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降维(21)
融资租赁在美国诞生时间也不长,真正发展要到1954年,国会出台新税法允许固定资产所有人加速折旧。
本质上是杜鲁门政府推动国内产业设备、技术更新的催化剂,但为现代租赁公司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随着税收政策明确了“有条件销售”(融资租赁)和“真实租赁”(经营租赁租)的区分,厂商背景的租赁公司因产品促销需要迅速发展起来。
克拉克上台后,认为这项政策非常有利,可加速美国技术进步,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后,美国租赁业迎来重要的政策支持:投资税收抵免,即设备所有者可获设备价款7%的税收抵免。
这使承租人融资成本优于银行贷款的成本,联储、财政部逐步允许银行进入租赁行业,使融资租赁家喻户晓,大幅提升了融资租赁的地位。
最典型的融资租赁当然是大型飞机和远洋货轮,但那玩意离普通老百姓太远,美国普通大众和小企业主认识融资租赁从中国搞游戏机项目开始。
更有意思的是,林冠华演讲“金融创新”后,中方又把在美融资租赁收益与中国借美国的工业贷款进行对冲。
本来按规定需每年两次支付贷款利息,中国把资金划到美国银行体系上,最常见就是中国银行美国分行进行中方清算,美国债权银行作为美方清算。
这都是现金业务,涉及到资金流通,会增大M2数据;但CC系大搞融资租赁后,可用资产偿还贷款,甚至不需要实际资金偿付就可以先把头寸给清理掉。
林冠华又指示中国银行搞偿还票据,哪怕在期限错配情况下也可以冲抵。
美国银行通过出售工业设备换取了对华债权;中方再用计算机设备换取了对银行负债,两者直接抵消,中间差额和期限错配进一步包装为理财产品卖给投资者。
表面看平淡无奇,其实放大了美元的货币乘数,使中美体系可在“无本金”依托情况下大搞生意,加速上杠杆。
中国银行作为结算银行只赚了手续费小头,但美国信贷银行和金融公司因发售理财产品中转而大发其财。
不给中国银行做这生意也有理由,这毕竟是在美国经营的外资银行,万一出事咋整?顶天就是代销而不允许实际注册发行。
既要稳妥地独自赚钱,又要防止总监“抱怨”,还要符合面上规矩,那就在其他各领域给中国银行开后门,包括美国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行也获得了参与清算权。
理论上大家相互对等,美国银行也可以参与中国信用卡清算。懂的都懂,中国信用卡用户连美国零头的零头都没有,对等开放其实有利于中国参与。
林冠华确实不生气,他要求在美各分支机构老老实实经营传统业务,要“守规矩”、不要“挑战法律”。比起利润来,他更担心风险。
美国各银行是私有制,真不行了破产就破产;中国银行在美分支机构从法律上来说独立,能允许随便经营以至于倒闭?那会影响国家形象。
金融领域,利润高的产品风险—定大,让美国人玩这个,林冠华敬而远之。
美国人不是不明白,但这玩意和吸毒一样,越搞越有瘾,阻止是不可能阻止的,反正风险早就提示过了,也是你不让我们玩的,将来出事不能怪我。
随着商户通发布,配套的6308嵌入式芯片也完整亮相并支持单独订购,美国几个半导体公司拆解完芯片并认清结构后,感觉五雷轰顶:在业界主流还是4位处理器情况下,中国人居然直接上8位微处理器并提供更多指令集支持。
一款63XX芯片,在功耗基本相近,价格只增加30%的情况下,比前几年的60XX、61XX芯片足足快了3倍。
虽然大家从中国不断更新游戏机芯片组就能猜出对方要干什么,但这种升级过于吓人了。
对面不仅比自己研发速度快,成品售价还比本方低,更要命的是敞开出售,一点都不搞限制,生怕美国人不买。
IBM怎么死的?不就是在大型机领域拼命和中国硬怼么?
总以为自己牌子响、资本厚、技术力量强,只要怼下去就一定能笑到最后。几次没搞成,自己被迫沦落到卖身的地步。
大型机战事告一段落,嵌入式、小型设备进入了加速卷的过程,令美国人分外头疼。
五角大楼明白:这芯片能用在收银机上,也能修改后用在导弹、雷达等军事体系上。
就像当初英美法为引进300万次/秒的中国武库舰控制计算机,不惜花了大本钱。
现在倒好,还没等任何一艘武库舰实际可用(最早一艘也要明年上半年服役),中国已把控制计算机推高到1000万次/秒,且价格只增加了不到25%。
新问题立即涌现出来:到底硬着头皮用400万次的低水平计算机把武库舰建成,还是马上修改设计案,直接换用1000万次乃至更高的新家伙?
换计算机可不像换火炮、换装甲钢这么简单,很多逻辑部著、软件开发需要重构。
哪怕当初美国其实已余留了500-600万次的进步空间,面对这情形同样异常头疼。
包括那几艘长滩级,顶着方方正正的大脑壳,当初是为解决计算能力问题不得不顶这么大的脑袋,现在计算机一升级换代,告诉你那大脑壳忒傻。
硬装着没看见,继续按原指标更新、生产还是及时改弦易辙,马上升级?
换计委管控的苏联,一切都做好计划了,当然选前者;对美国而言,为避免生产即落后,只能选后者。
克拉克黑着脸,听取了海军以“通货膨胀”、“价格体系重构”等理由,拟定了更新案,要求追加预算。
更新不光是计算机部分,雷达、导弹、控制、通信等都有更新必要。
其他不说,都准备谋划国际海事卫星,让民船都能在茫茫大海上打电话了,难道还不先给大型军舰们搞一套么?
德国人在战场上都把大8轮改造的卫星电话指挥车配备到师级单元了,钱当然花得凶,但效果嘎嘎好不是?
高斯都能在波恩直接和前线的少将师长通战地电话了,这不比当年电报发来发去省事?
德国搞了,美国不可能不跟进吧?陆军要有、海军不可能没有吧?
说来说去还是技术进步太快了,这5年间的变化,相当于二战那会至少15年的变动。
—艘还未建成的军舰,在魉装阶段就要实施“现代化改造”,着实匪夷所思,但咄咄怪事就这么发生了。
好不容易靠支持德国和中国,出售库存、破烂、抹平烂账让军队场面焕然一新,没想到更大的窟窿在等着自己。
你甚至都怪不了对面,人家老中也是好心,怕美国生产即落后,特意把新家伙掏出来给大家看,要藏着掖着,人家转头来一把狠的怎么办?
就像高边疆路线把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后续打算怎么搞都明明白白告诉你了。
卫星电话指挥体系、无人机战术系统,人家都大大方方给你看,告诉你怎么用。
你不跟是你自己的事,是自己的选择,到时候别搞不过人家就阴阳怪气指责中国“开辟军备竞赛新赛道”就好。
海军借机提了374亿更新案,空军不甘示弱,也拿出了268亿的更新案,因为飞机、雷达、管理平台乃至核武器控制中心也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