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斡旋(14)
“先让他安顿下来,再具体沟通到底出了什么事。”总理皱眉道,“吊唁那几天哥穆尔卡也来了,关系瞅着也正常啊,怎么闹这出?”
“他说完全是莫斯科的阴谋。”
少奇解释道,“那段时间,罗科索夫斯基不在莫斯科,安德罗波夫以加强有关苏联军队纪律管理工作名义去了华沙;最重要的是,克格勃新任主席谢米恰斯内也不在。
现在想起来这就是彻头彻尾阴谋,当然,他并不认为罗科索夫斯基责任最大,究竟是他有意为之还是不得已奉命而为,目前还看不透。
从罗科索夫斯基命令警卫营长放跑哥穆尔卡还把他安顿到大使馆的动作来看,似乎格外网开一面了。
但安排到大使馆这件事可能还有阴谋,似乎在进一步激化我们与莫斯科之间的矛盾。”
“主席知道么,他什么表示?”
“弼时同志刚和他打电话沟通了,主席本人在你走后也乘专列去西北地区考察了。”
少奇同志道,“等你飞机落地,我们先开碰头会,讨论下立场再发声.......总的来说,这件事我们做不了什么,哥穆尔卡同志暂时让他在大使馆待着吧,哪儿也别去,务必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挂断电话,彭真在旁边幽幽道:“可真是轮循环啊。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主义,哥穆尔卡在波兹南事件后借机上台,第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把罗科索夫斯基赶出波兰政治局并送回苏联;
6年后,罗科索夫斯基卷土重来,又把哥穆尔卡搞了下来,总算起码体面做到了。
他礼送罗科索夫斯基出境时,还送了勋章和一堆荣誉称号;
罗科索夫斯基把他拉下来,礼送到大使馆避难,我估计人身安全大概没问题..…”
王稼祥想了半天,最后挤出一句:“苏德得大打了,波兰也得下场,德波边境恐怕保不住了。
本来波恩就不是很情愿承认东部边境,是因为我们反复劝说,再加哥穆尔卡默认只让苏联过境、不参与才答应下来的,罗科索夫斯基上台必然撕破这层默契。”
总理苦苦思索:“不是说波兰上下很反感莫斯科操纵政局么?怎么罗科索夫斯基一下子就成呢?这不科学啊。就算安德罗波夫和谢米恰斯内带了内务部兵力也不可能压倒波兰军队啊?”
“这就说不好了,要不然让罗科索夫斯基出面干啥呢?“彭真抨击道,“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主席团对布尔加宁有一点评价完全正确.......纵容了波拿巴主义抬头和恣意妄为,一个苏联元帅,哪怕他是波兰人,当过波兰政治局委员,有什么资格搞军事政变推翻党的书记?”
哥穆尔卡的分析基本靠谱,整件事就是元帅团酝酿,主席团默许及内务部亲自操作下完成的。
谢米恰斯内是明面串联人物,安德罗波夫是实际穿线搭桥的人物,罗科索夫斯基只是最后抬上去的领袖。
罗科索夫斯基本人本能地抗拒这件事,但架不住主席团十来个元帅到他这来沟通,尤其布尔加宁死后的遗嘱对他更是沉甸甸的压力。
葛罗米柯其实没怎么撒谎,布尔加宁遗嘱上确实没太多直接针对中国的内容,但其他内容更劲爆。
布尔加宁抨击了内部不团结;
抨击华约和经互会体系的软弱;
抨击社会上下对卫国战争成果捍卫的不力以及背叛。元帅团就拿这点来逼迫罗科索夫斯基,意思上次大战你也打了,你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毕生成果完全丧失,让国家被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四面包围?
再说波兰和苏联是有条约的,规定要遏制纳粹复活与德国复兴,现在西德咄咄逼人,波兰按兵不动,甚至还想脱离华约投靠中国修正主义集团,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你作为波兰人,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么?一点都不想改变么?
罗科索夫斯基一句话也反驳不了。
哥穆尔卡也忽视了民族情绪,他以为自己只要答应不插手就能换取德国对德波边界的承认,但波兰国内民族情绪不这么看,认为这是德国人的权宜之计,历史已多次证明了这—点。
波兰既反苏又反德,在这种局面下,反苏情绪下调,反德情绪强烈上涨,这就动摇了哥穆尔卡走中间道路的可能。
最火上浇油的当然是"东德占据东普鲁士"方案,方案一公布,波兰的情绪万分激动,害怕被苏德再次瓜分的恐惧变成压倒一切的情绪。
不能说波兰人一触即跳,在历史上波兰多次被德俄联合瓜分,最近一次过去还不到20年。
假设莫斯科真准备抛弃走特色路线的波兰,非要在波兰版图内部扶持更听话、更俯首帖耳的东德,波兰怎么办?
这基本标志着哥穆尔卡走中间道路的破产。
在安德罗波夫和谢米恰斯内煽动下,站在苏联一边对纳粹复活进行战争成为了可选项。
总理等人下飞机后,常委们直接开会。
与莫斯科的顺差处理也要谈,这反映了当下苏联人的态度。
莫斯科手里没多少先进武器了,林冠华唯一看得上眼的就是潜艇。
中国潜艇是从苏联引入611级全套技术、图纸、实物乃至设备后全新建设的,后又从德国引入了专家,这几年折腾下来,基本掌握了611级并进行了改进。
中国从美国获得了小鲨级、白鱼级等实物参照,这些潜艇在理念和技术上不如611级先进,但局部设备尤其控制系统有很多创新,全部糅合进去。
中国当前最大的需求是战略核潜艇。
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严词拒绝,本想和牛牛合作,可惜首相级都折腾不下来。
国防科工委依托各种实物、技术、加上林冠华给的参考资料,再结合二战日本伊-4O0等工程方面的进展落地。
自研归自研,德国人其实也没搞过,再加苏联初代产品本身不成熟,研发速度相对就慢,就像J-4—样,早早立项,但推进并不顺利。
为加快进度,林冠华琢磨再从苏联搞实物参考,哪怕苏联前2代战略核潜艇技术都不成熟,也决定引入借鉴,就当花钱买训练艇。
苏方一度同意出售最新的667型战略核潜艇技术和实物,最后关头依然喊停,只同意给641/641B型技术、图纸和实物。
这并不是中方最急需的,但鉴于中、苏、德三角债相互—笔勾销方案已不可能,还是答应下来。
德国专家认为641级还算先进,中国这么大个国家,不可能只有核潜艇,也得有常规潜艇,技术力量不足的前提下,继续从苏联引入也很合适。
611级改进型被称呼为031型,641/B级准备定为033型,至于早期从苏联购买的德国二战潜艇,因普遍近20年了,都在陆续退役,要么换国产031型,要么换从美国获得的潜艇。
单从这动作就可看出,莫斯科对华戒心满满又毫无办法。
苏联民用物资已基本凑不齐,必须依靠中国供应才能满足局部动员下民生需求不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