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尖锐(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8章:尖锐(8)

政务网联通后进行了多次升级,从仅仅支持省会、省政府联通变成进―步下沉到相对便利省份的地区/专区,甚至个别省份的县/区(如辽宁、河北、山东、上海)等。

随着联通范围持续扩大,业务内涵也在拓展,首先上线的就是户籍系统。

按移民迁移优先规矩首先入库,再是其他人口信息入库,同时期上线的还有社保系统。

有关涉及内容跨省迁徙除走纸质档案,还要走网上流程并相互匹配,这对加强管理、梳理数据至关重要,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允许自由迁徙又覆盖范围广袤的社会国家而言,更具有压倒性价值。

网络系统建设既提升了互联网地位,也强化了IT硬件应用。

那些运算速度上千万次/秒、储存容量几百M硬盘的配备,在林冠华看来连入门级都不够,但对大多数业内人士而言已觉得很难想象了。

但这个需求和运用一出,专业人士瞬间明白这点硬件不算什么,远远不够:8亿乃至9亿人口基本信息需要多少的数据存储量?

甚至这点储量都不够全国公务员队伍信息数据库建设。

这反过来支持、消化了中国IT硬件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使产业发展更加一骑绝尘,美国虽然加了40%关税,最后统筹下来,还是老老实实从中国进口更便宜。

香港回归,除电报、电话、铁路、电力要统一纳入体系外,网络也要衔接,算本时代的新新基建内容。

随后又谈到土地资产发展空间与填海问题。1840年英国用武力占领香港岛后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将中西区一带的海床拍卖给商人,由他们填海及建房;第二件就是充公了港岛内所有的土地,当时香港岛是有原居民的,全部土地被充公,后来《南京条约》确认了占领。

1860年英国以国《北京条约》割让南九龙后如法炮制,在港岛与南九龙的土地都属于政府。

到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有前两次经验,新界各区乡绅组织武装反抗英军,表面是爱国情怀,实质还是土地。

最终港英政府妥协,派人丈量新界所有土地,凡有居民占用,均以集体官契替换清政府的红契登记,作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凭证。

由于港府直接持有土地不足,人口又不断扩容,尤其抗战前期持续不断人口涌入,既需地皮开发,又需通过土地变现,就大规模展开填海,观塘道以南土地均是填海而来,这些土地当然就属于官地。

1930年兴建启德机场时由香港政府进行填海。1941-1945年日军为进—步扩建启德机场而进行大规模填海,使用的沙石来源包括来自拆毁九龙寨城的城墙及炸毁宋王台等破坏行为。

香港光复后,首个填海工程从新界沙田区开始,到今年为配合屯门新市镇发展计划,港府开始在青山湾填海。

陈云本来认为,如果香港土地不足,可通过行政区域变更来调整,就像上海从一隅之地到现在不断扩容,江苏10县都划入进去,不必要再展开费事费力的填海。

林冠华观念并不一样,他并不反对通过区划调整来扩大香港的回旋余地,但认为填海工程依然必要。

一方面因为填海工程可以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填海可增加核心地段的可开发土地,这和简单增加外围土地供应还不一样。

就像上海,核心区土地当然供不应求,但奉贤、青浦、闵行等地就没那么稀缺,崇明甚至还比较落后。

该填海还是要填。

但中共领导的新香港填海工程显然应该不同于港英当局,需要有更长远的规划和谋划。

听到这里,刘晓下意识一愣:“中央意思要进一步扩大香港管辖范围?”

“对。林总书记给你们在宝安圈了一块地,大约400平方公里左右,准备并入香港。

如果发展合适,争取将整个宝安县全部划入香港;考虑到目前实力不足、新政府班子工作还未完全展开,暂时分区发展。”

49年宝安解放后,因深圳圩接近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亦发达,便在1953年将县城从南头迁往深圳圩。

林冠华认为,由于中国事实上已全面开放,重新全面打造经济特区的决策会变得颇为滑稽,举全国之力建设深圳成为不可能之事,包括历史上14个开放口岸政策也不必照搬照抄。

但深圳毕竟有独特的区域位置,完全不用非常可惜,建议依托香港并线发展。

另一层用意便是用深圳之民去改善香港局面的结构,香港毕竟是一隅之地,大规模移民填充不可能,哪怕在一批人走掉后,继续填充也很难困难。

原有的殖民化人口又不是特别安全,必须加以改造。

最简单例子就是一旦建立人代会体制,所有代表全从香港选,通不过重要议案怎么办?

把深圳部分人口放进去,优化结构就容易。后续时间长了再把整个宝安并入,使香港从1000平方公里出头扩容到4000平方公里乃至更大,回旋余地就会大很多,不至于变成产业空心化,走房地产的老路。

现在宝安进香港的时机是最好的,香港有一定先发优势,但又不算特别大,与内地隔阂不算深,采用先划一部分、逐步消化的操作策略。

新界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地主和居民手中,要进行利用需要房产税、农业税配合,但把宝安添加进入后,远郊地皮就没有这么宝贵,完全可通过调整增量的方式来影响存量。

这段时间已有香港新界农民问回归后他们能不能享受移民去边疆发补贴的政策,中央已表示同意。

第一波要走的人已收拾行李去汉洲、南洋乃至山南了。

“深圳单独设区并划给香港管理,为加强两者间有机联系,建议在规划中启动地铁扩建项目并报告发改委审核,广九铁路也要进一步增加班次。

香港启德机场非常繁忙,一直有启动第二机场建设设想,甚至考虑在赤角填海建设,现在就不用这么麻烦,深圳划入后,你们完全可利用新的地皮修建第二机场;

包括港口也是,大鹏湾、盐田港都可以给香港用,你们提出计划和规划来一并设计,由交通部落地,基本上算是国家投资......

各种产业、土地收购与重组,由中金、国资委继续牵头配合。

“基础产业要发展、高新产业要布局、文化产业要繁荣.…..…”"

林冠华进一步道,“香港的电影、电视乃至音乐、歌剧、戏剧制作都比较有代表性,有关优势要进一步发扬。

今天广电总局蓝萍局长也在,你们请她亲自出面去考察一下,把好的东西继承下来,给予自由创作的宽松度,改掉原本殖民色彩、封建迷信色彩较多的那部分,以前香港影视进内地需要严格审核,现在可以放宽一点....…”

林冠华围绕各类型产业部署一口气讲了15条,提出要打造华南地区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贸易中心。

林冠华讲完后,陈云总结道:“总的来说,香港能做的工作很多,林总书记进行了针对性部署,考虑到深圳划入和各项事业方兴未艾,中央决定给你们增派力量。

国家发改委政策司副司长李岚清同志、建设部市政建设司副司长林汉雄同志跟你们下去挂职锻炼....…”

他回头点了两个名字又问:“你们担任副司长多少年了?”

李岚清道:“1年又8个月....…”林汉雄表示:“2年又5个月。”

“你们下去担任市长助理,把刚才总书记交代的各项工作协助刘晓书记和宦乡市长认真抓起来,尽快主持完成有关三五计划编制并向发改委依林主任汇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