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削藩(2)
当天下午,陕西、山西两省省委收到了宋任穷的回复邮件,大意包括三方面:
-预备公文总理看过了,要求5天内按正式流程走公文程序;
-提出若干修改意见并要求进—步完善,明确表示不用再专门来京汇报,具体可到两会期间沟通;
-注意保密,不要满城风雨,这件事还需国务院和政治局具体讨论。
效率如此之高,意见如此明确,两省头头深感震惊,随后大喜过望,看这样子,林老师应该事先沟通过了,否则以总理个性,不会有如此明确的态度。
那还有什么好说?赶紧修改!两省笔杆子不休不眠也得赶出来。
高岗更有经验,直接道:“我看,这件事就让两省发改委主抓,他们培训多少年了,搞可行可性研究报告有基础,比其他各部门都强,写完干货再让省委办公厅那帮笔杆子润润色……
没有干货,全是大话,林老师看完是要骂人的!”“对对对。”
大家忙不迭点头,并一致推举让高岗主抓!
这报告大家都知道是为对付谁,但就算明知也不能明说,报告公文要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依据,这是新时代方略。
扣帽子、打棍子这套目前不吃香了,没看林老师对付康生也用贪腐定罪么?
“乌拉!乌拉!”
就在两省紧锣密鼓赶稿件当口,第三次波兹南战役基本落下帷幕。
在长达40天作战中,苏波联军150多万大军以滚动进攻模式发动猛攻,最终在付出大约40万人伤亡代价后,再次夺回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波兹南。
面对下一步作战方略,三驾马车发生了分歧。
朱可夫主张加派力量继续进攻,反攻柏林,把战线再推回去;华西列夫斯基反对这一策略,认为部队伤亡较大,装备、物资等损耗也很严重,需要休整。
罗科索夫斯基基本赞同朱可夫的意见,当然他也看到华西列夫斯基提示的问题,为此只能解释:“我军很困难,确实需要休整……但现在已是2月份了,再一休整、补充,冬季就过去了。
我们休整,敌人也会休整,到时候再打一个反冲击,战事又会不可避免延长。
从目前情况看,彻底消灭德国办不到了,现在就是把战线
反推回去,解除柏林之围,然后……”
华西列夫斯基沉默了。
他能理解这个战术的针对性,这次作战,德军受到了一定损失,但绝对比本方这边少,从一开始就能明确看出德国立足于防御体系为主,为打破这层乌龟壳与弹性防御,联军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也没能捕获对手主力,更别提有重大歼灭成果了。
休整可以让部队获得喘息,但后续会更困难,这样打下去,战争永无止境,必须找机会寻求政治解决。
2月7日,主席团召开会议商讨政治解决办法,葛罗米柯汇报:德国条件不变,依然要求必须恢复到1933年国境线,但东德可在东部保留并允许苏联驻军,除东普鲁士之外,全部归于西德。
这种体系下,柏林依然做东西德划分,只不过以前是东德领土全面包围着西柏林,将来是西德领土全面包围着东柏林,但阿登纳承诺永远不会封锁东柏林。
这条件根本无法接受,打之前无法接受,打后更加无法接受。
如果都能接受这个条件,那还需要第三次波兹南战役么?身为总书记的萨布罗夫毫无办法,妥协他不敢,休整并拖下去继续消耗战也不甘心,最后决定孤注一掷:把所有后备兵力全调上去,继续进攻,不给对手喘息机会,迫使德国人接受本方条件。
去年下半年应征入伍的约30多万新兵部队全投入使用,并将强化总动员后的其他部队再次拉上去。
戈尔什科夫忧心忡忡,这些部队也包括了海军上岸的4个陆战旅,还包括了从土耳其、阿富汗前线抽回来并经过休整的力量,孤注一掷全打出去固然可以连续进攻,万一没能取得预定战果,到夏季德国反攻时,苏联后备兵力将面临枯竭。
但他又无法阻挠,正如罗科索夫斯基等人所说,就地构筑防线并不见得能挡住德军夏军攻势,难道等敌人推过来然后明年冬天再反攻么?
德国有美国源源不断补血,苏维埃有什么?
宝贵的外汇获得与贸易逆差平账靠的是土地交易带来的,再持续下去,经济或政治必然崩溃,不能再打消耗战了,尤其不能再打持续性消耗战了。
反正莫斯科底线很明确:在阿登纳政权同意支付一大笔赔款前提下,东西德合并可以认,东普鲁士你想都别想!
于是乎,拿下波兹南的苏军仅仅休整了3天,又把二线、三线梯队拿出来全面进攻。
美国全程关注苏德战事,从物资和装备调运情况来看,效率比以前更高,德国军火复兴也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当然,绝大多数重装备德国还是不能自产的,现在他们是拼命出口小汽车换取有关工业资源和民用物资。
艾布拉姆斯评估了第三次波兹南会战结果,认为德国基本达到了目标,用不到9万的伤亡换取了对手近40万伤亡,交换比非常理想。
虽然苏联动用了很多新武器,无论飞机、坦克、导弹、防空导弹乃至具体战术都有创新,但美国提供给德国的装备也进行了升级换代,双方呈现齐头并进、相互克制的高强度对抗状态。
他认为这状态比较理想,符合克拉克预期,可继续按部就班操办。
在德军内部,一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大家未意识到苏军在拿下波兹南后居然没做大规模休整就重新扑上来。
高斯很生气,要求前线继续实施弹性防御的战术,随后又去前线视察。
经过与曼施坦因的深入沟通,两人达成共识,制定了一个大胆计划:既然苏军喜欢进攻,不惜代价压上,那干脆再往后退一退,在柏林方向部署装甲预备队,把对手慢慢吸引过来,最后再打反击并掩杀过去。
这策略相当冒险,一旦让苏军重新解除柏林之围,还不知道国际局势会变化成怎么样,但高斯比较有信心,认为打过哈尔科夫反击战的曼施坦因能把握好战机!
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调度装甲师做好准备,在翻浆期来临前反攻并取得优势性胜利。
他亲自催促美泰和欧泰加快使用滚装船把坦克、自行火炮和装甲车从美国运来,集装箱运输的240架F-4B和美国答应提供的F-4大修线也必须赶紧送来。
底特律兵工厂此时都已干得冒烟了,麦克唐纳公司也高兴得手舞足蹈。
虽然美国空军还扭扭捏捏不愿意大规模采用海军的F-4鬼怪,但战场表现胜过一切:德国人都知道F-4好用,下了大订单。
240架比整个外围补充数量还大。
当然,生意没这么容易做,240架F-4可以给,大修线也可以提供,但德国人得负责把一批老旧海军飞机清场,其中包括130多架海军淘汰的F-2女妖和近200架F3H-2恶魔战斗机。
理由当然是F-4需要陆续交付,时间上没那么快,潜台词就是,畅销款可以卖,但库存你们得打包带走,还必须用较高的价格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