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翰旋(1, 15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24章:翰旋(1, 1500票加更)

17年前布达佩斯战役指挥官、本次匈牙利战事最高指挥官兼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死了,死时怒眼圆睁、心有不甘,凯奇凯梅特包围圈里的苏军哭声一片。

听到马利诺夫斯基自杀身亡的消息,前线督战的纳吉等人也愣了,他们想过对方可能会负隅顽抗,不惜让最后7000余人跟着殉葬,万没想到是如此后果。

纳吉对苏军的恨意减少了不少,叹气道:“人都死了,也算了,给他找口好点的棺材,多放冰块,好好保存遗体并尽快送回莫斯科。”得知最高指挥官身亡,包围圈里的7000余名苏军失魂落魄地放下手中武器,向匈牙利人指定地点集中并等待转运。

匈牙利士兵也知道了对方主帅身亡的消息,要报复的心态减少了不少,基本按三方协议维持着最后体面。凯奇凯梅特包围圈放下武器后,南斯拉夫包围圈里那6000多人也随即放下武器,他们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最后放下武器的是德布勒森包围圈的苏军,得知马利诺夫斯基自杀身亡的消息,虽然平时一个劲骂他是“蠢货”“害死了大家”,但此时的雅库鲍夫斯基同样放声大哭。

为这场战役,苏军搭上40多万人马,不惜把最精锐的的空降军当成摩步师用,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既没有胜利,更没有体面,还得放下武器徒手撤退,要不然将被持续绞杀。

在林冠华建议空军全面绞杀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分昼夜出动,几乎搬空了意大利方向美国全部库存并倾泻到苏军头上。

德布勒森包围圈算剩余人员最多的,也不过只有5万多人,连6万都不到,而原本足足有近20个师级部队的番号。

不但第一线动员兵力、补充兵力增援兵力都打空,乃至去年年底动员的新兵也投入了绞肉机而无法自拔。

哪怕雅库鲍夫斯基再心有不甘,也得忍厚负重去交涉有关撤退事宜。无论杨勇还是邓华都没羞辱他,反而觉得他打得很不错,要不是兵力不足以及拼凑迹象太明显,说不定第三道防线就被他冲开了。

双方就苏军如何撤退达成了一致意见,中方将尽快修复铁路线把苏军送走,在此之前可先用卡车让人把阵亡者遗体和伤员送走。

交涉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拉科西政权处置。说句实在话,无论中方还是苏军,看得起拉科西的人确实没有,但雅库鲍夫斯基职责所在,不能无条件把他交给匈牙利人。拉科西苦苦哀求让他去莫斯科苟延残喘的请求也是不可能接受的,这会影响接下去的政治谈判,没必要平白无故再恶心人了。雅库鲍夫斯基让手下人去劝拉科西自杀寻求体面,马利诺夫斯基都自杀了,你有什么理由不自杀?从上午拖到下午,拉科西哼哼唧唧还是不愿意,实在没办法,雅库鲍夫斯基让几个匈牙利警察帮拉科西自杀,强迫他把手枪顶在脑门上并按着他的手扣动扳机。

一阵脑浆飞溅也算处理完了,看到拉科西的遗体,雅库鲍夫斯基不无厌恶道:“你既然这么怕死,就不应该掺和这种事!”匈方验明正身并汇报给了纳吉,事情也算办完办了。

匈牙利战场接近尾声,德国战场激战正,格列齐科元帅指挥东德集群高速回援,试图帮东德稳住阵脚,但显然没什么用,20多万西德大军已堵住了苏军退路。双方在萨克森州猛烈交手,苏军唯一的优势是捷克方面不再大规模开火,只逐一收复被苏军、东德军侵占的地盘并把他们赶出本国。杜布切克等人重回布拉格,并把战争当中鑫鑫欲动的胡萨克派系投进监狱。

西德空军倾巢出动:东德空军除极少数人驾机逃亡波兰,几乎全员就地反正加入对苏军的攻击。

美国虽未直接参战,但在菲克特勒和李梅安排下,最新仿制的精确制导导弹全交给了阿登纳,但钱不能少算,阿登纳现在也顾不上这么多了,用了再说。

从4月6日下午到4月8日傍晚,苏德对攻,最终因空军实力不行,格列齐科败下阵来,损失超过5万余人,加上在捷克境内损失的2万余人,苏军累计损失超过8万,几乎占东德集群40%的起始兵力。若非波兰、捷克境内的原驻守苏军帮忙,东德集群几乎丧失进攻能力。

德军损失3万余,因有东德部队反正就地补充,防卫军总兵力不降反升!还多出5万多人。

得知苏联内部变动,核战争不可能爆发后,西德上下信心大增,曼施坦因、曼陀菲尔等全冲到一线靠前指挥!试图围歼东德集群。

格列齐科发现了风险,在4月8日夜间率领余部度过易北河,退守勃兰登堡州。

后方的比留佐夫、扎哈罗夫的任务变成了尽快增援苏德前线,手头有什么兵力全填充过去,整个波兰方向都是络绎不绝的军列。

莫斯科希望波兰参战,但哥穆尔卡态度强硬地拒绝了有关要求,表示同意借道已是波兰最后的底线了,否则波兰宣布退出华约。现在莫斯科底气不足,不敢硬来,只能憧憧然接受。4月9日,新周一,远东市场重新开盘。

