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变阵(5)
罗杰斯知道中方有很多美国军械航空领域也为数不少,但像B-58这样美国自己装备没几年的核心装备居然也在中国手中,依然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很奇怪是吧?别说你没想通,我也没想通,为什么要把我国先进装备交给你们。
”秦基伟笑道,“看到B-58后我就理解了,这飞机还是很漂亮的,你们也没实战过对吧?这次我们先练练手………”空军很多人也不明白为什么林冠华点名让B-58出击,这玩意中国总共才12架,有几架还被研究所严密保护起来用于专项研究准备偷拳头,实际能用的也就是8架,一下子抽调一半来作战,损失了怪心疼的。
林冠华的思路别具一格,他认为武器拿来就是要用的,旧款B-58消耗完了,再问华盛顿要新的就行。
没错,工业总监办事就这么有底气!除此之外,B-58好用的信号传递给美方后,会促使美国人进一步加大B-58装备量备并加速开发B-70。
问题在于B-58成套价格高达3500万,即便大规模批量生产也不会低于2500万,真要按林冠华的思路去办,美国还得发更多国债,让美元贬值更多、更快!但这不是都达成了目标么?军工体有了生意,中国削减了债务。
虽然秦基伟解释了,但罗杰斯还是将信将疑,几分钟后,他使用的炮队镜视野里就出现了拖着尾焰掠过天空的巡航导弹。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听到密集的飞机编队轰鸣着从自己潜伏的头顶掠过。
他疑惑地指指头顶:“这是?”“舰载机·主要是携带导弹的G4/G5攻击机,他们将负责压制并摧毁雷达系统。
你知道的,现在正是苏联人雷达体系火力全开的时候,黑夜里,那些高射炮、地空导弹阵地没雷达指引全是瞎子。
”罗杰斯猛然醒悟,中方在的里亚斯特港口附近还停留着3艘航母组成的编队,据说有部分舰载机还转移到了陆地上,从刚才飞机飞过的方向来判断,确实没错。
炮镜里出现了苏联防空体系快速开火的场面,各种各样的高射炮、地空导弹快速升空,试图把那些飞行的巡航导弹打下来,要支持这种快速精准的定位,非依赖雷达体系不可。
“敌人火力全开,正是摧毁他们的时候。
”罗杰斯下意识点头,随后,头顶的G4/G5们,开始发射机翼下的导弹:风雷-3反辐射导弹。
负责执行压制任务的攻击机每架分别携带了2枚反辐射导弹、3枚对地攻击导弹,2枚空空导弹,将7个挂架用得满满当当。
副油箱就不需要挂载,从的里亚斯特到战区只有300多公里,不到400公里路程,对航程普遍在2000公里以上的G4/G5攻击机而言,完全足够。
反辐射导弹并非中国首创,美帝此时也拥有了百舌鸟。
不过美帝的百舌鸟还属于初始版本,存在三个重要缺陷:一是频率比较单一,美国需要事先搜集对手频率再配发针对性引导头,雷达体系越复杂,导引头越多,型号就越乱;相比之下,中国风雷-3采用宽频设计,虽然还有4套导引头,但比美国几十套的导引头配备要强不少。
二是导引头并不能万向旋转,视野固定且受相当大的限制,百舌鸟需在探测到前对准敌方雷达。
风雷-3针对该问题进行优化,使其获得更宽广的覆盖与接收范围。
三是百色鸟缺之弹上目标内存,一旦目标雷达接收告警选择关机,导弹没法储存目标纪录就会失去跟踪。
风雷-3安装了中国自己研发的内存模块,在定住信号后立即形成建议,哪怕对手突然关机也会顺着既定路线飞下去。
毕竟内存模块这玩意本身就是中国率先发明的。
反辐射导弹再牛逼,首先也得有雷达频率给你捕捉才行,B-58释放巡航导弹,及大批飞机扑过去,就是引诱对手雷达体系全面开机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长剑导弹,其实也基于反辐射系统,但接收器原理很简单,定位相当模糊,是依靠概率覆盖而不是精确打击作战的。
