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变阵(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47章:变阵(6)

虽隔得老远,但通过炮队镜观察依然能看到无数道火链从多瑙河上喷薄而出,横扫两岸,看得罗杰斯眼皮子突突突的。

1200吨级护卫舰,放在真正的海军里只能算小虾米,当不起稍大点的重锤,但在多瑙河上堪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利器。

本来两个坦克师准备向后收缩靠拢岸边桥头堡,但被舰队火力这一通扫射,江边人员和物资被炸了稀巴烂,更无法立足了。

后方部队拼命向前涌,希望逃脱河面上给予的杀伤,前面部队又着急往后退,直接形成了相互踩踏与拥堵,整个阵型已完全乱套。

即便这样,苏军还得感谢匈牙利人只有3英寸速射炮而不是5英寸的。

一般只有驱逐舰会安装5英寸口径火炮,但该领域先进装备不多,可选的是美帝的MK42及牛牛基于绿色钉锤改良的海军版,但体积都十分庞大、分量不轻。

美帝MK42性能是最差的,绿色钉锤要好点,但毕竟是陆军开发的防空炮,哪怕用了部分海军技术改良,用于舰炮还是不得劲。

本来牛牛还可以基于N1/N5技术去开发127口径其他型号,结果牛牛也不知道哪里脑子轴了,非说搞4.5寸的主炮,把林冠华弄得很郁闷。

英国人手里有一堆4.5寸(114mm)的,一堆4.7寸(120mm)的,延续下去很正常。

但中国手中虽然也有英式驱逐舰但更多是美式5英寸,如贸然换成120mm,意味着大部分口径不能通用,给军队造成麻烦。

牛牛为联合开发127mm索要一大笔经费,林冠华看出来了,这是试图用中国资金帮他们顺带研发4.45/4.7/5.25三个口径的其他产品。

4个口径驱逐舰火炮用2笔经费去搞,必然严重超标。

牛牛嘴上说着“哪能呢?”,实际那点小心思一眼被看穿了。

林冠华另起炉灶,要求总装在招标中选择与意大利人合作,由奥托公司负责中意联合开发3/5英寸高速舰炮,并承诺开发合格后就订购120套炮塔。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意大利人兴高采烈接住了,这世界上能一口气能订购120套炮塔的国家一只手就能数完,反正意大利肯定不属于这行列,甚至意大利人觉得法国人也不见得能承受。

根据预定计划,开发完成的5英寸轻量级舰炮炮塔还不到38吨,和目前N1炮塔差不多重,哪怕安装在1200吨级护卫舰上也绰绰有余。

其最高射速虽从90发降低到45-60发,但5英寸舰炮的威力岂是3英寸可比的?奥托公司拍着胸保证,所有数据都按中国招标要求做,技术规范和资料全套会给中国,包括弹药与现有的美制MK12/42舰炮一律通用,降低后勤成本。

唯一要求是希望中国允许这种新舰炮成品和技术能不受限制地向北约成员国出售或授权,有关知识产权收入两家均分。

这当然没问题,中方还没霸道到这地步,自然满口答应。

英美就搬着小凳子看中意联合研发,还暗暗打算看点笑话,林冠华很清楚,后世那些舰炮,除美帝自用的MK45外,也就是奥托公司搞成了,眼下还无比牛气的皇家海军,到后来舰炮也是问奥托公司采购的。

研发缓不济急,国内授权建造的郡级导弹驱逐舰和英国一样,还是用双联装114mm口径主炮,且直接采购成品。

英国人意思很明确,你不交钱开发也行,我成品卖高点就是了。

这中方就不计较了,重要的是郡级舰体和有关整体技术,舰炮这玩意可以修改、调整的,到时候等现代化改造时再换成奥托舰炮不就行了?8艘军舰如入无人之境,将方方面面扫了一通,看着抱头鼠窜的苏军,罗杰斯忍不住问·“长····长官·你们在朝鲜战争中,是不是也是这种压迫式的室息流打法?”“朝鲜?”秦基伟沉吟道,“你参加过朝鲜战争?”“参加过。

我当时是少校,我的部队被重创了,我也受了点伤,后来去日本休养,等我恢复归队,战争已结束了。

”罗杰斯有点不好意思道,“当然我的伤和贵军没关系我··我当时在韩国军队当教官和联络员,他们跑太猛了,我没跟上,从山上一骨碌滚下来,脑袋磕到石头受了伤,养了大半年才好………“原来如此。

