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轰动(6)
克拉克焦躁地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踱步,心事重重,良久后问道:"总监大概什么时候能抵达白宫?”“下午3时,还有4个小时。”
办公厅主任擦了擦冷汗,这已是克拉克两天来第三次问这问题了,可以看出他心里压力极大,又赶紧补了一句:∵"所有准备工作全做好了,我保证.…克拉克微微点头,叮嘱道:"声势要隆重,安保要得力,服务要妥帖,总监现在是全美关注焦点,一举一动都在媒体关注下,你适当注意点,别让某些别有用心的记者破坏中美关系的大局。”
别有用心的记者很明显就是亲民主党媒体。
无论林冠华提出的金融创新还是高边疆,从本质上来说,都很对共和党政府尤其是克拉克本人的胃口,当然压力是免不了的。
反过来说,总监连续两次演讲都没谈意识形态分歧,没怎么批评美国政府,反而帮共和党当局站台,这必然引起民主党强有力的反弹。林冠华可以自己控制不讲,但记者采访如果给下马威,克拉克的脸就挂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如果真谈政治分歧,一个共产党领袖肯定只能对美国持有批评态度,这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虽然被人批评无伤大雅,但在目前全美焦点都集中的情况下,克拉克面临两难:
选择无动于衷,则会被本国人民认为麻木不仁;
选择强势反击,则会被中方方面认为针锋相对、咄咄逼人..
要把握好这个度,靠唱双簧不妥,必须得随机应变,克拉克打算在记者提问上下功夫,进行局部管控。
两党有分歧不要紧,不能让这种分歧破坏合作、干扰生意、耽误赚钱,现在可是共和党掌权,每一分政绩都是共和党的,民主党可肆无忌惮地随意搞破坏,共和党行么?
在火车向华盛顿奔驰时,林冠华也招来了随行译员冀朝铸面授机宜。
冀朝铸是冀朝鼎的亲弟弟,毕业于哈佛大学,朝鲜战争前回国,进了外交部担任翻译,参加过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和有关日内瓦会谈,包括后续克拉克访华,他也给总理当翻译。
“今天见面后的会晤与记者会,由你充当翻译,你翻译时要控制节奏,慢慢讲,不要着急….…”“明白。”
满口答应的冀朝铸有些惊讶,林副总理的英语在他看来足够娴熟,为什么非刻意强调慢慢讲呢?“今天正式国事拜访还有记者招待会,我主要用中文.……"...
林冠华解释道,"你翻译得慢点还能给我些思考缓冲,中和某些问题的冲击力,我们来美国是寻求友好合作、求同存异来的,不是为在言论上争个高低,更不是你死我活!”
话是这么说,下午真见面时,还有很多戏剧性对白。
克拉克夫妇提前好几分钟等在门口,林冠华夫妇下车时,还特意主动走上前迎接,这在外交礼仪中很不同寻常,充分反映了主人的重视。
克拉克打趣道:"总监虽然人还没到华盛顿,但华盛顿到处都是你的传说,那两次演讲我都在认真研读了。"研读两字,用的居然是中文。
林冠华哈哈一笑:"2年未见,总统阁下风采更胜往昔,用词都博大精深了许多,几个月前总统竞选辩论,我们安排了内部闭路电视播放,高级干部对美国大选也是重点关注,将中美关系视为国际政治的压舱石...…"
随后,白宫以政府副首脑规格鸣礼炮17响,乐队高奏中美两国国歌,并在白宫南草坪上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林冠华和克拉克并肩走过长长的红地毯,一起检阅三军仪仗队。
在检阅仪仗队后,克拉克致词,第一句话就是:“我代表美国人民欢迎你,尊敬的副总理阁下,两国关系正常化与自由贸易的发展,使中美关系又迈进了—步.....我们期望,这种正常化能帮助我们共同走向多释化的和平世界。”
随后林冠华致答词,他意味深长道:“中美政治家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倍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发展。
中美两国作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对国际局势稳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期盼通过合作、对话、沟通实现世界共同繁荣与发展.……"欢迎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会晤,克拉克忍不住问:“您提到的关于未来15-20年执行中国登月计划,是认真的么?"
