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抓紧(2,2100票加更)
“兰州到天津通航并出海?”
林冠华—愣,在他印象里似乎从未听到过这种豪言壮语,便下意识问道,“具体怎么实现?”
交通部专家解释道:“黄河到兰州后流速缓慢,落差减小,一直到河套平原的托克托县,海拔从1505米下降到1000米左右,路程1160公里,平均每公里下降0.44米,非常适合于用作航道,进行水路运输。
不过通航期望值不能过高,不能与长江的万吨轮通航相提并论,我们认为实现2000吨级有可能。
这当中又分为两段,从兰州到中卫的300公里落差270米,平均每公里降落0.9米,稍许偏大,需要设置3-4级船闸予以调控;
从中卫到托克托是860公里路,海拔降低235米,米平均每公里降落0.273米,基本上只需要设置l道船闸调控调控。
从托克托到大黑河,地势虽略有起伏,总体还算平缓,大黑河河道宽度1400米,完全支持修建运河,甚至从水深水量角度出发,这宽度还偏大了,可略微缩窄。
真正麻烦在于张家口到天津,张家口海拔900多米,天津入海口海拔等于0,中间不过400多公里,平均每公里降落2米多,这落差有点吓人,设置船闸调节吧,似乎也太多,效率太低。
目前运河只考虑到张家口,水可以进入京津,但船怎么进天津港很伤脑筋……”
交通部专家描述运河与航道疏浚,把很多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
比如,兰州到中卫的峡谷地带,最窄处只有50米宽,水流还在可承受范围内,但宽度显然要拓宽、掏河滩才能顺利通航,好在交通部在长江疏浚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实地勘察后认为难度不大,可以实现;
又比如,黑三峡地区落差较大,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祖厉河、洮河带进的泥沙较多,通航疏浚时需要治理这些支流和黑三峡周边地区,让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减少。
再比如,相对于上游,河套平原因为流速更为缓慢,泥沙沉积严重,如需通航,则需要大力掏泥沙,清理淤泥,拓展河道。
真正让专家感觉棘手的是张家口到天津这段处理:补水没问题,走船困难很大!
好在哪怕航运不能到天津,抵达张家口已是特别重大的胜利。
航运能力是陆路运输能力很多倍,有航运后那些陆路很难运输的大型构建就能通过航运运输,例如大型火箭、钢铁构件、发电机构件,能妥善发挥兰州、包头等钢铁基地的巨大作用,能够发挥河套-华北重工业带价值。
除此之外还能密切西北与华北间的往来,过去从甘肃向东要翻越六盘山、贺兰山,交通不便,沿途山区多,有水运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从张家口到京津的运输渠道,能解决的办法相对较多。
紧接着黄委会汇报了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早在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会)就组织从通天河调水入黄河的线路查勘,利用3年时间进行了系统的西线调水查勘工作,涉及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袭江、大渡河等,范围约115万平方公里。
当初设想主要是给西北和上游地区补水,现在黄委会建议把两个情况结合在一起考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大致可为黄河每年注入170亿立方米水,注入量肯定不等于下泄量,预计抵达托克托分水闸时还可保留100亿左右。
换言之,如果绥张运河建成并引走120亿立方米水,再补充100亿进来,那对黄河中下游的河道、生态几乎不会有太大影响,甚至还能更好确保黄河安全。
汛期来临时,西线补水暂停,托克托分水工程加码实现分流;
枯水期来临时,西线补水加码,优先保证绥张运河水量。西线调水170亿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肯定先调最近的通天河/大渡河河水。
黄委会甚至揭示了具体方案:入水点设置在白河红原县安曲镇(海拔3500米),向西24公里就是大渡河水系者曲所在。
中间涉及一个阿坝县城,海拔只有3270米,如果补水很容易被淹没,强行保留需要筑高坝,黄委员建议是仿效新安江水库,干脆整体移民、淹没,这与70年后的设想大相径庭。
现在搞水利有一点好,不用考虑城市保护,想淹哪个就淹哪个,想迁移多少就迁移多少,本身就有厚重的移民压力,属于一带二便,这有利条件是后世完全不能比的。
哪怕明挖法都会比隧道法快很多。
大渡河打通后,下一步是调雅茗江水入黄河。
雅奢江稍微复杂些,需先搞个坝蓄水,再开挖260公里左右的隧道,但无论如何也比引黄入京的隧道工程量要小得多。
林林总总听下来,林冠华基本明白了∶
-修建绥张运河不但能给京畿地区补水,还能提供2000吨级航运价值;
-西线补水工程既可以增加西北的水资源供应,也能部分弥补绥张运河水量分流;
-如果有西线补水配套,那现黄河古道束水冲沙法可暂不考虑,水量没发生剧烈变化,不影响现有平衡。
-张家口到天津的航运是个大麻烦,专家们暂时没特别好的招数,最多只能先修绥张,其他以后再说。
好处实实在在看得见:
-黄河上游水资源增加,生态恢复、工农业有望大发展;
-黄河中上游运输能力增强、北方紧密度提升;
-绥张运河沿岸与河套平原将建成非常庞大的北方重工业带;
-京畿缺水问题基本能够解决。
缺点除了工程难度、设计和勘探外,大概就是预算了。他问:“这些工程合计多少钱?”
这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大家一下子不知该怎么接,一波尬笑道:“预算有点多,这个……我们……-嗯……还没有深入地敲定。”
林冠华笑了:“怕我搞不来钱,打退堂鼓,是吧?”众人一顿大笑。
预算当然做了,钱确实也不少:-西线调水工程预计340亿;-黄河航运恢复与疏浚,95亿;-绥张运河新建与拓宽,435亿;-张家口到京津的调水工程,25亿;
-移民安置补贴与其他安置费用:105亿,各项工程牵扯到的移民大概是62万左右……
“刚好1000亿,这数字这么整,没钓我鱼、打埋伏吧?”姚依林也乐了:“你们这数字明显是拍脑门出来的,哪里不多不少刚好1000亿?你们要按这口径报方案,发改委这里可通不过。”
“不不不,大致设想,粗略设想,肯定不能按这数目报可行性方案。”
张宗逊赶紧解释,“我们也觉得花钱有点凶,最关键吧,调来调去不超过200亿吨水,按这数字一算,每吨居然要5元钱,实在吓人,左算右算划不来。
有人说在瓜德尔搞海水淡化每吨成本不过4毛钱,这工程项目12倍单价于海水淡化,我不知道怎么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