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调研(16,21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75章:调研(16,2100票加更)

“我听说……”

李成栋小心翼翼道,“主席在庐山会议上做了检讨,是您没同意还打了圆场,然后就这样算了,也没进简报?”

林冠华笑了:“你消息有点灵通啊,大差不差,但说来话长……”

李成栋心有余悸道:“知道知道,您去湖南厅住的那2天可把我吓坏了,然后……”

之后的话,老李就打住不说了。

只有经历过延安整风的人才能明白康生是啥权势。

作为中央保卫部训练出来的干部,李成栋看康生还和新兵蛋子看军委副主席一样呢,哪晓得说倒就倒?

这让他对林冠华的实力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可比政治局杀手这种笼统称呼明确多了。

“呦,这几个也不甘寂寞跳出来了,还学人家搞大辩论了啊,也不知道是转了几手的秘书稿……还是闲的!”

李成栋凑过去一看,发现三个熟悉的名字:韦国清、许世友、王宏坤。

虽然他现在是副部,这三人是副部长((正部级),但他知道,虽然级别只差—点点,资历可差得老远:当他还是带着十几个民警的小副局长时,人家就已是带兵数万的兵团/纵队司令了。

“您的意思是?”

“不甘寂寞,搞投机呗。”

林冠华淡淡道,“不用我出面,林、聂、粟、叶、徐5位元帅会出面收拾。

一会给他们发邮件:军队现代化与机构改革还是要加速推进,空谈不可能有现代化,没脚踏实地的进步,下次吃败仗就会是我们!”

过了2天,李成栋又弄回来一堆报纸,兴高采烈道:“郭老也发表文章了,写得真是大气磅礴……

我数了下,在中科院真理标准研讨会上,178名院士明确表态支持您的意见,反对的一个也没有。

陈伯达当初还说还和您打赌,当时就一堆人在那笑。”老郭的文章当然差不了,他公开发表具有风向标意义。

院士们集体表态非常正常,这可是基本盘,不管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只要有基本科学素养逻辑,都非常清晰,更别说林老师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了。

不找林老师要钱、要项目,难不成去找其他人搞钱?

林冠华看到了这次主持会务的秘书:王光美。一般很少把会务组织者名字刊载出来,这次却特意登了王光美的名字,显然意味深长。

“你在报纸上看到了各大高校校长、书记有参与讨论么?”

“有,我帮您找出来。”

“不用了。整理下他们的核心意见,用表格展现出来,尽可能搜集全一点,不要遗漏。

你不是说对教育系统还不是很熟悉么?顺带也熟悉下。当然,只到全国统招院校即可。

搜集完了,我要问XX大学的校长、书记是谁就不用去查,直接从你这里调取即可,今年还要调整各院校人事,这也是重要的参考意见……”

干公安的老李基于职业素养,有特殊功能,对人事信息异常敏感。

林冠华勉强记得住大部分中委、候补委员,部委和各省只记得住一二把手,但老李能把全部名单牢牢掌握,别说一二把手了,全国行政9级以上干部名单基本就装在他脑子里,随时可以调阅。

林冠华总开玩笑说他可以去干组织部,但李成栋很谦虚,说只知道大致情况,如何具体深入评价工作是不太熟悉的。

或者说眼界还不够开阔,还不知道该如何具体评价,他原来也容易像大多数干部一样,到现场被热烈气氛一烘托、一鼓舞就有点上头。

后来发现林冠华完全不是这样,后者也去一线慰问、视察、走访,但显然不看重这个,似乎更当成放松,关注焦点在于数据和报告,他对于各类数据及其冲突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

下面有句话:“不怕林老师看现场,就怕林老师问数字……”

李成栋很奇怪:都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林老师如何从—大堆数字中知道哪些有用,哪些虚假?

起初以为后世数据特别翔实,所以林老师能记住,后来觉得不可能,那么多数字都能记得,这太吓人了吧?

忍不住好奇开口问,林冠华默默介绍了SPSS,给老李打开了全新视野,使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林老师要让下面搜集一大堆数据还要输入,原来如此。

林冠华用的SPSS是穿越版的,CC系开发的原始版SPSS要1964年配合新大型机才能正式推出。

没办法,计算量太大,速度慢的机器顶不住,要想充分运行这玩意,不把机器升升级不可能,增量市场又会缔造出来。

这和推动强制升级的套路一致,五角大楼也得花钱买收银机和库存管理系统来升级军队后勤,这笔钱还不包括在179亿当中,克大帅也得找合理渠道销账。

当李成栋每天乐此不彼搜集报刊,根据林冠华的要求分门别类准备数据库和关键词检索时,主席对着报纸默默叹气。

李革文下场后,一堆聪明人跳出来支持,反对者更多,常委们都披着马甲,其他人都是实名认证。

对主席打击最大的不是老郭或中科院院士表态,而是罗帅在《解放军报》上的发言。

罗帅身体每况愈下,以往隔三差五还能再去总政上班1-2天,现在基本只能在家里和医院渡过了。

几天前主席又看望了罗帅一次,其实他希望罗帅能支持自己,但看罗帅这样子,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但今天《解放军报》刊载了罗帅的明确表态:“……在军事政治思想工作中,努力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唯—标准的原则,认真按四个有利于方针实施现代化的强军策略,做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这话是谭政代罗帅说的,因为罗帅到不了场,而谭政本人的发言基本大同小异。

军功系统这么说,主席觉得正常;后勤、军工这么表态,也很合理;现在政治系统也这么说……让主席感到了深深的失落。

韦、许、王的发言他也看到了,只能聊以自慰却不能当真,不靠林、聂、粟、叶、徐,难道还靠韦、许、王么?

陈赓倒是没表态,但陈赓不表态与总理的不表态一样,不是没想法,而是情商高!

至于聂帅天天挂嘴上的“现代化强军”,他更知道内涵而无力干涉。

你说,现代化强军策略他到底是远大理想还是实用主义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