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诡谲(18)
“我不会背叛苏维埃的,我也不会背叛社会主义波兰!”罗科索夫斯基不为所动,坚决道,“你们走吧,愿意跟你们走的人都可以走,让不愿意走的人留下……”
话音未落,外围已响起喧闹声,甚至还有机关炮的声音,驻防附近的苏联军队眼看久久无法与罗科索夫斯基取得联系,也着急了,直接开火并与波军发生强力冲突。
卫队兵力不足,也没有多少重武器,原本凭借的是特殊地位和罗科索夫斯基这张牌,但现在人都在屋子里,苏军已被打得晕头转向,开始不分青红皂白一起血洗了。
趁众人愣神的功夫,罗科索夫斯基打开房门准备向外走,边走还便招呼他们:“波斯基,带上你的人赶紧走吧……”
但外围构筑警卫的还有西波兰方面派过来支援的别动队,还以为有人要逃跑,下意识一梭子扫过去,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倒在血泊中,等看清楚具体是谁时,别动队也完全傻了眼。
“混蛋,混蛋,谁让你开枪的?”
波斯基和副官大惊失色地跑过去扶住罗科索夫斯基,气急败坏地怒吼,“急救包、快,急救包,医护兵……”
“波斯基,我……我快不行了……再给我一梭子,让我痛快吧。”
罗科索夫斯基看着自己的副侍卫长,断断续续道,“我不怪你,你们也是为了波兰……你们要……要警惕德国人……波兰……永不灭亡!”
说罢,头一歪倒在了后者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元帅!”
众人撕心裂肺地呼叫起来,但已无法再唤醒罗科索夫斯基了…….
12月13日下午,罗科索夫斯基阵亡,波斯基等卫队成员抱着他的尸体,穿过苏军封锁线与西波兰方面接洽上。
实际情况大致是清楚的,但为榨干罗科索夫斯基最后一丝剩余价值,波兰临时政府发表声明:今日下午,尊敬的波兰人民领袖、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因为拒绝朱可夫要求的,镇压华沙起义、屠杀华沙人民的命令,而被潜伏在卫队中的苏联克格勃特务无耻暗杀。
作为证据,他们出示了朱可夫的那份电报。至于开枪的苏联特务,那自然被卫队中的波兰同志愤怒地打死了。
波兰临时政府宣布将为罗科索夫斯基举行国葬,并追认他为统一的、民主的、自由的波兰共和国国家元首。
联系不上罗科索夫斯基,莫斯科也焦急万分,波德戈尔内指示一定要找到他。
收到前线部队的汇报并参考有关现场情况后,苏方认为罗科索夫斯基应该是被波兰人杀的,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乃至安德罗波夫也向主席团保证,从没部署过暗杀罗科索夫斯基的行动,也不可能这么做。
统兵多年、战功赫赫、站在莫斯科一方的苏联元帅,克格勃得有多脑残才去杀他?
