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抓紧(10)
2月1日,美国新任空军参谋长正式揭晓。
不出所料,李梅的心腹、北约空军最高指挥官托马斯·帕沃上将没能捞到空军参谋长职务,约翰·麦康奈尔上将从副参谋长晋升为参谋长,理由是他在澳新战役中表现不错,且更熟悉远东情况。
虽然李梅勉强能接受这个这任命,但直觉告诉他,肯尼迪此举是冲着自己来的。
对方虽然根据克拉克留下来三军共识任命自己为参联会主席,但并不完全信任自己,所以要用其他人来牵制自己,如果托马斯·帕沃担任空军参谋长,那岂不是空军就是铁板一块了么?
所以麦康奈尔越过托马斯·帕沃成为空军一把手。
虽然肯尼迪没动托马斯·帕沃的位置,但后者依然很恼火,一气之下辞职了事,投奔克拉克,去南美航空当董事了。
当他和李梅辞行时,后者没竭力挽留,反而叹气道:“去南美散散心也好,如果这日子没法过了,说不定有一天我也得过来!”
如此一来,北约空军司令和副参谋长职务就空缺出来,需要人顶替。
肯尼迪又微操了一把,置李梅、麦康奈尔共同推荐的、轰炸机部队出身的约翰·瑞安上将于不顾,而选择年仅47岁的乔治·布朗越过一堆老资格上将出任该职务。
为能有效加以匹配,还将对方提拔成为了上将,让五角大楼大跌眼镜。
非说乔治·布朗不懂欧洲局面,那显然过于贬低了,他毕竟指挥过对普里什蒂纳油田的大轰炸,但要说经验有多么丰富,最起码那么多老资格面前,他一个司令部将军还轮不到。
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说乔治·布朗之所以脱颖而出、超常拔擢,全靠裙带关系,他的新婚夫人玛琳·奥哈拉不但是名演员,还是不折不扣的爱尔兰人,与肯尼迪关系莫逆,没准两人以前还有一腿。
毕竟玛琳·奥哈拉不是空军上将的原配妻子,她之前有两段婚姻,还有其他孩子,嫁给布朗仅仅不到2年。
在第二、三段婚姻间有长达10年的空窗期,考虑到肯尼迪—贯的风流韵事,完全可能。
乔治·布朗自己一脸懵逼,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结果,本以为自己最多能担任战略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
想了半天决定去见肯尼迪沟通,后者云淡风轻地表示很看好他,希望他在欧洲好好干!
为避免被更多流言蜚语困扰,乔治·布朗赶紧带着家眷跑路去德国。
海军作战部长毫无悬念地由阿利·伯克上将接任,倒算众望所归。
但伯克进入华盛顿后,其他人事安排也有了麻烦。
小乔治·惠兰·安德森上将晋升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驻欧海军总指挥戴维·拉马尔·麦克唐纳上将担任海军作战副部长。
本来沃金斯能有机会担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兼驻欧洲海军指挥官,但他没能得到该任命,反而是托马斯·欣曼·穆勒上将获得了大西洋舰队司令官。
如果这样也不算太意外,那更令人意外的操作就来了。继远东盟总司令部裁撤后,沃金斯所在的南大西洋和中美洲战区也接到整体裁撤、融合的指令,沃金斯最终只被任命为海军排名第一的助理部长。
唯—非说不同,就是海军系统军官一直紧张,裁撤后正好可以充实到《两洋法案》中缺乏的岗位上去,毕竟有些人手又被美泰掏走了,得补上。
这把操作下来,沃金斯整个人都懵逼,不知道自己哪得罪了新总统,连伯克也很纳闷。
沃金斯一直以来都比较慎重甚至圆滑,但交给他的任务都兢兢业业完成了,运气不错,海军系统内人称福将。
不要小看这称号,海军是极端迷信的军种,尤其珊瑚海大战最后关头,他的果断操作让海军保住了最后的种子,完全就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
—大批老旧军官退役后,论资排辈完全可以当大西洋舰队指挥官了,为什么要把它弄到华盛顿坐办公室当助理部长?
助理部长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把他所在的战区裁撤,这影响—堆人的帽子和军衔啊,下面又不全是沃金斯的人。
肯尼迪对伯克的解释是,自由军团已过去了,没必要额外单设一个距离本土如此之近的战区,不但影响指挥节奏还浪费钱,毕竟那地方也没什么威胁美国海军的力量。
面对伯克的不理解,他干脆挑明道:“将军,您难道不觉得海军系统与某些集团的关系很不正常么?有一堆将军,人虽然退休了,但还想指手画脚干涉华盛顿。
您出面担保,我当然相信沃金斯将军不是这样的人,我们不该意气用事,但是……”
但是后面就不用说了,连伯克都清楚。
沃金斯当然与克拉克集团、美泰关系密切,但不能公开拿出来说,哪个海军将领与美泰关系不密切呢?伯克不也照样写推荐信安排手下人去美泰任职么。
伯克意思很明确,要对付中国,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幕府、美泰都是多年老关系,怎能随随便便翻脸不认人呢?
再怎么说,历次战争美泰都冲在最前线给部队输送军需不是假的吧?
美泰组织自杀舰队为大军登陆韩国扫平水雷、完成兴南大救援、波兰难民救援不是假的吧?
肯尼迪承认伯克说得都对,但要对付中国,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留有任何弱点:攘外必先安内!
再说财政赤字年年都在上涨,必须想办法扭转这个势头,把军费用到刀刃上去,能压缩的地方一定要压缩。
伯克勉强接受了该说法,亲自出面安抚沃金斯,表示总统不是针对他本人,他有一揽子调整的宏大计划,请沃金斯放心,他将来会举荐沃金斯担任海军一把手,而且在即将到来的中美大战中也会让他担任高级指挥官。
沃金斯诺诺连声,表示完全理解总统的难处,允诺竭尽全力做好分内工作。
他脑子里具体在想什么,没人知道,如果沃金斯这么简单,他根本爬不到现在这位置。
肯尼迪大刀阔斧的调整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至少在不同场合提醒并敲打将军们:克拉克时代结束了,现在是肯尼迪时代。
砍掉机构、压缩开支、重新审计费用等,确实也腾出了一大笔预算空间,不过五角大楼的气氛就显得很压抑、很微妙,各方面都懒洋洋的,提不起兴趣来。
虽然有人赶紧调转方向去抱新总统的大腿以便能脱颖而出,但更多人觉得,这比原差远了。
没当过将军的人当总统就是这样,不懂还爱瞎折腾,迟早要出事。
北京暂时没兴趣关注肯尼迪的折腾,而是按预定计划,在2月8日成功释放全球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2号。
天问1号是47天前发射,因出现故障而失败,47天后再接再厉发射了天问2号,这次倒很成功进入了预定轨道。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首次在赤道航天基地发射行星探测器,后续还将发射更多探测器、卫星和其他宇航天体,其中就包括北斗系统的9-12号卫星。
他们被巧妙地掩饰在其他卫星发射和试验任务中。
美国一开始确实担心中国偷摸向西洲运输中远程导弹,经过反复侦查确认是正常运载火箭后才终于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