风雷-3目的性很明确,对一般电台信号根本不为所动,重点针对苏联雷达体系下手硬攻击。
在行动前,林冠华还担心苏联会有很多雷达体系是自己所不知道的,真打起来才明白,雷达频率变化不多,可见苏联在电子领域的选代速度很慢,完全正中风雷-3下怀。
爆炸声此起彼伏,反辐射导弹速度高达2.5马赫,动作比B-58发射的巡航导弹速度快得多,一片片砸向多瑙河两岸的苏军雷达体系,使对方雷达站、雷达车纷纷哑火,发射的导弹和高射炮如同喝醉了酒的醉汉一样,毫无精准度。
这时候,B-58发射的巡航导弹到位了,根据激光引导头给予的目标指引,精准地朝浮桥和两侧砸去。
浮桥很快被炸断,包两岸的设备和人员也一起被炸上了天。
着敌军人仰马翻、雷达大部分被摧毁的局面,攻击群根据预先圈定的目标,释放对地导弹进行攻击。
重点打击那些已基本确定的高射炮兵阵地、地面炮兵阵地、指挥部乃至导弹阵地。
毕竟,摧毁雷达不等于摧毁实际作战能力,还得靠硬杀伤才能完美实现。
听上去步骤非常多,实际上总共用的时间不到14分钟,多瑙河两岸已炸成一片火海。
1944年苏联英雄,二战时担任近卫第11坦克军军长,眼下负责指挥6个装甲师并担任匈牙利装甲集群的最高指挥官、阿马扎斯普·哈恰图罗维奇·巴巴贾尼扬装甲兵大将得知全面遇到空袭且4座浮桥均被炸断后,也大惊失色。
一方面命令各部队全力反击,一方面命令已过河的2个坦克师赶紧回缩,固守待援,拍发紧急电报给后方,要求空军和防空军立即投入作战,目前光靠地面防空体系已根本拦不住敌军空袭。
目前架势不像匈牙利部队能打出的进攻,他有两个判断:一是驻扎意大利的美国空军突然参战了;二是停留在的里亚斯特的中国舰载机集群参战了。
不管哪一种都急需援兵不得不说,他的判断基本还是精准的,但应对措施显然于事无补。
两个坦克师本来正在浩浩荡荡向前推进、进攻,忽然收到回缩、撤退的命令,顿时乱成一团,营连级干部无所适从,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假情报。
不就是后方遇到了点空袭么?你们自己应对啊,为什么让我们回转,我们又不是防空部队,还是好不容易才过的河。
等听说4座浮桥全部被炸断,本方在浮桥上的兵力全部损失,后续增援也过不来时,两个坦克兵中将终于慌了:没有支援、没有后勤,光靠过河那点储备,不出3天就全玩完!别说敌人空袭这么厉害,就算什么空袭也没有,搭建浮桥也得费很大力气。
乱哄哄的坦克师开始回转,拼命准备固守桥头堡。
眼看对面苏军已乱成一团,罗杰斯问“长官……我们的坦克部队是不是马上要进攻了?”“不不不,还早,还早……”秦基伟看了看手表,“联合舰队马上要杀过来封锁河面。
罗杰斯感觉牙齿在上下打架:“联…………联合舰队?”“上约联合舰队…秦基伟不动声色地加了前缀,笑道,“其实就只有多瑙河内河舰队,地中海护航舰队又进不了多瑙河,不过叫上约联合舰队场面就大些,对吧?”打完后,突抓鹰们再负责洗一次地,彻底压住那些漏网之鱼,最后才轮到我们上!”“突抓鹰?”“对,就是突抓鹰对地攻击机,没见过?”“知道…………·知道…………·想起来了。
”“想起来就好。
”秦基伟幽默道,“上级交代,我的任务就是带着第一装甲师,等熊快死了去拥最后一刀………··既要把熊杀死,还不能让血溅到自己身上。
匈牙利人少,经不起大规模战争损失,要换我自己部队,早就杀出去了。
按现在这样打,我充其量只能捡点残羹冷炙而已,功劳全是海空军的,啥时候轮到我升上将啊?”罗杰斯本想说这样难道不好么,海空军把事情都办了,陆军最后出面收拾下残局,既有功劳又无风险。
但秦基伟说的啥时候升上将又刺激了他,对啊,那样打的话,保险是保险了,功劳真的太少,难怪自己距这么多年还是个上校,人家都是上将了。
果不其然,40来分钟后,多瑙河舰队出现了,2般1200吨级的大连级护卫舰一马当先,带着身后护卫舰和导弹艇猛烈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