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爆裂(3)
聂帅道:“从整体来看,第一种方案似乎最好,但也有变成夹生饭的隐患…………·这种方案还希望调用快反部队,目前存在不确定性。”从中国到欧洲,航空行程相隔万里,哪怕调用战略运输编队输送,在最初72小时内也只能送出一个团大约3000人左右编制。这最初的3000人中还要抽调1-2干用于罗马尼亚防线给王宝增援,等于3天内给邓华和杨得志增援不会超过一个营。
需要第4-5天才能扩容到一个团7天也就是144个小时后才能勉强达成一个师。这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基础上,中间稍有疏漏,就可能顶不住。
故而林彪和杨得志的观念基本一致,先打4天阻击。4天后,包围圈里苏军会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快反部队援兵也该到了,那就比较好扯,否则全寄托在快反增援上,万一赶不及,满盘皆输。主席没直接表态,而问其他人有什么看法?众人意见大致也差不多,这三种方案基本上把所有可能性都囊括了。主席点点头,又问林冠华:“你有什么想法?”“你们说,如果我们放任苏军解围兵团破开德布勒森包围圈并接应上被围兵力后,他会立即撤退么?”众人愣了下,下意识思考起这个问题背后的用意来。如果苏军打算就地固守,那没问题,快反部队到位后马上可重新包围如苏军打算撤退,因对方兵力不少,撤退也不可能轻易实现,可衔尾追杀并再吃掉部分,本方损失能降低到最低;
也不排除新可能:苏军解围后士气大振,国防部逼着解围后的兵团再次推进,要求其解除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包围圈里被困的守军甚至还考虑反杀。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围点打援的课题。
“2天也好,4-5天也罢,急切之间,包围圈里这10万苏军肯定吃不完被困部队知道有解围兵力来后,防御力和士气会跟上一层楼,这也是陈同志力主先吃援军的思路,吃了援军,断了包围圈守军的念想,有利于更快解决他们.……林冠华道,“我是这么想的,如苏军要跑,那衔尾追杀一阵,再吃掉2-3万也差不多了,等把南部两个包围圈解决,匈牙利战事基本告一段落了。
按我对主席团的理解,真解围成功,绝不会这么干脆退军,而会想着继续深入来解救其他部队两者概率,我个人观点是20%:70%,还有10%的概率,我认为既不是撤退,也不是前进,而专注于寻找我军邓华-杨勇兵团主力进攻。我们思考问题,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看,而要代入苏共主席团的视野..….苏联很明显知道匈牙利战事已彻底失败了,现在挣扎无非是为能挽回面子,让一个国防部长、元帅深陷包围圈,无论最终是投降、被俘还是自杀,都是对苏联声誉的沉重打击,故而………”这话一说,现场讨论就热闹起来了。总理问:“确信马利诺夫斯基在包围圈里?凯奇凯梅特方向有机场可用么?”
“确实在,匈牙利人派出的谈判特使见到他了,至于机场是有一个,不过,被炸得一团糟,且空军在连续不断使用火攻,想从机场脱身绝非易事…………”“火攻?”少奇同志愣了下,“谁下的命令?”“美国李梅上将给的建议,燃烧弹也全是美国人提供的………·作战命令是纳吉亲自下达的,到今天为止已投放了1.2万吨燃烧弹,全从意大利调过来的,为保障前线需要,还把德国、法国甚至英国的库存炸弹、燃烧弹陆续调集过来,不过弹药都是二战时的旧库存。前线一共248架B-29,有146架参与了火攻;一共127架B-47,有7成参与了火攻;铁托和意大利也拿到了一批美军一手退役的B-45,同样在向包围圈里的苏军投放类似弹药。”聂帅顿了顿,“纳吉表示,哪怕把凯奇凯梅特夷为平地,也要把苏军全消灭干净!
马利诺夫斯基当初是布达佩斯战役的苏军最高指挥官,城破后对平民的军纪很糟糕,匈牙利人恨之入骨,急于消灭而后快。
杨得志同志深知这因素,故在作战部署时特意让匈牙利人为主力负责围歼。”
总理愣了:“意大利也参战了?”“对外名义志愿者……16架B-45,12架G-91….·不过都涂了匈牙利或南斯拉夫标识。其实不光南斯拉夫,连阿尔巴尼亚也参战了,霍查抽出20多架飞机,伪装成南斯拉夫番号,在罗马尼亚边境痛打苏军突围部队呢。”任书记道:“德国志愿者不多吧?“多………·怎么不多?”
聂帅一摊手,“王宝魔下800勇士,中国人才200多,德国老兵占一半以上:围困马利诺夫斯基的匈牙利部队中,有4000多名德国老兵,很多甚至就是布达佩斯战役的幸存者!
他们是最近三个月里陆陆续续到匈牙利的,很多人甚至持有的是旅游签证!