”秦基伟然大悟,“不过我也没法给你太多解释,老实说,朝鲜战争具体打成啥样我也是看战报、听战役分析才掌握的。

我水平不够,没轮到去朝鲜。

”罗杰斯极为惊守“水平…不够?”“是啊,你不会以为是个中国军人就参加过朝鲜战事吧?没这回事。

”基伟半真半假道,“反正都结束这么多年了,你估计也知道大致情况告诉你也无妨。

我们共集中了5个集团军优先改编,这是在全军内部选拔的,选最好的去。

我没轮到,那肯定没排进TOP5。

朝鲜战事主要由这5个集团军轮流打,我重点去了印度。

印度军队实力不强,比美国人水平差远了,不过有点比较好,他们不会像韩国人那样漫山遍野地跑,打不过就乖乖投降,我俘虏了10多万官兵呢!黑压压的漫山遍野都是。

韩国人实在跑太快了,为跑路还把沃克中将给撞死了,哎,他真是运气不好,待会我们进攻你别乱跑,务必跟紧我.…罗杰斯满头大汗,又承认秦基伟说得很正确,韩国人确实能跑。

要不是韩国人能跑,他估计就当俘虏进度假村了,那可能就是另外的故事了,没准就去参加自由军团在南美折腾了。

巡河舰队发泄完火力后,苏军陷入更进一步的混乱,紧急从后方支援过来的Mig-21和Su-11们像无头苍蝇一般乱窜,不知道该听谁指挥。

地面雷达系统稍有运作,就被风雷-3或长剑给敲掉了,而苏系战斗机雷达性能差在夜战里的弱点更加暴露无疑。

中方预警机有条不地指示F-5们不失时机地敲掉对手,为突抓鹰们创造机会。

内河舰队刚退场,突抓鹰们准时出现,他们重点对准西岸猬集的目标开火,哪里敌人抱团就往哪里冲;可怜两个坦克师的T-54,还没发挥大规模作用,就被突抓鹰那凶悍的火力在空中开了飘。

至于零星反击的地面高射机枪、小口径高射炮火力,拥有厚重装甲的突抓鹰根本不怕。

“进攻!”凌晨3时许,秦基伟下达指令“M41自行火炮营为部队撕开缺口,M42高炮放平后全面压制,4个装甲营按预定战术,将敌人分割包围,速度要快,不要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打不下来的据点按方位呼叫空中支援。

”“明白!”匈牙利第一装甲师咆哮着向指定目标扑去,听到M41/M42等名词,罗杰斯楞了下,后面反应过来这是华盛顿军援法案刚给的产品,匈牙利人这么快就用上了?这天晚上,他跟随秦基伟的指挥车,亲眼目赌装甲序列穿插包围是怎么打的。

必须承认,穿插包围是刻在每个中国军人骨子里的东西,无非用铁脚板还是铁履带来执行,而中国顾问下派到营并接管指挥权,又让秦基伟临阵指挥有了更多把握。

仅仅几个小时,2个昨天还不可一世的苏军坦克师已被匈牙利军队全线包围。

3分钟内不投降,自行火炮和对地攻击就凶猛地砸过去了。

凌晨4点半,两个坦克师编制全被打乱,2个中将师长1个阵亡,一个重伤,整支部队丧失了统一指挥,如无头苍蝇般瞎转。

更让罗杰斯心惊胆寒的是,秦基伟手头明明只有1个稍微强化过的装甲师,却干出穿插分割对手2个坦克师的效果来,一直奉命撤退的匈牙利人今夜也打疯了,叫着扑上去进攻、撕裂、压制……….凌晨5点,秦基伟认为包围圈里敌人太多,必须让人帮忙,正好原定打阻击的皮定钧没什么压力,又抽调匈牙利第一摩步师加入攻击浪潮,以后排插上方式压制突击,丝毫不给对手任何喘息时间。

匈牙利军队如水银泻地般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大量苏军坦克被自行火炮、反坦克导弹、无后坐力炮或对地扫射摧毁,真正在坦克间爆发的战斗反而很少。

匈牙利的T-54/34们则重点对付苏军炮兵和步兵。

凌晨5点半,天色还没亮···急得跳脚的苏军想方设法抽调力量准备增援西岸时,后续赶到的匈牙利炮兵旅也开始与对方对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