塔斯社立即针锋相对地宣布: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被西波兰反动当局暗杀,暗杀时他正准备率部队镇压“叛乱”。
不管怎么说,罗科索夫斯基总归死了,所有人目瞪口呆,就连高斯、曼施坦因也愣住了。
死讯公开后,华沙彻底打成一片,不管原来对苏联抱什么态度,东波兰军队在面临苏联缴械与听说罗科索夫斯基的死讯后,齐刷刷选择了调转枪口开火,搞得朱可夫也是火冒三丈,让部队坚决开火,把华沙“夷为平地”。
19年来,华沙两次起义,一次是德军疯狂杀波兰人,苏军就在外围看着;第二次是苏军疯狂杀波兰人,德军就在外围看着。
德军也不是啥都没做,而是借苏军镇压机会,把所有波占东普鲁士夺取了下来。
在此过程中,德军严格遵守默契,没向紧急调度镇压华沙起义的苏军开火,只一心—意扩大地盘,顺带再把地盘上的波兰人往远处赶,去哪不管,反正不要留在德国控制区。
毕竟,理论上这些居民都是东波兰人口,德国与东波兰可是交战对象呢。
混战从13日打到16日,虽然波兰军一开始占据优势,虽然华沙民众站在政府军一边给予苏军暴击,但在朱可夫源源不断抽调力量投入镇压,甚至无差别攻击后,波军终于出现了不支的苗头。
从战斗力和兵力对比而言,苏军还是占据着上风的。很多战线开始被苏军反推,苏军杀红了眼,遇到波兰人不管是东波还是西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顿重炮砸下去。
17日下午,考虑到情况不妙,波兰临时政府向德国请求援助,要求德国对苏作战,“帮助光复”华沙、卢布林,不能“袖手旁观”。
现在德国没有“远来疲惫”、“精疲力尽”、“力量不足”等借口,美、英、法各国都把催促电报拍到了柏林,要求德军必须立即投入进攻。
艾哈德把波兰临时政府的电报、英美法三国的电报一起摆在葛罗米柯面前,告诉他:“如果贵方愿意将所有德国土地允许我们以10亿美元赎回并缔结和平协定,那今夜就可以签署停战的框架协议,明天对外界公布;
否则,24小时后,也就是从明天下午18时起,我军将不得不恢复对贵军的作战……”
另一方面,阿登纳也派人和波兰临时政府谈判,意思让德国出兵帮忙可以,但德国需要索取报酬以便告慰“牺牲将士”。
阿登纳开出的条件是波兰临时政府承认连接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的但泽走廊完全归属德国,同时德国不必再为此在东普鲁士(含梅梅尔)范围内向波兰提供领土补偿。
这片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其实早就掌握在德国手里,无非德国允诺给波兰提供━条梅梅尔走廊作为置换补偿。
苏联和波兰当局都很难接受新提议,德国就真的按兵不动,不但所有地面部队不做主动攻击,海空军也陷入沉默,只保持最低限度的威慑,硬生生搞成“静坐战”。
莫斯科的如意算盘是尽快把起义压下去控制住场面,—边谈判周旋,一边加速镇压。
朱可夫也知道局面已完全崩坏,不解决华沙起义这个麻烦,上百万虎视眈掐的德军马上就会扑过来,尤其华沙城防已失守,整个波兰防线出现了重大漏洞。
坐镇卢布林的崔可夫也知道华沙情况危急,咬牙拨出5万多人去支援华沙方面。
三方一直拉扯到19日傍晚,不管英法给予何种外交压力,德国始终不动,甚至原本要支援前线的大本营预备队也悄悄向西线多调遣了4个师以防不测。
英法是不可能为了波兰而出兵的,上一次为波兰出兵的惨烈还历历在目呢。
眼看苏军步步紧逼,临时政府即将掌握不住华沙,波兰当局着急了,最终在美国调解下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德方要求,只保留尾巴:波兰物资可自由通行但泽与波兰之间,毋庸受德国辖制也不必缴纳任何过境税金。
整个场面相当于印度丢掉孟买,大家给他安排可通过外国港口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办法。
但泽走廊不光涉及1万多平方公里,也涉及了波兰出海口。
之所以美国做此决策,是因为克拉克克、艾布拉姆斯等人看出来了,虽然苏军实力确实不强,但也不是波兰能随便碰瓷的,要解决苏军又不想亲自上,只能让德国人去打。
退—步说,地盘早就被德国掌握在手里,就算德国将来给予梅梅尔走廊补偿,也会被移交给东波兰,与西波兰毫无关系。
波兰临时政府根本就在自作多情。
既然波兰人答应了要求,而苏联一直都在拖延,那在波兰临时政府在协议书上签字后,阿登纳履行协议,命令前线转入进攻。
12月20日清晨5时,德军进入华沙并向苏军防线展开猛烈炮轰,9个车载远程火箭炮营打空全部弹药进行火力覆盖,300多架飞机一拥而上,用火箭弹和各类炸弹、导弹洗地。
德军接到的命令是,只要确信有苏军就可以攻击,不用考虑“附和苏军”的华沙人!
华沙先被苏军摧毁了大半,又被德军摧毁了大半,19年重建后再次濒临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