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绞索(17,1800票加更)
听到苏联不仅主动提议换地,且起步6万平方公里,巴列维以为听错了,或者说是不是还没睡醒,忍不住先掐了自己一下,确信没问题才召集心腹商议。
碰头半小时后,大家清楚了,这回苏联之所以如此大方,可能和军事、经济上双重颓势有关,与其说想要更多库尔德人,还不如说是想多搞钱以及尽快停正和土耳其的战争。
这情况又比较棘手,现在苏联面临困难不得不搞钱、卖地,万一若干年后翻过身来,会不会找借口报复伊朗?
巴列维虽然也反苏,但不像土耳其人血仇那么大,能克制还是相当克制的。
心腹们建议亲自打电话征求意见,北京这里肯定要打,华盛顿也不能忘记。
卫星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中方表示2小时后给答复,巴列维就老老实实呆在房间里,哪也不敢去,生怕错过回电。
电话后来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亲自回复给他的,包括三要点:
-建议伊朗答应交换,并可试探性提出更多领土购买请求;
-操作方式和上次一样,美元与卢布结合,中方同意发放贷款,伊朗将来以石油偿还即可,美元如不够,可适当问美国周转,但建议置换出去的领王只限库尔德这一片,其他不要搞,尤其面向波斯湾的通道和出海口不能提供;
-只要伊朗妥善处理边界、人口、民族和宗教问题,并在国际上秉持中立态度,不主动招惹是非,一旦白后苏联背信弃义突然攻击,中方不会坐视不理。
最最要紧就是第三条,巴列维听后连声感谢,放下电话差点兴奋地跳起来。
由中国担保,那安全问题就靠谱了。
苏联打匈牙利,中国在匈牙利把苏联人揍得半身不遂;
苏联唆使印度搞事,中国又在南亚把印度削成内陆国。
现在中国外交部说“不会坐视不理”,那几乎等于“我罩你"的意思,安全度直线拉满!
华盛顿电话也要打,但打完后巴列维忽然泛嘀咕。
赫脱亲口说美国支持巴列维赎买领土,在和平条件下越多越好,这和中国意见完全一致;
美国建议赎买方案和上次一样,动用中国卢布顺差,不够部分的美元由美国提供,到时候伊朗只负责输出原油就行,这和中国意见高度统一。
安全上只要伊朗不主动挑衅,美国认为问题不大,真有问题,建议到时候找美国买武器、找中国直接出兵,保证安全。
除买武器找美国这条外,其他说法也和中方差不多。
这甚至让巴列维狐疑起来了∶中美是不是利用这段时间互相通过气了?
—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中美有时差,再早之前华盛顿还是黑夜呢,他电话过去时,赫脱也才刚上班不久,他可不相信双方会因这种小事连夜碰头。
想了会忽然恍然大悟,最近不是传出什么《乌拉尔方案》嘛,说的有鼻子有眼,估计中美确实有默契,要不然匈牙利事件中中美不会联手上,印度被削成这样也不见美国说太多。
巴列维心里便有了底,不但立马接盘,还试探性提出了希望指望8-10方平方公里土地请求。
从真正的历史领土而言,归属伊朗的其实是外高加索三国,现在巴列维不想要那些地方,他知道苏联不会给,还是土库曼那地皮让人比较稳妥、安心。
话术还得从外高加索开始,就像中国索要伊犁河谷、海参等领王,苏联没给,最终给其他地方补偿,就是依据。
真从历史性而言,伊犁河谷哪点不比卡拉甘达更具备强宣称效果?
莫斯科也点吃惊于巴列维的胃口,最后还是爽快同意了,因为缺钱实在太严重了。
年底的中国贸易逆差要结算,外汇又见了底,不搞钱怎么行?
在三方介入下,很快达成协议。
-伊朗置换西部与伊拉克边境线上的6400平方公里土地给苏联,获得土库曼9.2万平方公里,西部分界线大约在北纬40度,即兰格达山、贝吉阿尔斯兰山为分界线,东部在卡拉库姆沙漠,双方天致拉了条直线切割。
-由于有较大的沙漠地带,又没有什么可观的矿产资源,王地平均赎买价比上次要低,不过面积天了好九倍,总价并不少,合许26亿美元,其中伊朗以美元支付12亿,还有14亿,按自前汇率冲抵中方剩余的全部卢布顺差。
之所以全部冲抵,是因为进入1963年后,卢布又要贬值了,汇率从8:1变成10:1,等手最开始货币改革时与人民市完全1:1兑换的新卢布,在短短5年简变成4卢布才能换1人民币。
中苏有协定,汇率调整完全没问题,但在汇率调整前需先把顺差结算完毕,故苏联必须把这茬解决掉。
听到卢布又贬值了,陈大掌柜也直叹气。
5年来卢布贬值了4倍,虽然按卢布计价的社会平均工资涨了3倍,但平摊下来其实降低了不少收入。
以前苏联人发愁有钱没地方花,必须走黑市;随着汇率梳理完毕,黑市现象神奇地减少了。
这不是因为苏联经济治理能力提升,而是在持续贬值过程中没钱了,今年冬装订单减少就说明苏联天城市人口开始过紧日子了。
主席团之所以不敢发布总动员命令,不搞食物配给等体系,就害怕诱发民众强烈不满。虽然现在苏联人民也很不满,但勉强还熬得下去。
与此同时,感受到中方强硬的政治立场和颇具攻势的外交信号,莫斯科不敢造次,经贸结算十分规矩。
外贸系统知道不从中国买东西,那国内根本供应不上,这时候得罪供应商,真想证全国人民和军队饿肚子么?
不管怎么说,这把结清后,1962年窘迫算熬出头了,对华欠债又有全新开始,军方也不至于要把Mig-25的技术卖出去。
至于1963年怎么办,走一步看—步呗。
陈大掌柜叹气还有个因素,卢布再次贬值后,中国商品在苏售价等于又要提高25%,那销量必定还会下降。
故1月份经济工作会议还要进一步着力于新市场的开拓,无论是上约体系扩容还是国内深入基层,都需要继续动脑筋。
除粮食外,苏联市场增量已基本没有了,或者说,以美元计价的增量基本没有了。
苏联军队增加的需求不够填补苏联人民下降的空缺,毕竟军队只有300多万人,苏联却有2个多亿呢。
在中方基本不供应军火前提下,300多万消耗不可能和2亿多相提并论。
至于军火,那是军工体的自留地,怎么可能随意买中国货?再说,互相也不匹配啊。
除此之外,波兰市场贸易基本全报销,波兰经济体系已写苏联高度共生与捆绑了,哥穆尔卡的特色路线全部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