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调研(14)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73章:调研(14)

“老李,这篇文章你怎么看?”

“李革文?”李成栋狐疑道,“这哪位领导?中委、候补中委包括各部副部长都没听过这个名啊……”

“名很要紧么?”

“如果一般人发表的话,怎么会有《光明日报》的编者按呢?”

李成栋颇有把握道,“这至少得是副部以上的高级干部,要不我打电话给《光明日报》编辑部问问?”

“不用不用,你先看文章,不管哪个干部,我们不能盲信名字而不看具体内容吧?”

李成栋把文章快速通读了一遍,稍后道:“讲了好些内容,有些我也看不懂……

比如,他说,社会是个有机整体,不能看做是机器有问题换掉零件那么简单,不可能资产阶级壮大了再去打土豪分田地,因为长在身上,成为肌体组织的一部分,很疼……

以实用主义发展经济当然是能获得成功,但实用多了,形成了机会主义路线,很可能就变成新道路,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

“没看懂?”

“没看懂。”

李成栋老老实实道,“现在是共产党掌权,是人民当家做主啊。民族资产阶级确实存在,但规模很小,且一直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欺压,是革命和建设的同志……

对于堕落、变质或恶劣面暴露的资产阶级分子,我们抓起来处理就是了,有什么不好处理呢?

至于说有没有剥削,我觉得这件事要一分为二看。

外国资本主义都在我们这里办企业了,他们肯定有剥削吧?但因为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提供了就业岗位,提供了相对平均水平略高的工资,给我们增加了税收……

如果坚持一点儿也不允许剥削,要把他们赶走,倒是很容易,中央下个文件,解放军出动,3天就办完了。

可办完后剥削是没有了,产业也没有了……如果自己去办,谁能接得起来,谁投入资本呢?”

林冠华笑着点头:“你还挺实用主义的。”

“啊,首长,我这是实事求是,怎么能叫实用主义呢?”李成栋赶紧道,“这外资企业也费了好大力气才引进来的,说没收就没收,不太讲理吧?

就算私营企业,现在办的这些都是老老实实搞起来的,有些甚至还是政府鼓励他们发展起来的,如果也没收,那人家不得上吊?

我觉得,老老实实遵纪守法、照章经营的私营企业,我们要保护,弄虚作假、偷税漏税、作奸犯科的不法分子要坚决处理。

私营企业可能毛病确实比国营企业多点,但这也正常,他们本来数量就多,政治觉悟不高,我们不管、不理、不查、不办,他们就乱套了啊。

别说私营企业了,上海乱搞项目,蒙古乱造历史遗迹不更过分?您如果不管那也乱套,管理本就要求一级管一级,什么都要中央直接抓,中央得要多少人才忙得过来?”

林冠华点点头:“其他呢?”

“关于教育公平、医疗公平这事吧,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有点道理。”

李成栋小心翼翼道,“现在考大学,全国分数是整齐划一了,谁分高谁上。

不过嘛,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这些地区本来就基础好、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他们录取的人就多;

安徽、甘肃、陕西等等,基础差、条件不好,无形中录取人就少,一年两年不要紧,我怕长期下去,基层也有意见。

当然啦,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十个手指还有长短呢,谁都想念航科清北,但一年就招这么多人,连叶老师的儿子都只能读汉洲大学,还是比较公正的,说出去我觉得群众也没什么怨气。

刚解放时,别说林副主席这么高级别的干部了,就是副部长甚至司局长都得把子女往北京的清华、北大、人民大学里塞……

医疗也这么回事,城市里条件好,各种设备发达,农村条件就差得多,到镇上看大夫麻烦,水平也差,幸亏这几年您安排普及了很多药,不然……”

林冠华笑笑:“讲得挺好。高考这件事呢,你要的是起点公平、过程公正还是结果整齐划一—?

如果你觉得这问题太抽象,那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革命年代提拔打仗的干部,到底是看他能打胜仗,还是看他参加革命老、资历深?”

“那肯定是看前者啦,资历不能不看,光看资历打不了胜仗有啥用?那不害人嘛!”

“对啊……高考是遴选人才、为国家贡献知识的机制。把人选拔出来是要给科学技术服务的,你为了照顾群众情绪,选个水平差的,耽误事不?”

林冠华道,“我们要的是能干成事的人,不管他安徽人江苏人……

再说了,江苏上来就必须在江苏么?大学生分配是不是都是异地分配,拉平人才差距的?江苏人考得多,但分配到边疆也多啊。”

“也是……”

李成栋叹了口气,“如果按省或者按各专区分配名额,到时候免不了也是排排坐、吃果果,没有积极性。山东扩大高中名单也不是直接分配给县里,而是根据联考结果,多给好学校我也是赞同的。

要不然青海的孩子和北京的孩子都念中科大,都考—样试卷,结果录取分数差1-2百分,我看也不对劲。”

“全国院校统招必须整体划线,这是整体公平;地方院校实施地区统招,按省划线,这是地区公平;这不中专还有按地区划线的。

这次调研也是这回事,各省还得多看看过去13年进步了多少,同时我们在顶层架构设计时也要抓好龙头,实现每年扩招,人数多了,进好学校的机会、考上大学的机会不就更多了么?

要还是和刚解放那样,全国一年只招收几万、十几万大学生,那估计现在大学里都被高级干部的子弟占满了……”

李成栋感觉很奇怪,这些话题为什么和我说?这难道不该是和杨秀峰交流么?他才是教育部长,我只不过是国务院副秘书长,教育并非我的具体工作,要不是我老婆是教师,我甚至了解情况不多。

“老杨他知道,一上任就讲过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结果……”

林冠华笑笑,“高考必须统一划线,但我给各省投放初高中义务教育补助名额,可不是高考划线投放的,基础条件差的会有意识多投,你看我管没管北京、上海的初高中办学?

当地政府管得很不错了,让他们自己管就行……”

话虽如此,李成栋还是很疑惑,小心翼翼道:“首长,您是不是知道这李革文是谁?”

“我知道……”

“谁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