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诡谲(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81章:诡谲(1)

“苏联情况还是非常不好,波德戈尔内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短期内也没能有效扭转。”

10月7日,再次访苏归来的方毅向林冠华汇报工作,“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大城市工人阶级收入似乎又加了些,但外围动作不大,只专注于收缩。

原来战前纺织业是苏联轻工业体系中占比最大的部门,高达60%,其中毛纺、棉纺、混纺大概是50%:35%:15%的比例。

现在内部比例没怎么变,但产值大大下降了,可能占轻工业40%比重都不到,而整个轻工业与战前相比至少下降了一半以上。

本来苏联轻重工业结构就不太合理,轻工业只占全部工业产出25%,现在重工业还在上升,轻工业不断下降,我估摸着在整体工业产能中可能连10%都不会有了,这还是临时补了一批的结果。

今年夏天据说连冰淇淋都减产了4成……”

林冠华点点头:“减产好啊,减产才能少亏钱。”

方毅闻言愕然:“苏联冰淇淋我吃过,价格也不能说便宜,这也能亏钱?”

“你不相信?”

林冠华慢条斯理道,“这么多年了,苏联的价格核算一直有问题,或者说,基于计委调拨理论的生产体系,对成本并不敏感,批条才是王道。

往好的方向说,因为成本不敏感,原料如果涨价,厂商绝对不会偷工减料,因为没有必要;

往坏的方向讲,因为成本不敏感,单个企业看起来都没问题,账面甚至盈利的,但计委这里的总账一定亏钱。

以前经互会还在,苏联可以强行用高价输出、低价购入的方式把账目摆平;现在经互会没了,全部要靠自己或者公平买卖,你觉得这账目还能平衡么?

平衡不了就只能印钞,然后汇率贬值,到一定程度就启动货币改革……

以冰淇淋为例,奶油是不是重要原料?饲料上涨、奶牛减少,牛奶是不是该快速涨价并进而推动奶油上涨?

总不能说粮食和饲料贵了,产量低了,牛奶反而变便宜吧?

计委肯定不掌握那么多产能,按我的办法是通过调价来实现再平衡,但当调价不起作用或者不适合调价时,减少供应,改用票证是不是顺理成章?

好……新问题来了。

产能下降,设备折旧不变,工人薪酬不变,甚至于上缴税收等等都不变,又不增加其他生产,请问,除去原料部分,冰淇淋是多赚钱还是多亏钱?”

“难怪计委同志一定要推销二手冰淇淋厂设备给我,让我便宜点拿走就行,盛情难却就买了5条生产线,那价格感觉比废铁贵不了多少。”

“买呗,我们也要吃冰淇淋的嘛……”

林冠华笑道,“北京冷饮厂用你的设备提高了产能,今年给中央机关发夏季清凉饮料就发了一堆冰淇淋票,各大企业也发这玩意,当然口味改良过了,没那么甜,苏联那甜度我一口都咽不下去。

东北生产线比我们稍微甜一点,很多外国专家也喜欢,武汉、上海都分到了线,让他们加速扩容去了。

苏联虽然在生产线上亏了一笔,但财政补贴的窟窿是不是就堵住了?”

“赤字应该是减少了很多。”

方毅道,“柯西金同志调整了物价,使得很多服务业的补贴极大减少了;又出售了很多配套产业,中央给财政补贴也不用支付了。

最典型的是毛纺业,原来说是卖给我们三分之一的产能,具体操作中圈定了40%的厂子,实际上计委下面的同志把50%的设备和配件卖给了我们,而剩下的50%估计最多只能发挥出30%的功效。

后来柯西金同志也知道了,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就按这比例砍了。

又比如牲畜出口,本来我预计注水率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实际搞到手的只有四分之一,根本不是油里兑水,而是水中掺了点油,米高扬同志气得不轻,我去给他送染发膏时,他还在拍桌子骂人呢。”

林冠华一愣:“你给他送染发膏了?”“是啊,您是不是好久没见他了?”

方毅解释道,“他头发掉了好多,前面感觉全没了,两鬓白发苍苍,一脸憔悴。

说起来他比主席还年轻2岁呢,但那头发完全不能和主席比。

这次我送了水果、海鲜,另外还送了黑芝麻、何首乌等等,考虑到他喜欢用洋牌子,染发膏用了我们给欧莱雅贴牌代工的那批,最好的品质,请他务必保重身体。”

“收了染发膏没生气?”

“那肯定没有啊,还特别对我表示了感谢……”

方毅道,“发火归发火,最后同意把配套粮食供应砍掉,边远地区定居点收缩。由于他发了火,最近一个月的牲畜输出的水分稍微少了点,大概实际到手能有三分之一。

当然,谢列平同志打击腐败也起了作用,听说抄没了好些黑市仓库,没收了十几亿卢布充实国库和物资仓库……”

“所以友谊商城转入亏损?”

“啊……对……”

方毅可怜兮兮道,“上半年有人判断卢布汇率还要跌,想方设法从我们这里买了一批货,现在这么搞起来,友谊商城的货物销售速度进一步放缓。

城市阶层购买力持续下跌,可选消费品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而友谊商城折旧不变,人工成本甚至还有所上升。

虽然书籍等少数产品销量有所上升,但上升的远远抵不过下降的,三季度估计账目要亏损……4季度恐怕也不容乐观,全年估计也就是盈亏平衡或者一点点利润吧,明年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谢列平打击腐败的动作我知道了……”

林冠华笑笑,“因为我们从黑市收了近2亿美元的卢布回来。”

“多少?2亿?2亿卢布还是2亿美元?”

“2亿美元,你没听错,汇率普遍集中在35-40:1,莫斯科郊外恐怕要到50:1了吧?”

方毅露出惊骇的表情,他还没汇报,林冠华就全知道了?卢布林战役后,莫斯科黑市汇率已跌到48-50:1的水平了,足足是官方汇率4倍,虽从米高扬和柯西金的口气中琢磨出大概年底又要调整汇率,但这么大幅度确实很少见。

黑市卢布一直都有,流入中国的也不少,否则无法解释苏联人能够在中国置办热带风情别墅的道理了。

以往金额不大,一年也就是2-3千万美元的水平,哪年有个5000万都算比较高了。

但像今年这样,在汇率如此爆挫的情况下依然能以亿美元来衡量,着实让人吓了一大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