“对,是认真的....…”
林冠华道,"我们有规划,启动日大概是1965-1966,大致准备花15-20年时间去实现。是不是一定能启动,需满足前置条件
就是今年春天我在全国两
会上说的分5五步走自标。
如果这目标出现延迟,那可能得延迟些....…”“NASA也提出了类似计划。”
“是嘛,那看来英雄所见略同了。”
林冠华丝毫没流露意外,反而开玩笑道,"是不是冯·卡门先生倡议的?卡门和钱学森师徒俩总有很多共同意见....
这次我带来了钱学森给卡门先生的信,不过你们放心,都是些寻常的日常问候与家庭寒暄,不涉及任何敏感内幕,希望FBI不会给他造成困扰。"卡门麾下通共案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弗兰克·马利纳。
作为卡门的得意门生,他带领一支由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推动了美国火箭的进步,而花费并不多。当第三帝国投资价值30亿美元在火箭上时,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只获得了300万美元的经费用于头一年运作。
冯·卡门被任命为主任,马利纳出任总工程师,钱学森只是其中成员之一。
二战结束后,马利纳很快被迫离开了实验室并投入了Aerojet公司,理由就是通共。
厚厚的FBI档案上清楚表明,30年代马利纳是美共洛杉矶支部的成员,里面有他1939年入党申请书的复印件,笔迹完全出自马利纳之手,且他也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推崇者。
之所以没受牢狱之苦,无非因为离开得很早,没什么确凿证据,再加美共不太有战斗力,FBI想来想去,打算放长线钓大鱼.马利纳很聪明,在Aerojet公司股票上赚到钱后,彻底转型成为艺术收藏家,再也不过问火箭事务了。
克拉克有点尴尬,旁边赫脱赶紧打圆场:“没有的事,这都过去了,钱想念老师也是人之常情,我们欢迎他回美国看...…这种话一听就敷衍,钱学森还能来美国?开玩笑!他都快配属5个贴身警卫了。
这番话彻底打开了话头,双方又扯了一通登月,林冠华道:"我也不懂登月,专家们说的,资金需要也是他们提的,我很发愁这1000多亿美元去哪里筹集,好在他们留了余地,说15-20年,平摊下来明年差不多100亿出头,我觉得完全有机会。
中国国防开支是每年300亿美元,主席说过了,为维护和平,二五期间基本不增长,还要裁军30万人,额外再匀出100多亿给航天有可能。”“中国不是还准备订购6艘核动力航母嘛....…”
“呦,这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啊?情报做得不错。”
克拉克不动声色道:“你都在船厂当面说了,那么多人,肯定能传到我们耳朵里....…”“是说了,我承认,威尔逊在考虑呢,也没那么急……”
林冠华笑道,“6艘核动力航母才多少钱?5亿美元/艘也就是30亿,十几年分摊每年才几亿,也是为海军正常更新换代,花费远不如航天,甚至可能都不如的你们的黑鸟计划......…..不对......比错了,比错了.....不如你们的企业级或尼米茨级。”
林冠华随口一提就讲到"黑鸟计划",本来还很笃定的菲克特勒顿时脸色大变。
U-2转给中国后,美国彻底停止了生产并启动了黑鸟SR-71高速侦察机研发,并比历史提前1年完成了试飞。两洋法案、航天法案等很多乱七八糟的消耗中,其实隐藏这些项目的开销。
试飞验证成功还没几个月呢,中国人又知道了?
菲克特勒感觉后槽牙都快被咬碎了。
相比之下,采用核动力的企业级与尼米茨级反而没那么敏感,美国媒体都有公开报道。
企业级第一艘已基本完成并投入海试,但成本实在太高,综合算下来高达7亿多近8亿,美国海军觉得多造点才能分摊成本,故把原来的核动力航母订单从6艘扩容到10艘。
针对首相级横空出世,尼米茨级针锋相对进行优化提升,标准排水量从7.4万余吨提高到8万,满载排水量为10.6万吨,比首相级还大一圈,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过10万满载排水量的军舰。
按照规模,企业级与尼米茨级大约是4∶6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