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探索(15)
按化工厂生产规范,为确保各项装置安全、可控、节能、高效,需进行定期夭型检修,检修期间基本停工停料。
在林冠华穿越的时代,炼化厂通常3-4年安排一次大修,每次需要占用4-8周的时间。
在早期由于水平还不还够,通常2年就要安排―次,甚至必须一年一检修。
由于大修期内供应会中断,基本上同类型企业都会商量好错峰检修,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更不用说,何时检修是项计划,需要化工部同意批准。
随着战事趋于紧张、油料消耗增加,错峰检修变得无比奢侈起来,柯西金掌握计委并统管工业后,要求客企亚压缩检修时间、杜绝天修,尽可能以小修维护,提高产能。
想法很好,问题这些装置的共产主义觉悟实在不高,平时检修都司能出事,现在不天修只维持,更是频频茁事,搞得化工系统焦头烂额,理论上的最高生产指标一直没法实现。
苏军燃油消耗也在剧增。
从圣诞节攻势到4月份停战,整个匈牙利战役,国防部报给计委的燃油消耗是475方吨,其中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燃料油和航空煤油,这可把柯西金气得七窍生烟,认为这数字绝对不可靠。
整个卫国战争才消耗了1600多万吨,不过区区4个月,最大动员兵方只肴80方级别的匈牙利局部战役能用掉近500万吨油料?
你们骗鬼呢!
再不可靠也没法复核了,元帅团和后勤系统流着眼泪告诉他,中途损耗实在太严重了,往前线送10吨汽油,平均只能用到1-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