签署协议,那时中国工业总监要出访欧美。

这下没人拦得住马利诺夫斯基了,他两手--摊做无奈状道:“你们看着办吧,实在不给也可以,只不过那时候我国专家跑去中国从事航天研究,你们别指责他们是叛徒就行。

中国银河基地比我们现代化多了,当我国专家在冬天为了点新鲜食品而排长队时,中国却有整个后勤团队负责提供服务,帝王蟹、东星斑、澳洲大龙虾、各类热带水果源源不断,C-909专机停

在旁边随时候命,旁边还有舰队保护...

中国普通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确实离我们差距很大,但知识分子尤其是专家级知识分子的待遇比我们高得多。

教授们人手一辆小汽车,人人都有小别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