虽然苏联和上约战事即将告一段落、核战争未爆发削减了风险偏好,但苏德大规模战争依然让市场高烧不退,黄金继续上涨,直破160,达到了168的高位。

10点半时,行情稍有回落,平仓盘较多。林冠华有条不紊地减持大量多单,但他知道事情远没结束。英镑一度被人打到2.5的地位,但在11点时开始放量,不但把堆积的头寸全部吃掉,且一举拉高到2.6的水平。

不用说,克拉克承诺牛牛的60亿贷款正在陆续到位,掌握内幕消息的华尔街亲幕府财团赶紧下场调换方向。

给多少美元是克拉克控制的,不会给太快,明面理由是银行系统无法支持大规模转账,实际要牛牛支持西德继续作战并不断进行布局。没办法的伦敦只能按美国要求,把后勤物资和部分装备送给阿登纳,让他能维持进攻能力并编组新部队。

总动员令下达后,西德军队从40万很快扩容到80万,但有20万军队存在武器缺口,美国一时半会运不了这么多,德国军工生产能力也不行,只能让英法意全面提供。

好在东德人民军反正再加接收一大堆东德军工业,开始三班倒加急生产并调度。于是就出现了东德Mig-21大战苏联Mig-21,德军手持AK-47大战苏军的场面。

加急生产的东德工人都获得了西德政府颁发的特别加班费,热情还比较高,美泰、欧泰与各大航空公司不分昼夜给西德运输物资,甚至西班牙、葡萄、瑞典牙的库存军火也送去西德。

阿登纳想得很清楚,接收东德有一大堆国有资产,只要打赢,基本就亏不了;再说统一机会稍纵即逝,还能在乎烧钱不烧钱?

不但克拉克任期的账目全部洗干净了,就连杜鲁门时代遗留下来的烂账也全部洗得清清爽爽,国内军工体开足马力生产。以空军装备为例,F-4现在是美军主流装备,F-102、F-104全部落后了,都可以给西德!在菲克特勒暗示下,艾哈德亲赴士耳其,劝说土方进攻保加利亚收复失地、牵扯苏军,并表示,如西德能顺利统一,一旦将来苏联进攻土耳其,德国将为士耳其两肋插刀,组成攻守同盟。

如果苏联不下场,那德国也不会强行要求土耳其去主动进攻苏联,可先收复保加利亚失地,德国承诺继续有效。

这对土耳其而言是不大不小的诱惑,核战争风险美国已帮大家扛下来了,部署在土耳其境内的中导也投向了苏联,虽然整个过程和土耳其没半毛钱关系,但土方内部欢愉一片。

土耳其答应3天后发动进攻并尽快动员,艾哈德毫不犹豫地签署了德土攻守同盟密约,至于要不要议会审议也不管了,先这么办了再说,阿登纳已多次强调:紧急时刻执行军管,说白了就是独裁。

4月9日下午,苏联召开紧急中央全会,追认主席团有关人事变动结果。

萨布罗夫以新任总书记身份亮相并讲话,他批评了布尔加宁对社会主义阵营关系的不恰当处理,对军队波拿巴主义抬头的漠视和放纵,但又基本肯定布尔加宁过去几年来深化改革的成果。

他认为主要矛盾是因为改革不够深入而导致的,主席团下一阶段工作就是在保卫卫国战争成果的同时,加快改革、把存在问题的领域都改掉。会议正式任命戈尔什科夫为新任国防部长,这是苏联第一个由海军元帅担任的国防部长职位,当然他的任务并不轻松,米高扬已有交代:局部动员,抽调并重组兵力,砍掉剩余的全部架子师!

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让架子师全部恢复并充填到一线,毕竟都局部动员,一线部队都拼光了,从匈牙利战场返回的那7万多部队短期内也上不了战场。那50多个架子师再不恢复并调用,苏联真可能顶不住。布尔加宁的新职务是全苏总工会主席(正部级),并依然保留了中央委员头衔。

布尔加宁本人并未参加这次会议,他出现在火车站,迎接第一批送回来的阵亡将士遗体和重伤员,当然,最重要的是迎接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的灵枢。

得知马利诺夫斯基自杀身亡,整个主席团情绪十分复杂。

一方面这对大家而言都是解脱,很多人尤其害怕他死在匈牙利人手中;

另一方面,元帅兼国防部长身亡教训太惨痛了,主席团感觉喘不过气来。当马利诺夫斯基的灵枢被抬下来时,布尔加宁扑到上面,放声大哭,在多位元帅劝解下才慢慢松开。秘书和随从都有点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就因马利诺夫斯基的愚蠢和鲁莽才断送了布尔加宁的总书记之路。总书记不记恨他、愿意亲自迎接他的灵枢都算宽宏大量了,为什么这么伤心?

“你们不懂……不懂…”

布尔加宁情绪低落,眼圈红红的“他再愚蠢,执行的也是我的命令,不是因为我当总书记他才服从我…………没人支持的话,当什么总书记呢?他是有点蠢,但忠诚和血性无可替代。”众人确实没听懂,都到这一步了只能尽可能宽慰伤心欲绝的前任总书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