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新体系(9)
3月29日《军功法》通过与库尔兰老兵示威,对欧洲各方震动更大,普遍认为是德国民粹抬头。
比利时、荷兰原本不是很想接受美国的核武器与中导,这件事发生后,态度来了180度大转弯,视为关键时刻保命的利器。
在法国,虽然核武检查告一段落,但民众同样感受到了不安,赞同新宪法民意持续高涨,让戴高乐着实哭笑不得:法国人似乎只有被外界逼迫才能从无精打采中恢复过来。
英国自不必说,整体氛围更倾向于英美合作。
整体上看,美国似乎又孕育了德意志第四帝国,但完美地达到了克拉克的设想:震慑并牵制西欧、苏联。
没有强力德国,怎么可能达到这个目的?至于德国本身演化,克拉克倒不太担心。
一方面,阿登纳已宣布辞职,将于5月15日,也就是完整接收完东普鲁士领土后半个月内离任;
另一方面,德国欠下了高额债务,主要债主是美国的,不怕对方不跟着乖乖走。
《军功法》其实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削减债务、推动马克适度贬值。
1600多亿美元债务,哪怕按2.5%利息计算,一年就是40亿,扣除其中10亿用马克计价,还有30亿也得还美元,这仅仅是利息而已,再加上本金就更不好说。
德国得努力生产、还钱。
在德犹太人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犹太人,对德国动向非常敏感,不少人看完这个场面后就开始变卖资产准备出国了。
高净值家庭往美国跑;低净值家庭往以色列跑。
三个月来陆陆续续也跑了2000多户、近7000人,德国官方装作不知,任由跑路,报纸媒体绝口不提。
为安抚有产阶级,确保基民盟在下次大选中的选票,阿登纳也在4月份陆续发布了两项妥协措施。
一是给军功折现提供特种马克。
特种马克只能用于购买东部资产,与货币马克1:1流通,但允许上市交易变现,很多人缺少现金,又没想法去东部购置产业,借此机会脱手。
这样一来,持资金较多的资产阶级就能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特种马克用于产业购置,相当于价格打折。
“特种贴现”比例长期稳定在15-25%。
二是给原东德产业所有人发放参照许可,东德土地很多也归容克持有,为稳定局面,国家分配并完成阿登纳土改,原利益者受到了损害,他们的补偿也是特种马克和打折。
说白了,特种马克发行就相当于往货币里注水,且是合情合法合理注水:因为对应资产增加了呀。
这一手又是艾哈德、施佩尔等人从中国学来的。
中国货币一直都在注水,这是欧美经济学家或金融学家都能观察到的事实。
但注水归注水,中国物价却一直很稳定,官方说是CPI长期保持3%左右,很多人实际感受却连3%也不到,好多工业品已多年不变甚至跌价了,相比建国前完全就是天上地下。
欧美专家得负责解释这件事,想来想去就认为是中国资产增加的原因。
土地、房产、矿产、工厂统统都是资产,甚至缴获的美国装备也是资产。要不然没有缴获,不还得像德国人这么去买么。
阿登纳当局从东德捞了一份资产,又从波兰捞了一份资产,这是大家公认的,要注水保持平衡。
这些妥协明显有利于有产阶级,但前面已给底层发过红利了,所以也没太多人抗议。
毕竟社会要平衡,德国只是走中间道路,又不是真搞共产主义或走特色社会主义路线。
阿登纳现在取名叫“民族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没人敢说“德意志特色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这名词听起来就反动,哪怕大资产阶级也不敢公开使用,必须用其他名词包装一下。
至于民族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乃至纳粹主义之间有什么重大区别,就需要理论专家来辨析了。
不管外国人怎么看,在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和纳粹主义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两个词语虽然单词一致,但前者分开,后者合并。
德国政坛目前最关心后阿登纳时代如何展开。
大选要1965年开展,阿登纳目前辞职隐退,继任总理人选还会在基民盟内选择,继任者有两个人选呼声比较高。
—是副总理艾哈德,他不但在战争期间替阿登纳分担了很多内政工作,且是德国货币和经济体系的构建者;
二是库尔特·格奥尔格·基辛格,他是巴登-符登堡州总理,在政治上与阿登纳更合拍。
基辛格有个显著缺点,曾加入纳粹党,但在1938年拒绝加入纳粹律师公会,二战时任外交部广播局副局长,是戈培尔的主要助手之一,战后被判过刑,释放后继续在蒂宾根当律师。
1949-1958年任联邦众议员,后来担任巴登-符登堡州总理,因为这段经历,他与目前政府里掌握大权的施佩尔、温克等人关系非常默契,包括这次《军功法》也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阿登纳这边。
美国人更希望亲美的艾哈德等上台,明里暗里都表达了类似意见。
考虑到目前还需要美国支持,阿登纳最终决定让艾哈德继任总理,基辛格任副总理,施佩尔、温克等人位置都保持不动,艾哈德对此也表同意。
他很清楚,完全靠美是靠不住的,克拉克马上要退休了,下届总统是尼克松还好说,如果换成肯尼迪,那美德关系显然会起波折。
肯尼迪追着调查核武器案是其一;追着攻击浪费军资、宇航无能、胡乱援外是其二;攻击克拉克营造第4帝国是其三。
下一个目标据说也选定了:攻击克拉克扶持中国,使中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亲美派艾哈德为此心惊肉跳,甚至觉得民主党一定得了失心疯:连着得罪中国、美国军方有啥好处?
美国国内居然很多人叫好,甚至英国人也靠拢过去,就让他颇为迷惑。
难道美国人厌倦了克拉克的“实用主义”,又要玩“天命在吾”那一套了么?
问题是,贷款给中国发展经济和工业,本来就是中美协定一部分,美国赚了设备出口的利润不说,还打开了庞大的新兴市场,资本家普遍都发了财,这难道也有问题?
就像美国贷款给德国打统一战争,美国人或许或觉得恩赐了德国统一和复兴,但只有德国自己才知道,贷款代价是多么高昂,购买的武器性能不足而价格又不菲。
要不是看在美国提供了后勤、情报、政治支援,又“错给”核武器的面子上,德国买这些明摆着是挨宰。
统一战争是德国人浴血奋战,死伤近百万、负债1600多亿完成的,可不是靠拿了美国武器,武装示威游行一下就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