西德官方暂时没介入,德国人都以私人名义加入,只有地面部队,名头叫布达佩斯老同志营,番号1-9。别看年纪普遍在40岁上下,那战斗力可比一般匈牙利新动员部队强得多也猛得多,很多人甚至适应2天就能开缴获的苏联坦克上阵。德国志愿兵只在匈牙利阵营,南斯拉夫这边没有,其实铁托也知道,但只能装没看见。
我猜德国官方肯定知情,无非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主席重重叹了口气,想说些什么,又不知该怎么说。
常委们一脸苦笑,苏联目前在舆论上成了过街老鼠,所谓布达佩斯老同志营,里面好多是前武装党卫军,那不是赤裸裸的讽刺么?
话题重新回到刚才这3个方案上来,主席慨然道:“夹生就夹生,夹生也得把他吃下去…………
最后的机会还是要给一点的,打几天阻击,看情况许可放他解围,看他怎么选,选完后,落子无悔………….这和解放战争还不一样,我们不是要以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为最大目标,我们只需要把他赶出匈牙利,我们稍微后退一点,争取更好的包围圈位置、争取更多的后备力量增援,减少本方损失,都是可以的。如果他们还是意识不到这一点,那就只能坚决、干净地加以消灭!”几个元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领悟了主席的意思:让自己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最后再给苏联一次选择机会。
仔细想也有道理,这是为保护匈牙利,不是为入侵苏联,更不是为消灭苏军。
把苏军全慰干净了,对全球战略而言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思想很快统一,方案最终变成击两天,消灭部分对手,如感觉压力比较,大,松开包围圈并稍微往后靠,看苏军怎么选再决定下一步动作。杨得志接受了这方案,这方案从他的角度而言更简单、更轻松,消灭干净敌人办不到,衔尾追杀、礼送出境还办不到么?散会散时,陈悄悄问林冠华:“你是不是压根不看好苏联解围后会撤军?主席所谓再选一次还是一厢情愿?”林冠华笑笑:“其实你心里早已有答案了,问我不过是让自己不那么失落罢了………甚至,主席可能也有了初步答
案。”“哎…·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怎么就变成这个鬼样子了呢?”陈伤感地上了汽车,感觉如同当年看穿了常凯申的真面目一般。正如大家估计得那样,解围兵团抵达战场并跨过国境线后,确实对包围圈苏军的士气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抵抗变得日益顽强而凶猛。同时也激发了南、匈两国的愤怒,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照明弹、各类弹药都不要钱敬开了用,南、匈两国干脆保持照明弹持续发,射,把黑夜也照耀得如同白昼,不分白天黑夜拼命攻击。在李梅、艾布拉姆斯等人授意下,美联社等西方媒体记者,大量拍摄有关战地照片和视频,作为将来回国销账的重要依据。打成这么猛,你就说弹药消耗大不大,销账合不合理吧?
包围圈里苏军虽顽强抵抗,但雅库鲍夫斯基的进军并不顺利,或者说,从天一放亮就开始遭罪了。
空军和防空军承诺给的140架支援飞机只稀稀拉拉抵达了30多架,对面涌来的上约联军飞机何止140?几乎每时每刻都有飞机在头顶盘旋。
30多架Mig-21和Su-11没撑住多久就败下阵来,部队劈头盖脸地遭到了打,击,令苏军郁闷的是,对方攻击机的导,弹要么瞄准师属自行高射炮群猛烈开火,要么瞄准指挥部持续攻击。后来明白,对方拥有能反辐射的高科技导弹,要想规避只有两条路:干扰或关机。
干扰压根不起作用,甚至干扰机本身也被炸毁:关机的话,对部队指挥就会陷入困难,通信系统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短暂开机。
步兵们基本安然无,但坦克、自行火炮和自行高射炮等技术装备却遭到前所未有的针对性打击。
中午时分,先头部队突进到距离德布勒森还有35公里的地方,报告被守军拦住去路,尝试攻击了两次都无力突破。
雅库鲍夫斯基希望德布勒森守军能里应外合接应自己,结果被报告丧失攻击能力,最多只能守城;
又发电报给塔西克,让他率部赶紧北上汇合,对方答复更让他震惊:敌军主力在进攻自己,他和德布勒森之间还隔着一层部队,根本突不过去。
“他们不在同一包围圈么?怎么感觉给我被分割两地似的?”参谋们面面相靓,只能继续打电报联系,损失多辆指挥车后才明白8字型包围圈的原委,塔西克的3万兵力和包围圈里的5万兵力被穿插后分割在互不连通的两处。
“什么?只有3万兵力了?前天他还报告有4万多近5万人的”
“损失了……”在今天上午这顿猛攻下,包围圈苏军从8.8万变成堪堪8万出头,大部分压力由更南的塔西克集群承接。突围不成、接应也不靠谱,气急败坏的雅库鲍夫斯基让近卫第7坦克师正面强攻狙击阵地,并催问扎哈罗夫答应给自己的剩下2万多人和其他空中支援什么时候能到。扎哈罗夫回复2个摩步师正在利沃夫接受补给,预计今夜可出发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