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变阵(17,21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58章:变阵(17,2100票加更)

众人相互对望一眼,确实提不出太多反对意见来。

既然中国已派兵并取得前期胜利,那只能有进无退了,一旦保不住匈牙利,整个上约体系都会遭受重创。

中国确实不想大打出手,但在北极熊不肯退让且听不懂人话的前提下,只能加大力量、增加剂量。

总算林冠华炒黄金、炒农产品十分成功,金价从45美元/益司拉高到80美元,狠狠赚了一波,最关键的是以黄金计价的债务居然还打折了。

如果金价突破90美元/益司,岂不等于外债直接打对折?这么比起来,打仗花的那点钱无足轻重,更别说美帝第二批3.2亿美元军援也到位了,中国想要航空燃油、重油都不用自己花钱,直接在意大利找美国人补给并从账单里划扣就行。

克拉克更没意见,加点油、补点炸弹才几个钱?联手坐庄不好么?让中国出面持续打仗不好么?他都想借机把黄金炒到100美元以上去!那样幕府基金能赚30亿以上,亲幕府的华尔街资本也能大捞特捞。

至于反着做而亏空赔本的资本,大大方方吃掉就行,谁家资本主义金融市场不跳楼几个银行家啊?等价格足够高,多单出净了再反手做空,再让美联储恢复黄金兑换就行。

45美元/益司肯定回不去了,回60还是64还是68,既要看时机,也要看最高点位,更重要的是彼此商量。

主席狠狠抽了两口烟道:“就这么定吧,不撞南墙不回头,打疼就好了!早点打疼,他们能早点改革,我们也少花点钱.……大家一致通过了该建议,具体怎么打,取决于前线指挥员的战术部署。

彭真又问起了国家金银对外出售的情况,在他看来,林冠华一边在国际上拉动黄金价格,另一方面又在国内出售贵金属,会不会加重负担并导致走私?“走私完全有可能,但只要价格合理,量应该大不了……”林冠华解释道,“一般情况而言,中央犯不着抛售金银回笼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既未绑定强制兑换义务,也不与金银价值挂钩。

但如果想要人民币地位更稳固、更有购买力和价值,就必须接受人民人币可购买金银的客观现实。

其他国家接受并愿意使用人民币,不是因为人民币看起来更时,或者有什么东西锚定,而是相信依靠人民币能换到足够多的东西………不光是金银,很多用美元贷款购买的产品也接受其他人用人民币向我们转购买。

霍查同志额外索要了1亿人民币记账货币,因为他认为人民币足够进行支付了……….这次战事结束,不管苏联怎么想,经互会基本会名存实亡,我在设想用人民币替代卢布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统一结算货币,这是另一项收益。

依托上约体系我们获得了太多利益,要确保继续拥有,既要展现出足够的军事实力,又要确保货币供应稳定、有序、购买力充沛。

光有武力,没有合适且匹配的货币和经济体系,下场就是另一个卢布。

另外我和陈云同志也在商议,等匈牙利战事结束,由中国国际开发银行向匈牙利提供一笔重建贷款,帮助其恢复国民经济总的来说,在GDP增幅近18%的前提下,释放出了34.7%的M2,很多货币是凭空印刷出来,最后体现在国内CPI上只增长了3.1%,庞大的应用和储备市场进行了稀释。

我们目前争夺的其实是卢布存量市场,如莫斯科再不加快改革,其经济循环会出现很大问题,可能损失远比打败仗来得更大。

”少奇同志好奇道:“比如说?”“经济规模会持续菱缩,本来按预计,1964年中国与苏联持平,完成二五计划后,苏联GDP是中国的85-88%,如果苏联再这么瞎整,那就不是1964的概念,今年中国就能反超。

为抹平阿尔巴尼亚的欠债,还在正常交易,但苏联往远东输送的物资已大幅度减少,甚至火车车皮也出现缩减..林冠华淡淡道,“假设逆差抹平后卡断对苏贸易输出,他要么只能交出金银储备作为逆差调节,要么只能减少国内商品供应,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群众就要排长队了。

战争本身消耗不了多少东西,但带来的恐慌会使得货币周转和商品流通出现极大问题。

苏联地下经济和寡头资本已在疯狂流出,卢布汇率双轨制更加剧了内在冲突,南洋、海南的海滨别墅销售额,最近几个月暴涨,甚至北京、上海、天津也多了很多苏联居民购买商品房,充分说明他们对匈牙利战役的不利情况非常清楚…………”在中国各大城市,保障房只限本国民众购买,但商品房尤其高档商品房对外开放,只要缴纳有关税收便可合法持有。

