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爆裂(9)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06章:爆裂(9)

卡拉汉回来后,威尔逊心腹,和林冠华同岁、曾担任过中英联合小组英方负责人,现任贸易大臣的罗伊·詹金斯接替了后续工作,他认为现在出售中东石油份额是危险的,会过分削弱英国石油的地位。

开发北海他倒乐见其成,这不但有助于巩固英国在OPUC组织中的地位,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更能确保英国本土能源安全。

开发北海油气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多国配合,比如开采出来的原油如何上岸就是个大问题。

他建议由英国、荷兰、挪威等一同合作并面向国际市场融资,理论上说中国参与其中也没问题,毕竟中石油都持有美国西方石油股份,而西方石油既有美国本土的天然气基地,又有沙特、墨西哥、巴西等地的油田。

卖核动力航母给中国太敏感了,但卖油气资源或技术给中国,谁都不当回事,英法早就获利丰厚,连美国都想分一杯羹。

中国与日本不同,其领土控制范围内有的是油气,制裁并不可取,贸易才能赚钱。

再说了中国是OPUC组织的支柱制裁中国等于砍支柱,谁也不会这么傻。

欧美知道中苏间关于油气资源协作还没谈妥,认为必须抢在那个大盘子定下来前获得更大份额。

“我个人赞同联合开发并把中国拉进来。”

休·盖茨克道:“这有助于解决我们迫在眉睫的金融问题。除此之外,在北海勘探资源也便于明确《海洋公约》条款内容,免得冰岛这种国家将来再浑水摸鱼。

退一万步说,即便勘探失败,至少还能赚一笔勘探费不是?”二战时,冰岛是丹麦的领土。

大不列颠为本国利益,利用和美国联合驻军机会,唆使冰岛脱离丹麦独立。

本以为独立后冰岛会感恩戴德,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冰岛转头去抱更粗的大腿:美国。

这有点不能忍,但开战不合适,英国只承认它有3海里领海权,限制冰岛渔业发展,扼杀他的经济潜力。

结果挪威为争取渔业资源,要求领海扩大到4海里,两国口水战打到1951年,最终国际法院支持了挪威的主张。冰岛跟风要4海里权利,英国不干,一系列冲突发生。但在美国支持下,冰岛如愿以偿。

与此同时,中国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英美一开始也不太乐意,但中法海战、朝鲜战争结束后,12海里就形成规矩。

挪威这时候不跟了,冰岛再次跟上,说我也是12海里,严禁你们来我这捕捞鳕鱼。

这把牛牛气得吹胡子瞪眼,好几次两边要玩碰碰船,总算考虑到冰岛有美国撑腰,而中国12海里又明晃晃在面前,伦敦再次捏着鼻子认了。

这事还没完,南美一批国家闹出索要200海里领海的事,还说是按美国人确定原则行事。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开始审视技术发展对海洋事务尤其是对大陆架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海洋渔业的影响。

杜鲁门于1945年9月28日发布两份公告,就大陆架和海洋渔业保护区问题宣示了美国的政策立场。

《杜鲁门公告》宣布,位于公海之下、但邻接美国海岸的大陆架海底和底土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美国对其享有管辖权和控制权,但大陆架上覆水域的公海性质及其自由与无障碍航行的权利并不受到任何影响。

关于公海区域渔业保护区问题,《杜鲁门公告》宣布,基于保护公海渔业资源并防止过度捕捞的考量,美国将在邻接美国的公海区海域建立渔业保护区,以便管理由美国人独自开发的特定区域的所有渔业活动;

在由美国公民和其他国家公民共同从事合法渔业活动的区域,美国愿同其他国家订立协定并建立渔业区,联合管理相关渔业活动。

《杜鲁门公告》同时表示,美国将承认其他国家在邻近其海岸的公海区域建立渔业保护区的权利。

拉美国家觉得美国办法太麻烦,搞什么分级分类管理多碍事啊,咱直接定200海里领海得了!

美国贯彻了双重标准:一方面不支持南美的200海里主张,一方面又暗示冰岛可以跟上。

冰岛抢先划出了50海里领海试探牛牛的底线并随时准备扩大到200海里。

总算艾德礼棋高一着,直接把英属圭亚那卖给中国,放中国进南美,还放任中国在南美做大对抗华盛顿。

到西洲确定版图时,华盛顿再也不敢喊200海里了,这真会把自己坑进去:西洲再向北延伸200海里还得了?

中国也不想支持200海里,那样范围太大,对中国这样志在全球的国家也不利,林冠华火速提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畴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签署《海洋公约》。

意思领海最宽不能超过12海里,12海里以内你们随意;专属经济区不能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所有资源归属管理国民用船只可在报备后进入领海常规航线航行:其他船只和航空器(含军用),可在专属经济区内自由活动。这折中了欧美各派要求,又不算完全依照《杜鲁门公告》内涵,本质是把后世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做了适当修正后拿上来用。

南美战事后,美国对南美部分国家控制程度加深,使他们也不敢再坚持必须200海里了。

智利和阿根廷以前都是200海里跳得最欢的国家,一场战争打下来元气大伤,现在不敢嘴硬。

英国本有所保留,但休·盖茨克认为,假设北海真有可观油气,那伦敦得,抓紧批准这专属经济区范围,要不然北海这玩意便充公了。

威尔逊从善如流,一面让卡拉汉去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接洽借入黄金,另一方面安排詹金斯去北京深谈联合开发,让总监赶紧“慷慨解囊”。

3月27日,苏军休整一天重组并补充物资:上约联军也重组防线,进一步压缩塔西克部。

听到北路苏军援兵来势凶,纳吉、铁托担心顶不住,不但加码进攻,还咬牙各从包围圈抽出一个师北上增援。

毕竟包围圈苏军已電一息,可抽调力量增援。

两人意见高度一致,北路部队必须挡住苏军南下,等两家把包围圈内敌人解决掉!

3月28-29日,雅库鲍夫斯基继续率部猛攻8字包围圈第二条阻击线,于30日凌晨成功解围并接应到塔西克部。

塔西克所部虽还有4个师番号,却只剩下1万多人,所有技术装备丧失始尽,少将以上高级将领阵亡超过一半。空中损失也不小,3天里,防空军和空军又损失了近170架飞机。

除故障趴窝,一架能飞的Tu-22都没了;Tu-16/95又损失了30多架,目前全国Tu-95只剩下27架,17架是海军的巡逻机,空军那10架中还有7架存在问题;

新造的Mig-23送上来多少被打掉都少,能保持完好的始终超不过24架。

按此标准看,雅库鲍夫斯基索要的400架飞机其实基本也满足了,无非分成一周时间给,陆陆续续添油到战场上并快速损耗尽。

克格勃通过内线截获了中国从英国“增订”700台各式发动机的额外要求,元帅团面色大变。

在这3天里,扎哈罗夫继续给雅库鲍夫斯基拼了3万多人的补充力量,具体包括:一3个二线动员、不满员的空降兵师近2万人,按普通摩步师补给一线;一从2个二线动员、不满员的坦克师中抽出可用的坦克团和摩步团,加上2000多名前一阶段伤愈复出的官兵,共计1.4万余人和400多辆坦克(三分之二是新生产、三分之一修复)交给前线。

8字包围圈最开始有8.8万人,完全解围后只剩下了4万多,5万不到;解围兵团8万余人,在进攻中损失将近半,还有4万多人。

两者合计9万人,加上这波3万多人补充,又恢复到12万人编制。

人头有这么多,较真起来的番号高达19个师又4个旅,哪怕雅库鲍夫斯基进行紧急重组,依然混乱异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