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斡旋(10,24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33章:斡旋(10,2400票加更)

听到这消息,特色阵营首脑们表情非常复杂。

从积极面说,西德搞分田到户,和特色系源出一脉,倒能对得上号;

从抽象面说,资本主义西德给东德农民分田而德共拒绝,那在可预见的将来,东西德统━必成大势,就算战后保留德共,有此经历在先也蹦跳不起来,无法继续再呼风唤雨了。

插曲只持续一会,众人热议的还是善后方案。

初步商议有关会议在北京召开,时间大约是4月28-30日,签署协议后,5月1日各国首脑共同在劳动节上亮相,算修补社会主义阵营的裂痕。

就算实质裂痕无法修补,面子上至少要粉饰下。

纳吉和杜布切克肯定不放弃索赔,苏联实在不给,也算了;

铁托大方地表示,已有了足够战利品,剩下军费开支就不找上约报销了,南斯拉夫自己承担;

霍查当众人面表示要和各国搞好关系,还特意和铁托干了一杯酒,毕竟以前没少跟着斯大林对铁托恶语相向。

斯大林都死了9年了,苏联甚至换第5个总书记了,还有啥想不开的?

再怎么说,阿尔巴尼亚都只有南斯拉夫和希腊两个邻国,不搞好睦邻关系肯定不妥当。

铁托眼下正有志于当巴尔干领袖,自然要有宽宏大量的态度,乐呵呵接受了。

当初苏南冲突发生时,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没少站在苏联一边恶语相向过,这次算相逢一笑泯恩仇。

对这几个国家首脑而言,当初交恶都不是他们当权,相对铁托的资历都是晚辈,说几句好话也就过去了。

大家最后又聊起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的事。

总理表示中国会牵头上投行提供开发贷款,年息2.5%,到期后各国以人民币或美元归还均可,在上投行资本项目下给各国提供融资额度,同意他们至少可用其中一半额度自由进口有关设备、技术和物资。

这里所谓的自由指不限于中方,而是中国把自己获得的,基于美国、英国、欧洲等给中国的工业授信额度拿出来帮助众人。

比如匈牙利可问美国买设备,以美元记账,到时候美元归中国担保后归还,匈牙利拿不出美元也不要紧,给中国人民币就行。

这是政治局讨论后确定下来的。

目前中国还处于成套设备大规模进口阶段,无法输出,至少重工业设备基本没法输出,由中国提供担保和融资渠道帮他们从欧美采购,能有效降低各国成本。

总理希望东欧在上约体系内与其他国家加强交流和贸易,以人民币结算方式互通有无。

各国跃跃欲试,东欧工业国相对于欧美老牌工业国还比较欠缺,但对上约那一堆农业国有很大优势,在上约架构体系里,由中国提供担保和人民币结算,再加普遍的关税减免和相互开放市场,基本能混得不错。

至于中国工业化起来后会不会和大家争夺市场、加强内卷,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一层。

中国领土毕竟太大了,既有局部工业化先进地带,又有西洲这样离农业国都还差一点的落后地区,普遍认为空间很大。

中国从不像苏联那么霸道,规定各国必须生产什么什么,只能发展什么产业,中国主打自由,愿意发展什么就搞什么,中国最多出于产业协调、避免恶性竞争的角度给建议。

中国要做全工业体系和门类,东欧各国都不可能做到这点,错位竞争是最好的。

上次承接从苏联转移的军工项目,东欧各国相互彼此合作,各拿一个而不是人人复制一套,极大减轻了负担。

真要人人都发展独立国防工业,代价就太沉重了,连捷克这样在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发达工业国都不敢做这个梦。

觥筹交错,宾主尽欢,第二天各自回国。

总理的专机刚抵达北京,甚至还没来得及倒时差,就收到两条消息并紧急参加政治局常委会。

一是苏德又在东德交手一场,面对德军钳形攻势和土改法案,苏军再次败下阵来,伤亡近4万人,全面退守柏林和波兰通道,德军损失1.3万,双方战损比已拉大到1:3以上。

苏军又从后方得到了7个架子师紧急动员起来的简编师增援,补充兵力6万人,总兵力还在继续上升。

第二条是土、保大打出手,包括苏联驻扎在保加利亚的最后一点航空兵和地面部队也出手了,没招架住土耳其进攻,苏、保联军合计损失2万余人,土耳其损失1万多人。

苏军目前主要用兵方向在东德,除从外高加索搞点增援外,暂时派不出任何援兵,保加利亚局势十分危险。

保加利亚人口800万出头,不到土耳其的三分之一,军队总数虽有14万多人,比匈牙利当初还高,但面对拥有百万之众的土耳其人,显然不是对手。

苏军唯—做的是把库存的落后军备给了保加利亚一批,让他们准备游击战,等东德方向稳定后再救援。

保加利亚慌成一团,紧急拜访中国大使朱其文,秘密提出加入上约并请上约派兵援助的申请,并承诺保加利亚愿意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本来这条比较简单,连总理都以为会援引匈牙利、捷克成例而进口操办,但在讨论时,林冠华出乎意料表示反对。

总理纳闷了,问道:“上约扩容不是你一直的主张么?为什么保加利亚申请加入反而不赞同呢?“

“从理论上说,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但实际上,大国和小国之间绝对不平等.....

阿尔巴尼亚和德国就不对等,保加利亚和苏联之间更不对等......这是客观事实,除非想彻底恶化与苏联关系,否则,真不建议目前吸纳保加利亚进上约。”

主席微微颌首,示意林冠华继续讲下去。

“第一,保加利亚与苏联的关系和其他东欧国家与苏联的关系完全不同,哪怕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也从未对苏作战,理由是保、苏同文同宗,不想和苏联为敌,战后保加利亚转投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对其清算也最少。”

林冠华解释道,“但要注意一个上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吴、齐二教授也不敢深入讲的话题。

斯大林派季米特洛夫这样的共产国际领导人回国领导保加利亚,是希望把保加利亚完全纳入苏联体系甚至成为加盟共和国,季米特洛夫对此阳奉阴违,反而与铁托一起策划巴尔干联邦。

1949年,苏南交恶后,季米特洛夫在苏联突然去世,享年67岁,疑点重重。

把保加利亚吸纳进入上约并把苏联势力赶走,对莫斯科而言,相当于最后一个盟友被我们撬走,将来免不了遭对方极端仇视,我们的理解是给莫斯科帮忙,但主席团可不会这么想,只会觉得你乘人之危。”

众皆愕然,仔细分析还真是这回事。

“第二,保加利亚是非常典型的苏联体系,苏联执行斯大林主义,他也是;苏联搞布尔加宁改革,他亦步亦趋.......就没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因。

保加利亚工人经常去苏联打工,这是东欧各国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保共现在着急,口无遮拦说要走特色社会主义,那意味着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彻底变成孤家寡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