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爆裂(10)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07章:爆裂(10)

1962年4月2日凌晨,天气果然如气象预报揭示得那样,整个匈牙利平原开始下起雨来。

指挥部队南下猛攻第三道防线的雅库鲍夫斯基元帅地看了看天色,忧心;已被解救出来、合兵一处并担任参谋长的塔西克上将,同样愁容满面。这时候下雨,哪怕只是场中雨都不是好事,预示东欧平原最令机械化部队犯的翻浆期马上要到了。

从温度、时间来说,确实差不多到了翻浆期边缘。

只不过大家还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希望能再拖延几天,希望能击穿第三道防线后再迎来翻浆期。

琢磨许久,雅库鲍夫斯基断然道:“给部队3天时间,72小时如果还击穿不了这道防线,我就撤军!”

“撤军?”塔西克满脸震惊,“国防部没下令啊。”

雅库鲍夫斯基认真解释:“对,撤退!不管有没有国防部命令,我都会下达撤军令。

你也知道,敌人并未受到本质伤害,他们甚至带走了阵亡者遗体和全部伤员,说明他们解除包围圈、撤退都很宽裕的。

敌人物资和装备也非常宽裕,他们毫不犹豫炸掉了带不走的装备和物资,一点都不愿意留给我们。

坦克部队一定也告诉了您真相T-54/55面对敌人的Z-59是什么情况?

对方不但可在运动中开火,且1800米外就能精准命中我们,而T-54摸到1000米都很难击穿对手正面装甲。

确实,中国Z-59很贵,听说每辆要上百万美元,都快赶上先进战斗机价格了,比我们贵好多。

但便宜的T-54/55有用么?除欺负步兵,敢正面装甲对决么?还不是要靠T-62/64顶上,问题是,我有多少T-62/64?

连同最新送来的这批,只剩下区区74辆,还有三分之一时不时要趴窝。

翻浆期到了,我怕所有机械化部队全陷在这里,到时候救不了马利诺夫斯基不说,自己都得完蛋…………·国内已组织不起第二支部队来救我们了。

扎哈罗夫元帅为给我凑兵力,最开始是一个军一个军选,接着是一个师一个师选,再后来是一个团一个团选,接下去恐怕只有一个营一个营选啦………

塔西克道:“我个人赞同您的策略,只不过政治影响和您的前途·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政治影响?”

雅库鲍夫斯基瞪圆眼睛,“全军覆灭的政治影响不更大么?至于我的前途无所谓了,这么多同志牺牲,给我换了个元帅,难道为了当中央委员,再让更多人白白栖牲?

马利诺夫斯基这蠢货就是不懂这些道理,害死了自己,害惨了你们!”

听他破口大骂马利诺夫斯基,塔西克也不敢帮着辩驳,在包围圈里他想明白了很多,意识到马利诺夫斯基很多方案充满了一厢情愿的粗糙和鲁莽,17年前也因这种特质导致布达佩斯战役的惨重损失。

不过,雅库鲍夫斯基的决心下得已晚了。

在中雨慢慢转小雨的时刻,中方空降兵已完成了登机准备,静候出发指令。

凌晨2时雨势转小后,空降集群就从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各机场出发了,为他们提供战区保护的是整整179架各型号战斗机、电战机和预警机。

3月31日榜晚,中方第五批补充兵力已全速抵达,仅用27个小时就将全速完成有关准备。

与此同时,海面上8个航母战斗群陆续做好了全甲板出击准备,打算天一亮就支援前线,提供战场遮蔽服务;

在发罗拉、托布鲁克、的里亚斯特等各大基地,480余架各型号战略轰炸机、攻击机也在有条不紊地补充弹药燃油,执行最后的出击检查。

今天作战命令很明确,战斗打响后,保持全空域不间断制空权、对地攻击梯队全力对敌输出,24小时内完成包围圈合拢!

4点钟,雨渐止,中国快反部队第一空降旅6000余人余,已抵达指定位置陆续空降。

空降地距匈牙利-乌克兰国境线只有不到35公里,已在雅库鲍夫斯基元帅所部身后,目标很明确:直接截断后路,断绝乌克兰方向给予的增援和一切补给。

在空降兵建立阵地后,王宝将率领空中突击队在天亮后给予进一步增援!

漫天伞花落下来前,乌克兰一侧的雷达、交通和指挥系统,已被50多架攻击机轮番空袭,电战机也施加了强大,干扰,使苏军对战场判断出现真空。

等6000多空降兵全落下,大批运输机返航之际,雅库鲍夫斯基和扎哈罗

夫才知道解围兵团后路被断、边界附近全被中方控制了起来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借着夜色和雨幕掩护,邓华和杨勇指挥部队秘密调整了部署,将大量坦克、自行火箭炮连、搭载步兵的装甲车、自行火炮转移到两肋主要突击方向。

在此前长达一周的不断退却中,苏军都把进攻方向首先放在构筑狙击阵地的匈牙利步兵身上,未向两翼快速展开。

也不一定是完全忽视,只不过是因为雅库鲍夫斯基手中装甲力量不足,顾得了正面就顾不了侧翼,只能如此。

邓华和杨勇也没着急去打对手的反击,而是从容不迫把他们往前放,放手让他们与德布勒森的守军汇合,放手让他们与塔西克部汇合,还放手让他们在德布勒森进行休整和补给,甚至知道苏军进行战场重组也没太多干涉。

这就使雅库鲍夫斯基等人认为,上约联军损失也不小,要不然,按苏军习惯,只要还能坚持,绝不可能主动解开包围圈放任对手合流,更别说还给对手补给机会,这压根不符合常理。

主席是最失望的,他给苏军最后的考虑机会,换来莫斯科步步紧逼与雅库鲍夫斯基火线提升为元帅的消息。

这还有什么好说呢?

以至于最后一次军委联席作战会议,他都不愿意参加了,只交代了一句话“既然都来了,那就都别走”

考虑到中国最新目标是把全部军队都吃掉,那放任对手合流并中途补给也不算什么,就当给对手一点甜头吧。

雅库鲍夫斯基回过神来当机立断!前面猛攻的部队收束脚步:一赶紧组织2个同为空降兵为主的摩步师后队改前队去打通退路;-要求扎哈罗夫再抽调部队夹攻边境,没这条补给线,不出3天,他的兵团物资就会告而陷入困境。

问题是扎哈罗夫手里没兵了,而两个不满员的空降兵师,撞上的不仅是中国空降兵,还有空中的绝对武力和两侧迁回两个重装营。

501营1连连长彭国江上尉一马当先,驾驶着那辆已涂成土黄色装甲涂彩的111号座车、带领5辆Z-59率先冲出了阵地,咆哮着向苏军驶去,在他左右两翼是其他Z-59坦克组成的突击组。

在各突击组后面,是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部队们,为最大限度地达成突然性,邓华连炮火准备都没有上,直接让装甲部队扑了出去。

匈牙利平原经典的辽阔平坦,几乎没什么障碍物,只有些树林和丘陵略微可以掩护一下部队行踪,这种战斗高度依赖机动能力,也是翻浆期如此令人挠头的缘故。

现在空中全是中国飞机,可提供充分的对手动向。

中国装甲力量像重骑兵编队一样追逐、开炮,击毁对方,在后路缺少可靠防御工事前提下,如果没坦克担任防卫中坚力量,有再多普通士兵也束手无策。

坦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战斗成败,今天这优势显然属于中方,两个重装营拥有100多辆Z-59和近乎同样数量的自行火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