以前苏联最爱海滨别墅,随着中国商品房市场慢慢兴起,一户建也得到了极大青。

这部分资本流出最终变成中国顺差的一部分,局部工业化城市也获得了充裕的市政建设资金。

林冠华推进的很多策略让主席心态十分复杂。

上约、华约争夺主导权,既是为了面子,也是为利益:推销圈子、扩大池子、多发票子…………·没有战争带来的债务积累与资本膨胀,就撑不起庞大的工业化体系。

与此同时,林冠华主持与阿尔巴尼亚签订的条款,让他五味杂陈。

保税区、自贸区、特别关税区、军事基地、驻军权、自由居住等眼花缭乱的名字总让他想起某些不好的印象,表面上还驳斥不了。

中国也有保税区、自贸区和特别关税区,也有工业区。

这玩意看着像租借和租借地,又不能直接划等号,毕竟租界当事国是没有行政和司法主权的,而这些都不一样。

非说毫无区别,那为什么非要签订协议并维持驻军呢?说明林冠华本质上对阿尔巴尼亚当局和霍查并不信任,更不相信所谓的社会主义理念。

这次打算给匈牙利提供战后重建贷款,是不是也算资本输出和金融控制呢?主席觉得脑子很乱。

越国际化,越加速发展,越发觉得原来设想的那一套“同志+兄弟”难搞。

反过来说,你让主席承认苏联搞得那套体系合适,或者说,中国历史上搞的那套体系是合适的,他也不愿味着良心表态。

主席抓住了林冠华说的要点,沉声道:“你考虑对莫斯科实施经济制裁?”林冠华否认:“没这必要··不过施加些压力,让他们加快原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与输出,及在其他领域承认某些既定事实倒是可行。

制裁本质是把双刃剑,刚开始很难过,一旦抗住并适应了,可能就没什么威力了。

对苏联来说,真面临制裁,无非就是生活用品短缺,老百姓重回缺吃少穿的年代,但再难过也不会比卫国战争时期困难。

好不容易获得了苏联的大市场在制裁就会拱手退出,还会全面恶化两国关系,故而我不建议制裁,用更好的办法可获得更大回报!”主席觉得这策略比较稳妥,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一码归一码。

当中央下定决心继续给莫斯科当头棒喝时,马利诺夫斯基安顿好了国防部的局面,最后去见了布尔加宁。

“我要去匈牙利亲自指挥了,国防部工作也交代了让戈尔什科夫同志负责,您还有什么要特别交代的么?”布尔加宁看着他,百感交集,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从牙关里挤出一句:“希望你多用脑子,不要再给我、再给这个国家添乱了。

”马利诺夫斯基点点头,认认真真敬了个礼,低声道:“我傍晚7点半走,可能再也回不了莫斯科啦,您能来车站送送我么?”布尔加宁很皱眉,看着对方热切的眼神,最后心一软,点头道:“好!傍晚我来给您送行………”马利诺夫斯基告辞后,布尔加宁站在窗户边,看着对方的汽车疾驰而去,神情寂廖。

听说他亲自去给国防部长送行,心腹们乃至卫队长急坏了,纷纷劝阻,甚至还有人露骨道:“总书记同志,您不该亲涉险地,我们没把握推断国防部长阁下会做出何等不理智的行为来…”“他要不理智,我也就解脱了。

”布尔加宁叹息道,“去吧,我还比较了解他,他不会造反的,也不会分裂军队和国家的···他只不过因连续受挫而控制不住情绪,17年前也差不多……………“但是………布尔加宁挥挥手,意思不用说了准备车队和卫兵,到时候他准时去送行。

谢列平很快知道马利诺夫斯基要去前线,奇怪的是坐火车而不是飞机走将情况汇报给米高扬后,悄悄道:“要不要?”米高扬摇摇头:“算了,放过他这一次吧,其他方面做好应变准备就行;如果他聪明,今后就不要再回来了!”19:25,身着大衣的布尔加宁提前5分钟出现在了火车站。

“我就知道您会来的···虽然当了总书记,但您还是我认识的那位元帅。

”马利诺夫斯基硬咽道,“您真不需要我做些什么嘛?”“当然有啊,指挥稳妥点啊,不要莽撞,我希望你能和17年前一样,胜利归来!”“其他没了么?”布尔加宁困惑道:“其他?”马利诺夫斯基压低声音:“比如铲除国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土壤,对主席团进行充分改组,让更正确的意见...”“住口!”布尔加宁勃然大怒,“这是你该想、该说的事么?”“是不该说,所有责任我一力承担,错的反正都是我!”“混蛋,你怎么不去死?”“哗”地一下,马利诺夫斯基从腰间掏出手枪,警卫们大孩,但下一秒他的动作更震住了其他人。

马利诺夫斯基把手枪顶在太阳穴上,嘟道:“想让我死也不是不行,您现在亲口说一句,我马上执行!”“你瞎胡闹什么!”布尔加宁上前一步,用两只手把手枪赶紧移开、取下,责怪道,“枪会走火,参军第一天就该知道的。

好好琢磨打仗吧,政治水太深,不是军人能随便介入的。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当总书记,更未想过为能当总书记而不择手段,官不当就不当了呗,斯大林时代早结束了,没人想再次回到大清洗的年代·元帅怎么了?元帅也不能开历史倒车!好好活着回来,再给主席团做个深刻检讨,我会帮你说话,上次的事就这么算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