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调研(1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74章:调研(15)

“不能抢,抢就坏了规矩……”“那我们主动也不好吧?”

克拉克笑笑,赫脱这么费心费力帮德国人疏通,想必也狠狠滋润过了。

他也不怪赫脱,对方年纪比自己还大1岁,这届干完也要退休,不可能再从政了,临退休前积攒点人脉和子孙本完全应该。

说来说去,这都是克大帅的心腹,怎么忍心让大家晚年不安呢,总不能自己大口吃肉,下面连汤都喝不到吧?

赫脱能敞开说,说明心里是尊重自己,充分考虑自己情绪的。

“抢肯定不行,这是规矩,再不值钱的东西,我不说给,谁也不能抢。”

克大帅一语双关,“不过嘛,我们援助德国的物资太多,调用的军事装备也太多,再加上后勤、物流、仓库、调度的小伙子们工作强度太大,信息化和计算机化管理水平也不够,出差错在所难免,就不要求全责备了。

总监给商城搞了收银机,我听说也有人用在军队上,甚至德国尝试用在军需上,说明这件事全世界都如此,大家都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话又说回来,战术核武器因为配置到军、师一级,确实有点管理混乱,但战略核武器尤其核导弹都是一事一议,一个基地一套管理系统的,国会和纳税人为此花了不少钱,成果很显著,要让大家看到积极一面。

不足的一面怎么说呢,我也不希望看到,但事情都发生了,只能正视缺点、追加预算、努力改进吧,对不对,人总是要追求的嘛。

希望国会能多投点钱,运用高科技能力,以后在华盛顿就能看到前线仓库运作,也好让人民放心…….

你去的时候和艾布拉姆斯将军充分沟通,让他重视这项工作,从长远角度出发写个发展报告,我们在高科技军事领域必须全面压倒中国人!”

赫脱心领神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很诚恳道:“为什么总统只能干2届呢?中国都能干到75岁嘛,美国人民真的……太可惜了。”

“我老了,也要去享受天伦之乐了,幕府还一堆人等着我呢。

让理查德接着为美国人民服务吧,他还年轻;毛也老了嘛,过几年估计也会安排总监接班的。

大国还是要有基本的体面,10年换6个总书记总归不太好听吧?

听说米高扬的头发都愁白了,下次你去莫斯科顺带送点染发膏和护肤品表示关心。”

赫脱乐得眉开眼笑,吹捧道:“有4个都是因为您的英明果断而被迫换的……现在拉斯维加斯都在开盘,赌新总书记任期能不能熬过下届总统上任。”

克拉克哈哈大笑,心情着实不错。

德国重建贷款也转向美国,意味着美国除了军工体,其他工商业也会获得发展空间,这就是很好的机会,听说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地区经过5次波兹南会战,近乎被打成一片白地,发展空间想必很大。

这过程中额外又捞到了波兰人。

这两天波兰临时政府一个劲在美国乞援,不但表示要加入北约,还希望美国驻军等等……要求不高,给点民用物资援助和贷款就行。

克拉克同意向临时政府提供3.4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只要国会批准就可放行

现金是不可能给的,基本还是物资,这些物资很多也不用美国本土产,是从日、韩调,谁让日本的欠美国的代偿债还没还清呢!

有200亿重建+军事贷款打底,额外往周边漏点不是大问题,大家都要吃饭嘛。

西波兰今后也要重建,这应该也是个大市场。

听到200亿美元贷款如期到手,战术核武器也疏通到位,阿登纳愣了好久:美国这么好说话嘛?难不成当初希特勒真是傻逼?

施佩尔道:“我也从总监这里学了路子,第一,说话要算数;第二,尽可能把盘子做大,实现利益共享。

钱虽然到手了,我们还得按这思路办。”阿登纳对此心领神会。

所谓说话要算数,不但指德国要继续和苏联打、消耗对手,同时也要履行承诺,尊重西波兰,可别像国内有些军国主义分子嚷着要恢复1914国境线了,那是在找死。

所谓尽可能把盘子做大、实现利益共享,就是重建也好,后续发展也好,要给美国资本开门,中国都允许美国资本过去发财,德国难道还能不允许?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西洲,照理说中国人占了南美这么大一块地,美国该寝食难安才对。

几年过去了大家愕然发现,中国并没在西洲搞什么大型军事基地,也没部署运载火箭、核武器试图威胁美国安全,而是不断搞经济、买设备、发展产业。

中国在西洲4年间的资本和产业需求超过南美20年的庞大需求,在可预见的将来,甚至还会越滚越大。

换言之,让中国控制西洲能带来更大市场,比美国控制并影响巴西时还大,能让美国资本更有效率地赚钱。

这就让资本家们不淡定起来了。

虽然美国无时无刻不再想怎么折腾,但就施佩尔等人看,中国的方针更有效,更高明,德国也可以学。

有此托底,阿登纳底气足了很多。

9月9日,他正式宣布联邦德国首都迁往柏林并取消对东德一切认可;两天后总理府正式挂牌,国会大厦重新启用。

除原来的柏林人口,德国政府又从其他地方安置了一批人口过去。

德国政府发表新闻,准备着手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的重建,并争取尽快“光复”东普鲁士,这次的200亿美元,既是军事,也有经济。

9月11日,55万波、德联军发动对波兰南部重镇克拉科夫的进攻战。

苏军兵力不到20万,守肯定守不住,但需要给华沙布防和后备兵力调度争取时间,三驾马车明智地进行了节节抵抗,最后放弃该地并拉直防线。

持续5天的战役中,波军损失9万,苏军损失了4万多,在后面压阵、充当支援部队的德军损失不到3000。

虽然波兰人损失很大,但拿下该城及附近地区后,西波兰政权控制人口达到800多万,为补充战损,波兰临时政府孤注一掷,继续强拉壮丁,再次扩容军队。

这回没办法指责德国人故意消耗波军,毕竟打下来的地盘归波兰临时政府所有,德国为此还损失了3000人及一大堆武器弹药和物资呢。

李成栋没看懂德国人不先进攻东普鲁士反而在波兰南部消耗的逻辑,但这不是最要紧的,他这两天留意最多的还是各大媒体。

自李革文下场后,稍微有点平静的舆论圈又如同炸开了锅一样,各种各样文章纷纷扰扰全往上蹦鞑。

其他各国媒体舆论都在报道苏德波新一轮三国战争,只有中国媒体好像不知国外打仗似的,天天讨论理论和意识形态。

“林老师,这……这是任书记的文章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