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探索(15)
按化工厂生产规范,为确保各项装置安全、可控、节能、高效,需进行定期夭型检修,检修期间基本停工停料。
在林冠华穿越的时代,炼化厂通常3-4年安排一次大修,每次需要占用4-8周的时间。
在早期由于水平还不还够,通常2年就要安排一次,甚至必须―年一检修。
由于大修期内供应会中断,基本上同类型企业都会商量好错峰检修,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更不用说,何时检修是项计划,需要化工部向意批准。
随着战事趋于紧张、油料消耗增加,错峰检修变得无比奢侈起莱,柯西金掌握计委并统管工亚后,要求客企亚压缩检修时间、杜绝天修,尽司能以小修维护,提高产能。
想法很好,问题这些装置的共产主义觉悟实在不高,平时检修都司能出事,现在不天修只维持,更是频频田事,搞得化工系统焦头烂额,理论上的最高生产指标一直没法实现。
苏军燃油消耗也在剧增。
从圣诞节攻势到4月份停战,整个匈牙利战役,国防部报给计委的燃油消耗是475方吨,其中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燃料油和航空煤油,这可把柯西金气得七窍生烟,认为这薮字绝对不可靠。
整个卫国战争才消耗了1600多万吨,不过区区4个月,最大动员兵方只宥80方级别的匈牙利局部战役能用掉近500万吨油料?
你们骗鬼呢!
再不可靠也没法复核了,元帅团和后勤系统流着眼泪告诉他,中途损耗实在太严重了,往前线送10吨汽油,平均只能用到1-2吨。
空军消耗极大增强了,以前拉-9满载油料不过1000升出头,可在外面活蹦乱跳毛3个小时;Mig-23燃料携带足足是其4倍,别说3小时了,2小时都撑不到,涡喷比活塞发动机耗油多了。
柯西金认为里面一定有油耗子浑水摸鱼借机把亏空账目洗平,奈何实在没功天细查,暂按此计数。
毕竟,就算真查出亏空,也补不上不是?只能秋后算账,严厉警告了戈尔什科夫。
从4月份打到9月份,国防部报告苏德战争的各类燃油消耗是600多方吨,为怕柯西金生气,特意报告了消耗量大的缘由:
-多线战场同时开战,占用兵力高达180万(含波军),消耗大增;
-德军轰炸完了波兰西部炼油设施,再加波兰本身没什么石油产出,所有燃料全需苏联供应;
-远距离投放与机动,造成部队燃油消耗更大......
原因不一而足,但柯西金相信这比匈牙利战役的数字可靠很多。
至于为什么可靠,一来可能是自己发火下面有点慌;二来估计亏空账自洗白很多了,剩下平账就不需要那么费力。
不管怎么说,1000多万吨消耗实打实报了上来,实际产能又提高肴限,只能挤占挪用民用序列了。
萨布罗夫听完解释,稍微明白了些,但还是道:“这也不对,原油开采没有下降;出口大幅度减少,炼化广增产有限,那多出来的原油去哪了?我可没听说多余原油储备冒出来。”
萨布罗夫管过多年计委,相当懂行,又找到了蹊跷。
柯西金苦笑:“您说的没错,储备只稍微增加了一部分,不多...…中间差额全消耗掉了,确切地说,是送锅炉烧掉了。“
宝贵的原油送进锅炉一把火烧掉让萨布罗夫无可奈何,苏维埃重工业开始了局部动员,很多广从一班制变成三班倒,局部动员下燃料消耗必然增加,没有足够重油就用原油顶喽!
他沉吟道:“您的表情告诉我,里面还有古怪,不光是工业锅炉烧掉原油增量那么简单....…"
“又寸........确实又冒出了新问题。”
柯西金解释道,“西伯利亚地区烧掉了大量原油用于发电,电力要么出口供应中国,要么炼制耗能巨大的精炼铜、电解铝对华出口......."
“宝贵的原油就用来干这个?”萨布罗夫一阵肉疼,“这玩意出口并不怎么赚钱,纯粹是为填平对华逆差。”
“不!在这些企业账本上,他们是赚钱的,利润相当可观,干部和工人们还嚷嚷着提高奖金和津贴呢,您回忆下,我们前后分兰次调低了卢布汇率!“
“这不可能,我早就算过,用原油发电再低价出口完全无利可图,除非......"
“对,就是这个除非。“柯西金一摊手,“计委和燃料部门拨付的原油是内部价;他们对华出口走了对外贸易部体系,是国际市场行情,利润可观。”
“混蛋,那就给他们落实差别定价......哦......不......我他妈的到底在说些什么啊.....…"
萨布罗夫暴躁不已地站起来,拿起茶杯狠狠砸在地上,猛烈的声音让警卫们立即跑来,着他这副模样,又看柯西金气定神闲坐在对面,确信总书记毫无安全风险,又一个个溜走了。
总书记和第一副总理吵架的神仙场面最好别掺和,听都不能听。
萨布罗夫暴怒有深刻原因,这轮经济改革的重点就是价格闯关,理顺体系,取消多轨制,尽可能按均衡价格反应,再实施差别定价,不又回到多轨制老路上了么?
不差别定价,内部价格体系是计划,外部价格体系是市场,两者冲突怎么解决?
计划煤、市场电,后者比前者高很多,企业岂不要钻空子套利?
既然计划煤不合理,那就提高价格,可计划价格一提高,其他产业就大幅度亏损,到时候计委总账又摆不平。
计委不只有煤炭、电力、原油,可是下面有几百个行业,都根据“均衡价格"算出来的,谁敢随便调?
能在上一年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硬生生把多轨制废了,已是柯西金关赋异禀、手段极为高超了。
手段再高超也预料不到卢布汇率会连续、大幅度地下调。萨布罗夫作为出身计委的总书记,面对经济调整处处碰壁,岂不气急败坏。
甚至由此举一反三,为什么这些企业对华出口这么积极与热衷,不就在拼命钻“计划媒、市场电”的空子嘛,全都市场对市场,这操作不知道都亏哪里去了。
好处下面人担着,损失全归上面扛,甚至总书记必须亲自背,能不火冒三文么?
不甘心又怎么办呢?
当初下达计划就如此,价格计算也如此,废除多轨制、鼓励出口、填平逆差、下调汇率等一系列手段都是他在位置上赞尚甚至直接签字的,无菲讦划赶不上变化,没想到回旋镖过来这么快、这么疼而已。
“现在怎么办?提高出口价还是不允许这么出口?”
柯西金摇头:“提高出口价那中方就不要了,中方国内屡次下调电价,没有价格优势完全不要,说穿了,中国可从其他任何地方进口,我们只能卖这个客卢;
至于不允许出口,逆差更填补不了,,会影响后续贸易供应,我们迹得靠北京协调粮食供应呢....…."
萨布罗夫逐渐冷静下来了,缓缓道:“米高扬同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