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动荡(1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60章:动荡(17)

话语权是很重要的东西。

—般人说给干部加工资,会被人批脱离群众,唯独林老师说给干部加工资算拉动内需,中央接受了。

当然,不能光做加法,也得适当做减法。

原来的规矩是大小干部一个月可领2张理发票,不管你用不完用得完,都这回事,毕竟战争年代头发短好处很多,光中枪后易恢复就压倒一切,男女干部都如此。

解放后琢磨给干部加工资,林冠华提议理发票、洗澡票统统折现加入工资,中央机关下属的理发师等等勤务人员,除极心数核心留用给顶级领导服务外,其他都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安排丢雪个体户,凭手艺赚钱。

实在不愿意就安排进入勤杂岗位。

—说款子可以自由支配,不需要每个月定期花掉,那就不见得一个月理发两次了,男同志一次基本够,女同志2个月都未必需要。

很多女干部开始养长头发,部分保守的高级干部看不惯,觉得有“资产阶级情调”,林冠华就开始说俏皮话。

“养长头发好啊,头发一长,必然多用洗发水,国营化工企业销售就提高了;

养了长头发要烫发、卷发、染发,理发店和美发工具就畅销,为什么洗衣要用肥皂、洗身体要用香皂,这不就是人在进步嘛?

下一阶段,洗脸得用洗面奶....

这都给国家拉动消费、创造市场、增加就业,搞好了才能出口创汇啊。

再说你歧视头发长的女同志。是丕是瞪地里讽刺她们头友长见识短啊?这可是封建思想,要拉去妇联批斗的。

下次谁再这么说,我请邓大姐、蔡畅大姐亲自上门和他好好谈谈心......."

大小干部都笑得前俯后仰。

于是乎,中央机关风气便解放了,长发短发悉听尊便,想染发烫发也都可以,甚至化点淡妆也可以接受。

林冠华就给叶群和蓝萍送过化妆品、香水,一个个都喜滋滋接受了。

话又说回说来,林老师的路子让很多人慢慢理解,一个月2张理发票没多少社会价值,但你让女同志开始梳妆打扮,光烫发这波就是不少钱。

各大城市每年年关时,理发店都忙到半夜:无他,生意实在太好了。

既然头发解放了,那服装也能解放,首饰配饰都能解放,全是花钱地方。

林冠华就给赵凯旋买过不少衣服和首饰,还鼓励她穿戴,至于林冠华自己,反正从没有补丁衣服。

林老师不穿带补丁的衣服,没人说忘本,因为林老师的“本"就没有补丁衣服,硬穿才叫忘本。

花了钱,让社会生产流动起来,才有工业税、商业税....关于借钱消费、借钱生产也如此,不仅在国家层面鼓励今天借明天的钱加快发展,林老师在个人层面也今天花明关的钱去买东西。

纪委一查,老彭一汇报,包括纪委干部私下流传抄家情况,下面就都知道了,原来中央大首长观念和我们确实不太一样,林老师比康生不知道高多少段位......

林老师那叫潇洒,康生那是守财奴!

看,这次栽了吧?收藏那么多古董有啥用,还不是被抄家?被打靶?

中国老百姓对于大官抄家总归是幸灾乐祸、拍手叫好的。如果你对外通报康生捏着黑材料威胁高级干部,看电视的普通民众只会感慨高层狗咬狗―嘴毛,一丘之貉而已!

由于会议开得相当成功,晚上宴会气氛特别好,一堆人找林冠华敬酒,吓得他落荒而逃,最后总理出面挡酒,提议大家—起千杯。

第—杯,恭祝林冠华生了大胖儿子,人虽然不在,各位长辈同饮—杯,算满月酒庆祝;

第二杯,表扬林冠华两袖清风、一身清白,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共产党“公生明廉生威"的内涵,具有正面引导作用;

第三杯,祝贺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群众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过了,小康虽然还差得远,但温饱八九不离干了,无其最近5年以来,因贫困而冻、饿死于菲命的,全国几乎绝迹,丙部社会祥和、文治凛然,外无强敌入侵,武功鼎盛。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如此盛世都算顶级,这还只是共产党搞社会呈又初级阶段的下限,说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选对了,直走在更正确的路子上。

懂的都懂,最后那句话句句不提苏联,其实句句都在说苏联。

中国嘴上不说,但高级干部尤其政治局委员内心,都把自己当新一任全球社会主义旗手看待了,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什么不提,无非因人均水平还没超过苏联,啥时候等人均超过、基本工业化完成,即可名正言顺宣布。

主席红光满面,连饮三盅茅台。

他也想到了,历史上这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国家饿孵遍地,他选择与民同甘共著,结果因营养不良,脚肿得连布鞋都穿不进。

现在就不一样了,老百姓都有的吃,政治局、书记处、军委要赏们茬庐山搞点茅台噶噶,吃点空运海鲜、南洋热蒂水果似乎也不算太过分,大家难得来一次,大公司搞年会还好好招待一顿呢,他这当领袖的自然要招待好!

晚上时分,常委们开碰头会,主要讨论新任监察委书记人选。

主席心里有初步心仪对象,但这次汲取了教训,先不说,让大家提。

主席不提,其他常委不好吭声,少奇同志最机灵,凡打不开缺口的都让林冠华顶上,这套路连主席都看明白了。

“我提不合适吧?“

木林冠华狐疑道,“我刚顶了一个,别人还以为我顶牛的目的就是换其他人来,影响不好..….…"

“哎,建议一下,不算提名,供常委会讨论。”

彭真笑道,“刚开会达成共识,说要形成良好、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有民主评议和组织讨论,你先试点嘛。“

林冠华沉吟道:“监察委是很重要的机构,所以力量不能太弱,因此这位同志都级别要够、资历要深厚。

监察委又要与不良风气做斗争,所以原则性、组织性、纪律性要强.…...我看25个政治局委员中,有两位同志比较符合这两个要求。

第一位是陶铸同志,他多次提到过对组织工作应对起来有点吃方,戈不适合搞经济工作,我觉得监察委非常合适;

第二位是稼祥同志,他搞外交工作成绩比较显著,不过目前外茭进入新阶段,难度很天,需四处协调,偏偏稼祥向怎身体因旧伤缘故,长期奔波颇为吃力,虽然个人表示能坚持,但我觉得适当考虑给他换个不那么需要飞来飞去的岗位更好。”

少奇的脸色慢慢松弛开来,主席缓缓点头,似有所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